首页

公告咨询

首页 >> 公告咨询 >> 正文

【书讯】 徐春: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础

发布日期:2022-07-06    作者:     来源:     点击:


 

《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础》

                             

作者:徐春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06月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30123921

 

作者简介

徐春,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人学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兼任中国人学学会副会长、中国环境伦理学研究会副会长。长期从事环境哲学、人学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的教学和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一项。已出版专著《人类生存危机的沉思》《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全球化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人的发展论》《当代中国发展理论的哲学反思与探求》等五部,发表学术论文七十余篇。

 

内容简介

本书从自然观、历史观、价值观三个维度,深入阐述了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础。自然观的历史演进推动形成现代科学的有机论世界观,给生态文明奠定了哲学基础;以唯物史观来看,生态文明建设是为应对工业化带来的生态环境恶化而提出的时代问题,人类文明转型却是历史发展的趋向;环境伦理思想在现代环境保护意识觉醒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完善和体系化,成为生态文明的价值观基础。20世纪以来,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对资本逻辑产生的生态负效应的社会批判,为科学、理性地驾驭资本、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社会提供了理论借鉴。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生态文明的自然观哲学基础

 第一节 中国古代天人观

   一、儒家文化的天人观

   二、道家哲学的天人观

   三、“天人合一”思想的现代意义

 第二节 古希腊物活论自然观

   一、前苏格拉底时期的自然哲学

   二、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自然哲学观

 第三节 近代机械论自然观

   一、中世纪自然观向近代机械论自然观的转化

   二、机械论自然观的确立

 第四节 现代有机论自然观

   一、自然目的论思想埋下了机械论自然观解体的种子

   二、黑格尔自然观发生的变化

   三、现代有机论自然哲学观的形成

 

第二章 唯物史观视域下的发展观反思

 第一节 自然环境对文化特质和历史发展的影响

   一、孟德斯鸠:气候和土壤影响民族性格及法律和政治制度

   二、黑格尔:地理条件是形成民族精神的自然基础

   三、马克思: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现实部分

   四、普列汉诺夫:自然环境是人类历史运动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二节 工业文明时代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

   一、工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反馈机制的内在矛盾

   二、发展观的误区及反自然性

   三、对传统工业化模式的反思与调整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哲学探索

   一、唯物史观视域下的可持续发展

   二、人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成为重心

   三、人的发展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双向互动

 

第三章 生态文明的价值观基础

 第一节 中国古代朴素生态伦理的思想价值

   一、儒家生态伦理观念

   二、道家生态伦理智慧

 第二节 对近代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的反思

   一、人类中心主义问题的成因

   二、海德格尔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

   三、对人类中心主义的纠偏

 第三节 生态伦理价值观的兴起和发展

   一、史怀哲:敬畏生命伦理的思想价值

   二、利奥波德:土地伦理的思想贡献

   三、罗尔斯顿:自然内在价值论

 

第四章 对资本逻辑生态负效应的社会批判

 第一节 资本的双重逻辑及其生态影响

   一、资本的双重逻辑:无限增殖与创造文明

   二、资本无限增殖具有反生态特性

 第二节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破坏自然的批判

   一、资本主义对人的身体自然的破坏

   二、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自然物质代谢出现裂缝

   三、弥合人与自然物质代谢裂缝的途径

 第三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的生态批判

   一、马尔库塞:早期生态马克思主义者的批判理论

   二、福斯特:资本反生态的四法则

   三、奥康纳:资本可持续发展的不可能性与资本主义双重矛盾

   四、科威尔:资本是自然的敌人

 第四节 理性驾驭资本,缓解生态危机

   一、资本与生态对立的逻辑困境

   二、解决生态危机离不开利用资本

 

第五章 生态文明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

 第一节 文明的起源和兴衰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一、生态环境与中国古代文明兴衰的关系

   二、生态环境与世界其他地区古代文明兴衰的关系

   三、从自然史和人类史彼此制约看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

 第二节 生态文明的理论阐释

   一、生态文明概念的提出

   二、对生态文明的界定

   三、生态文明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

 第三节 建设生态文明是当代中国的必然选择

   一、选择生态文明之路的必然性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理论要点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多重维度

参考文献

后记

 

生态文明智慧 生态文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