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告咨询

首页 >> 公告咨询 >> 正文

【书讯】李娟:《21世纪生态资本论》

发布日期:2025-10-18    作者:生态文明智慧     来源:生态文明智慧     点击:


《21世纪生态资本论》近日由山西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为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是山西省委宣传部重点选题,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李娟。

在马克思主义的集大成巨作《资本论》中,关于“自然”的论述出现了500余次,蕴含着博大精深的生态思想。而且,马克思的《资本论》超越自然本身的表层意义,将自然贯穿于社会关系的现实分析中,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前提和基础,分析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现象及其社会变革路径。这种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融会贯通的独到分析正好契合了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理念。

作者整理了《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关于自然的内容,厘析出自然与社会生产力、自然与人的发展、自然与科学技术、自然与社会制度、自然与全球化五个方面的内容,以此建立全书框架,并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对这五大主题的相关论述,具体阐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思维方法、基本理念、实践方向等角度对《资本论》中自然观的继承和发展。

本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具体的案例,系统阐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基本精神、基本内容、基本要求,具有以下突出价值和创新点:

一、讲清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21世纪生态资本论的理论逻辑

马克思的《资本论》超越自然本身的表层意义,将自然贯穿于社会关系的现实分析中,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前提和基础,分析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现象及其社会变革路径。这种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融会贯通的独到分析正好契合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理念。笔者逐字逐句整理《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关于自然的内容,厘析出自然与社会生产力、自然与人的发展、自然与科学技术、自然与社会制度、自然与全球化五个方面的内容,以此建立全书框架,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对这五大主题的相关论述,具体阐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思维方法、基本理念、实践方向等角度对《资本论》中自然观的继承和发展。这就是本书命名为“21世纪生态资本论”的由来。

二、讲清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创造性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和本质要求。那么,何为中国式?中国特色体现在哪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式现代化“跟中国文化密不可分”,它内在的密码就在“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基因”。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早在上古时期,我国就有了关于保护自然环境的文字记载。华夏先民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劳动实践中寻觅生存发展之道,积累了许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经验和准则,孕育形成悠久而厚重的传统农耕文明,这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生生不息、繁衍至今的重要因素。本书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重新审视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将那些凝聚先贤生态智慧的价值理念、道德规范和人文精神经由“两个结合”打开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空间,将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以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理论参考。

三、讲清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指导价值

本书围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系列重大论断为主线,以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各地在“两山”转化、生态惠民、生态扶贫、绿色科技创新、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修复等推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三生”共赢的成功做法和经验为案例,引导人们具象直观地感受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伟力,更加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新征程上,更加自觉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解决实际问题,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建设美丽中国的实际行动,不断提高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能力和水平。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程美东教授评价《21世纪生态资本论》是一部将理论深度与现实关怀有机融合的力作。作者创造性地将马克思《资本论》中的自然观与当代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相结合,深度挖掘并重构了自然资源的价值体系,更以独特的理论视角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行了系统阐释。全书既有系统的学理建构,又具通俗的表达方式,让读者真切感受到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所蕴含的历史主动精神与实践伟力,使生态文明理念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是社科类学术通俗读物的成功范例。本书对于党政领导干部树立科学的政绩观和发展观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同时也是企业履行环境责任、把握绿色发展机遇不容错过的思想读本。




生态文明智慧 生态文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