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极端天气现象在全球频发,严重阻碍了全球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东非,连续5个雨季的降雨量都低于平均水平;2月以后意大利从南都到北遭遇了70年来最大的旱灾,多条河流断流、湖泊水位下降,进入5月后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遭百年难遇洪灾,近两周的降雨量相当于正常年份7个月的降雨量之和,21条河流泛滥、35座城市遭遇洪灾、48座城市发生山体滑坡,极端天气仍将在一段时间频现;5月中旬,我国多地气温继续升高,北方地区正在经历今年第一轮大范围的高温天气过程,京津冀、山东中北部、河南中北部等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将达到或超过35℃,局地还将超过37℃……
极端天气缘何频发
极端天气屡现主要源于全球变暖。由于的人类活动,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全球大气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浓度显著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工业革命之后,大规模的森林砍伐使碳循环的平衡被打破,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消费不断增加,海洋和陆地生物圈不能完全吸收多排放的二氧化碳。2000—2019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了40%,2017年全球年甲烷排放量达5.96亿吨,目前大气中氧化亚氮的每年增加量约为390万吨。
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2021年全球温室气体公报》显示,全球大气主要温室气体浓度继续突破有仪器观测以来的历史记录,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浓度分别达到415.7±0.2 ppm、1908±2 ppb、334.5±0.1 ppb。
《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2)》显示,中国升温速率高于同期全球平均水平,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1951—2021年中国地表年平均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升温速率为0.26℃/10年,高于同期全球平均升温水平(0.15℃/10年),近20年是20世纪初以来中国的最暖时期,2021年中国地表平均气温较常年值偏高0.97℃。
世界气象组织最新发布的《2022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显示,2022年的全球平均气温比1850—1900年的平均水平高1.15 ℃,2015—2022年是1850年有记录以来最暖的8年;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的浓度在2021年达到观测的最高纪录,2020—2021年,甲烷浓度的年增长率是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2022年2月25日,南极洲的海冰降至192万平方千米,是有记录以来的最低水平,比1991—2020年的平均值低近100万平方千米;2022年海洋热含量达到了新的观测记录,温室气体滞留在气候系统中的累积热量约有90%储存在海洋中,2006—2022年海洋变暖的速率特别快;2022年,全球平均海平面继续上升,达到了有卫星记录以来(1993—2022年)的新高,2005—2019年冰川、格陵兰岛和南极洲的陆地总冰量损失、海洋变暖对全球平均海平面的上升贡献了36%、55%,陆地储水量的变化贡献了不到10%。
地球气候的变化本来是一个自然因素,从长时期看主要是受地球所处的大生态期决定的,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构不成主要因素;从短期看,工业革命以后特别是21世纪以来全球碳排放量增长迅速表明,人类在冰盖消融和冰雪融化问题上是能有所作为的。
气候变化严重影响
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全球年际至十年际气候最近通报(2023—2027)》报告预计,2023—2027年间每年全球近地表平均温度将比1850—1900年(工业化前)平均值高1.1~1.8 ℃。在未来5年,有98%的可能性打破2016年创下的气温纪录。
全球性的气候变暖不仅会造成自然环境和生物区系的变化,对生态系统、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人类健康都将产生重大的有害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带来的灾难包括冰川消融、永久冻土层融化、海平面上升、咸潮入侵、生态系统突变、旱涝灾害增加、极端天气频繁等。联合国发布的报告指出,如果气温持续上升,到2085年海平面将上升15~95厘米,造成30%的沿海建筑被海水淹没,同时非洲大陆1/3的生物种类将灭绝,5000多种植物中,有约80%会因为气候变暖而退化。
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期间,英国一个研究机构发布的报告指出,如果全球气温上升2.9℃,到2050年65个最脆弱国家的GDP将平均下降20%,到2100年下降64%。即使全球气温升幅能控制在1.5℃,到2050年,这些国家的GDP仍会下降13%,到本世纪末下降33%。
全球变暖会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一个主要因素,表现为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发展中国家将承受气候变化的更巨大压力。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表明,2030—2050年气候变化带来疟疾、痢疾、热应激和营养不良将导致全球每年25万人死亡。
全球气候变化会使全球气温和降雨形态迅速发生变化,造成大范围的森林植被破坏,使许多地区的自然生态系统和农业无法适应或不能很快适应气候的变化,进而影响到粮食作物的产量和作物的分布类型,使农业生产受到破坏性影响,气候变化使小麦和玉米平均每10年分别减产约1.9%和1.2%,1961年以来的气候变化,使全球农业生产率下降了21%。《2022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全球有23亿人面临粮食不安全问题,其中9.24亿人面临严重的粮食不安全问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2022年联合国世界水发展报告》指出,全球2/5的人口缺少生活用水,近40亿人在一年中至少有一个月面临严重缺水,21亿人被迫饮用污染水,80%的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自1990年以来全球最具破坏性的1000件自然灾害中有90%与水有关。气候变化将会影响本已短缺的水资源,一些地区的饮水状况将会更加恶劣。
此外,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当前国际政治的焦点,世界各国之间为此不停争吵。发达国家利用气候问题树立新的经济霸权的意图是显而易见的。
科学家预测,地球将在未来20年内达到最适温度临界点,将使人类面临比新冠病毒更加严峻的危机。人类碳排放活动受缺乏生态伦理价值取向下唯经济行为的支配,正使人类走上自掘坟墓的道路,如果人类一意孤行,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想将人类“从气候悬崖边缘拉回来”的愿望恐怕只能是美丽的想象。
联合国发布的《2022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指出,全球性危机交织叠加使到2030年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出现了极大不确定性;另一份发布的《2022年可持续发展报告》总结了17个总体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全球进展和问题,认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进展停滞不前。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签署后的30年,人类在气候行动上仍然步履艰难,以至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出哀叹:没有可信的途径达到将升温幅度控制在1.5℃。
从全球性生态安全看,目前首要的还是人类活动推动的全球气候变化和生物安全问题。在全球气候行动中,需要有“气候团结的协定”和“气候团结的行动”,要加快气候的政治转型,必须改变国家意志凌驾于全球意志之上、社会进步的进程中“愚昧”驱逐“文明”的现状,建设一个全人类拥有共同福祉和祥和的政治环境,十多年来世界发生的变化证明气候政治正改变全球格局,新的气候政治格局建立必须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明确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为核心;要加快世界各国的可再生能源转型实现能源革命,低碳转型意味着占全球约3/4温室气体排放量的能源部门向净零排放迈进的同时不断提高能效,为实现全球碳中和的目标提供能源贡献;要不断完善全球碳定价机制,使碳定价真正成为“促进经济增长、保护环境、摆脱贫困”而非为利益集团谋取非法利益的工具;要加大保护和恢复自然的力度,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达到应对气候变化和生态系统保护的协同效应,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提升生态系统韧性和人类福祉;要加快以碳中和为核心的技术研发和推广普及,这是当前新能源革命的根本之道,离开低碳技术创新全球气候行动将是一场闹剧,发达国家要研发“颠覆性”低碳技术,发展中国家要普及推广“适用性”低碳技术,这也是“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应有之义。
对发达经济体而言,在气候行动中要扛起气候责任,严格履行国家自主贡献,摒弃高碳行为,按照《巴黎协定》的要求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和资金援助;对发展中经济体而言,气候行动是“碳机遇”和“碳陷阱”并存的双刃剑,未来的生存和发展主要取决于自身的正确决策和行动,尤其是中国要紧盯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地缘政治的变化,面对气候变化下南北极出现的新环境,要以全球战略视角正确评估气候行动的战略机遇、经济机遇和政治得失,不能错失发展良机。
去年11月举行的第27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提高了国家自主贡献的决心,将全球气温上升限制在1.5°C,并承诺到2030年停止森林砍伐。国际社会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上进行了不懈努力,2023年4月欧盟议会的环境和工业委员会通过了减少能源部门甲烷排放的法规;刚落下帷幕的中国—中亚峰会达成了“实行绿色措施,减缓气候变化”“发起中国—中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深化绿色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合作”“试实施绿色技术领域的地区计划和项目”的共识和倡议;刚在广岛闭幕的G7峰会发表的首脑宣言重申应对在气候变化的重要性,坚持将升温较工业化前水平控制在1.5℃的《巴黎协定》的责任,到2050年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的目标保持不变。
只有全球共同的气候行动,人类才能有可持续的未来。
作者:北京生态文明工程研究院副院长、布达佩斯长期可持续发展中心研究员
本文部分内容的采访稿以《极端天气加剧全球安全风险》(记者:史欣怡)为题刊于《人民日报海外版》2023年5月27日第6版
网址: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html/2023-05/27/content_259889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