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点评
澜沧是我国边疆、民族、山区、贫困地区的典型代表。在发展工业经济的同时,甚至可以说在工业经济的冲击下,如何守住传统文化,延续古老的生态信仰,是澜沧以及诸多如澜沧一般的地区面临的重大挑战。澜沧的发展思路,不仅是守住传统文化,并且是在继承中发扬,在吸纳中前行。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禀赋,坚守内心的生态信仰,做精生态农业,推广民族文化旅游,澜沧的探索无疑是成功的,具有深远的政治意义、历史意义、现实意义和国际影响。但在探索成功、发展起来之后,能否不忘初心、坚守信仰,是澜沧这一类地区新的时代命题。
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是云南省普洱市下辖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因东临澜沧江而得名。这里 聚居着拉祜族、傣族等 20 多个少 数民族,拥有独特的民族风情和 丰富多彩民族文化遗产。
昔日,这里是国家级的贫困县,当地人守着绿水青山过穷日 子,找不到发展的出路。2015年 以来,澜沧打通“两山”转化的通道,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禀赋, 发展乡村旅游业,走上了致富奔小康康庄大道。
澜沧的景迈山少数民族分布众多,当地少数民族认为世间万 物有灵,逐步形成崇尚自然、爱 护环境的思想和传统,养成了保护森林、水源的公序良俗,有效维持了地区良好的生态环境。
良好的生态环境推动了当地特色旅游经济的发展。当地积极发展以古村落、民歌表演为龙头的特色文化产业。其中又以翁基布朗族 古村落和老达保村为典型代表。
翁基布朗族生态文化保留完整,自然风光秀丽,民族特色突出。县委县政府在国家有关部委的支持下,制定了翁基古寨的保护规划,进行了保护性修复。古村现已成为布朗族文化旅游为主的旅 游观光型村寨,百姓的生活水平随之迅速提高。
老达保村是比较典型的拉枯族村寨,也是当年传遍大江南北的《芦笙恋歌》唱响的地方。老达保村近几年发展了以民族歌舞 演艺为主的民族特色旅游产业,成立了由200名村民组成的雅儿艺术团。特色文化旅游把拉祜族的音乐推向了更广阔的天地,吸引了数量可观的游客前来参观,解决了村民增收问题。
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当地做精生态农业。
稻田养鱼,粮鱼双增。鱼和水稻的互惠互利,鱼吃杂草减虫害,其排泄物还为水稻提供了天然的有机肥料,促进了稻谷的丰产增收。鱼因为天然有机放养,一公斤可以卖到20多元,一亩水田的粮食加鱼能增加1500元的收入。
古法制茶,增加收入。澜沧 是茶马古道的起点,境内现有野生 茶树 11.8 万亩,有树龄达 1700 多年的邦崴古茶树,有景迈山千年万亩古茶林,有独特完整的普洱 茶种植、加工体系。近年来,当地实施的生态茶园建设项目,不仅对当地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具有重大意义,还大幅度提升了当地群众的收入水平。当地茶农年收入少则十几万元,多则上百万 元。多年来景迈山没有一个年轻人因为生计问题外出打工。通过 种植茶叶和发展相关副业,真正实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门前可见云海日出,屋后便是古树茶园,古朴的傣家小阁楼,加上风情独特的民族文化,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为这个昔日的国家级贫困县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财富。
(来源:《中国生态文明》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