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印度农民拥有了丰富的传统生态知识,主要体现在捕鱼技术、粮食储存、虫害防治、自然灾害预防等方面。这些传统生态知识在维护生物多样性、保障食品和生计安全、美化人文生态景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发掘这些传统生态知识的实践经验,具有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价值。
关键词:印度;传统生态知识;农业文化遗产
随着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长和物质奢望的不断攀升,传统农业体系正在被旨在追求单位面积效率和规模生产的现代农业所取代。然而,农业现代化引发的各种生态问题,使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保护有价值的各民族传统知识资源库的重要性,其中就包括在气候适应、病虫害防治、自然灾害救治、粮食储存和土地管理中形成的各种传统知识。200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启动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项目,就是为了保护这些丰富且有价值的传统生态知识体系。印度作为亚洲农业大国之一,农民拥有丰富的传统生态知识。发掘印度传统生态知识的实践经验,有其独特的农业文化遗产价值。
一、印度农业文化遗产发掘情况
印度具有丰富的农业资源,拥有独特的农业知识技术体系。近年来,印度政府重视传统农业在生态维护与生计安全中的价值,积极发掘和申报农业文化遗产项目。目前拥有3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分别是科拉普特传统农业系统(Koraput Traditional Agriculture)、库塔纳德海平面下农耕文化系统(Kuttanad Below Sea Level Farming System)和藏红花农业系统(Saffron Agricultural System)。另外,印度多个农业系统已被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候选地,例如位于泰米尔纳德邦的“传统长筏渔业系统”和“Korangadu林牧管理系统”等。
科拉普特传统农业系统于2012年被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该系统的农业实践很好地维护了生物多样性,在保护包括约2500种花科植物在内的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该系统物种丰富、品类繁多,有约340种水稻地方品种、8种小米、9种豆类、5种油菜,还拥有1200多种药用植物,成为印度传统医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库塔纳德海平面下农耕文化系统于2013年被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印度唯一在海平面以下种植水稻的农业系统,被认为是印度半岛西海岸最大的湿地利用系统。库塔纳德大米的产量约占该州大米总产量的25%。收割稻谷后,当地农民将鸭子放养到田间,确保农民的食物供应、经济收入,以及稻田的肥料提供。该系统还具有多个景观,例如河口、洪泛平原、凯亚尔群岛、池塘和运河网络等。这些景观以其丰富的鱼类和贝壳资源而闻名。2011年,印度藏红花农业系统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该系统位于印控克什米尔首府斯利纳加的潘普雷(Pampore)地区,有近2500年的历史,拥有独特的文化、生态和技术价值。藏红花作为世界上贵重的香料,具有医药、美容、调味等功效,至今依然是该地区重要的经济作物,保障了当地1.7万多农户的生计安全。
近年来,印度政府在传统农业保护方面做了大量的努力,为印度农业文化遗产的发掘和申报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条件,提高了社会各界对农业文化遗产的认知。为此,发掘印度丰富的传统生态知识,对农业文化遗产的申报和保护有着重要的价值。
二、传统生态知识与捕鱼技术
渔业是印度的主要产业,占全球渔业产量的4.39%以上,成为全球第四大渔业国家。然而,现代化的捕鱼设备正在破坏自然环境,增加生态污染。因此,利用传统技术从事捕鱼的古老方法,已成为在不破坏珊瑚红树林、湿地和海草床生境的前提下捕捞内陆和海洋生物的主要捕鱼方式。这样的捕鱼技术不仅能维护生态环境,还能确保当地渔民的经济效益。因而需要对这样的知识技术进行挖掘,申报农业文化遗产,并加以保护利用。
有学者从传统生态知识的实践和应用出发,探讨了印度传统捕鱼技术与生态维护的关联性。Kalita等认为,传统生态知识构成了印度卡比-昂龙地区(Karbi-Anglong)渔民捕鱼生计的一部分。如使用引诱法、植物麻醉法等等。这些捕鱼技术成本低、效益高。对这些传统技术进行深入分析,正确理解其背后的科学原理,更容易通过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的兼容,提升和完善本土捕鱼技术的实践性。Dutta指出,社会和宗教节日期间,在印度东北地区的一些土著社区,捕鱼成为一项重要的仪式,每个社区都会使用各种传统渔具在河流、湖泊等中捕鱼。该地区的湾丘部落(the Wancho)利用世代相传的传统捕鱼技术,有效地从山溪中捕获各种鱼类。可以说,渔业是印度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渔业技术在生态维护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Saha提出,传统养鱼知识技术是当地农民基于一代又一代人积累的实践经验。这种传统方法在土地管理、资源利用、劳动力和经济方面都是可持续的,而且不需任何外来特殊技术就可以轻松操作。
印度传统捕鱼技术还维护了生物多样性。Devi等认为,印度曼尼普尔(Manipur)的中央河谷地区有着丰富的渔业资源,当地渔民拥有特殊的捕鱼方法。中部河谷的渔民为了生计,使用各种捕鱼方法进行捕鱼,但这些方式对生物多样性的维护不产生任何影响。Rathakrishnan等通过对印度泰米尔纳德邦(Tamil Nadu)沿海地区渔民使用的双体船捕鱼法(catamaran fishing)的研究发现,这是一种独特的、濒临灭绝的、不破坏环境的海洋生物捕捞方式,具有维护农业生物多样性的全球意义。这种传统捕鱼方法的可持续性对于保护沿海地区自然形成的沙丘和红树林极为重要。为此,保护和传承可持续的传统捕鱼方法,对于保护孟加拉湾的生物多样性和海岸环境独特性至关重要。然而,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印度一些传统渔业文化正面临消失。Mannaa等认为,在捕鱼技艺和渔具上,即使在机械化时代,传统渔具依然很普遍。遗憾的是,在克里希纳河流域(Krishna)的许多地区,渔民已不再使用传统渔具,而是采用了炸药炸鱼的破坏性行为,导致该地区鱼类多样性的减少。因而需要立即采取行动制止这种捕鱼方式,否则将对克里希纳河下游的渔业造成严重影响。
另有学者基于鱼塘的建设和维护,分析了印度传统捕鱼中设备装置的技术系统。KalitaB等认为,鱼塘建设与维护、鱼种运输和鱼类健康管理方面的本土技术知识,有着较高的价值。为此,需要对这些技术体系加以分析,理解其背后的科学原理。一旦做到这一点,将有望实现传统与现代科学知识的有效结合,更好地服务于乡村社区发展。
Rathakrishnan等的研究表明,本土知识技术在农村社区中广受欢迎,原因是本土知识技术具有低成本、高效益,利用的是容易获得的本地资源,制备过程的复杂性较低,而且能与当地文化生境相适应。
还有学者立足于生态价值的视角,分析了植物在印度传统捕鱼方法中的作用。Baruah等认为,内陆捕捞渔业的性质比较复杂,涉及各种社会经济背景的人所从事的各种活动。与主动捕捞法相比,诱捕法具有经济和能源等方面的优势。Kamal kishor等调查了马哈拉施特拉邦(Maharashtra)曼哈村(Manha)的贡德人(the Gond),记录了能够麻痹鱼类的植物种类及其使用方法。调查显示,当地居民长期使用的能导致鱼类昏迷的植物,还具有许多重要的药用价值。研究发现,植物麻醉剂是极佳的捕鱼手段,而且不会像化学物品那样会杀死整个鱼群,因此拥有突出的生态价值。Nath等提出,渔业作为农村家庭生计的重要手段,正面临着人口激增产生的压力。人口急剧增长导致了鱼类资源的过度开发以及耕地面积的逐渐减少。为此,在推广乡村发展项目之前,应优先考虑作物种植、管理及其使用的传统知识,因为这些知识在乡村社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Lekshmi等研究了印度马鲁瓦卡德(Maruvakkad)和马利普兰(Mallipuram)两个渔村,记录了与这些渔业社区相关的传统知识和古代谚语。分析认为,渔民社区的古代谚语和传统知识,对渔民日常生活有很大的影响,应受到保护和传承。Venkateshwarlu等认为,印度土著渔民在捕鱼时通常利用草药来引诱鱼群。该研究对从特里普拉邦(Tripura)采集的10种草药植物进行了实验,认为草药对大型淡水虾和鲤鱼幼崽有很大的引诱作用。
对印度传统捕鱼技术的梳理,发现传统生态知识可以成为乡村发展和自然资源管理的切入点,其不仅能有效维护生物多样性,还能实现生态安全的可持续性。因此,在农业文化遗产的挖掘中,需要重视乡村社区的各种传统知识与技术,将其有用的元素融入现代科学技术领域,充分发挥其应用性。另外,要对不同的知识技术进行分析,包括成本低、效益高、适应性强和环境无害性的捕鱼技术,将这些传统生态知识进行推广应用,具有显著的农业文化遗产价值。
三、传统生态知识与粮食储存
与现代科学技术相比,传统知识技术有两大优势:一是成本低,二是易于获得。在印度,受全球化发展主义的影响,特别是农业现代化的快速推进,导致印度许多传统农业知识技术面临退化。其中一些传统知识技术在粮食储存和粮食安全方面曾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有学者分析了印度粮食传统储存技术与粮食安全的关系。Reddy认为,豆类是大多数印度人蛋白质补充的廉价来源。在安得拉邦(Andhra Pradesh),有许多本地豆类的储存和加工方法。当地村民利用这些方法,谷物可以储存6-12个月而不发生任何虫害。例如,印度
木豆通过这样的传统方法储存,可以和市面上的木豆保存得一样好。为此,如将这些传统做法加以有效推广,可以在乡村地区创造就业和收入。另外,在农场中应用这些传统做法,还能在运输、处理和加工过程中有效减少粮食的损失。Babu等提出,印度是世界上公认的香料大国,其香料产量占世界香料总产量的45%。但是,其储存损失却非常大。例如,在印度传统的储存方法中,生姜的储存损失为10-15%,姜黄的储存损失为20-30%,洋葱和大蒜的储存损失为10-15%。为减少食物损失,需要在农民中普及和鼓励低成本、生态友好型和高效型储存技术与方法。Karthikeyan等的研究还认为,储存的谷物和豆类中,昆虫的损害可能达到10-40%。为此,保护储存的农产品免受虫害的侵袭,对安全稳定地供应优质生态食品至关重要。在过去,虫害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因为农民种植的作物是传统品种,产量虽然不高,但抗虫害能力较强。然而,高产新品种的引入大大增加了存储的损失,因为这些新品种易受虫害的影响。
另有学者对印度粮食传统储存的结构进行了研究。Sundaramari等认为,如果将传统的储粮技术保存下来,并在农户中推广使用,必将推动乡村地区的内生发展,从而为农村农民的自给自足和自我发展提供基础。Dhaliwal对印度旁遮普邦(Punjab)传统粮食储存习俗的研究表明,当地农民对贮藏技术有广泛的认识和掌握。因此,对粮食储存的本土知识进行科学验证和标准化,可以在农业社区中有效推广。Nagnur等认为,农民利用本土自然资源设计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结构和方法来储存粮食,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生态价值和安全属性。这种由竹子、稻草和其他植物材料制成的粮食储存结构,可以让空气自由流动,确保了谷物的长期保存。
利用传统知识储存粮食是农民自古以来重要的方法之一。为此,对上述这些正面临消失的粮食储存知识技术加以发掘和保护,使其重新焕发活力,以此作为印度应对粮食危机的重要举措。特别是在发展主义全球盛行的当下,加强对世界各民族传统生态知识的发掘,大力拓展农业文化遗产的申报条件和空间,必将有助于推动全球粮食安全战略。
四、传统生态知识与虫害防治
除了粮食安全之外,生物安全和环境安全也成了当今人们关注的热点。长期以来,由于滥用农药且其深入土壤和地下水,导致各种杀虫剂和重金属通过纳入食物链而产生污染作用,使人类生存面临巨大的风险。为此,结合传统生态知识,制订可持续防治病虫害的策略,自然成了当代农业文化遗产发展的需要。
Mahapatro等对印度土著关于白蚁防治的传统知识的研究中指出,传统生态知识是从古老的时代积累发展而来的,是人类与自然长期磨合的结果,对生态环境没有有害影响,对人类来说也是安全的。尽管传统生态知识具有巨大的潜力,但由于其局限于偏远地区的社区内,缺乏推广的途径,正处于濒临灭绝的边缘。关注传统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对其进行科学验证,进而保证农作物的健康和产量。Mahapatro等进而认为,近年来,对地下害虫白蚁的防治和管理面临着挑战。尽管采取了各种措施,例如化学、生物等方法,但白蚁对水稻,特别是对高地和雨养系统还是构成了严重威胁。该研究回顾并关注了白蚁本土防治方法,以期在防治策略中找到遏制这些土壤病虫害问题的办法。Majhi分析了印度安得拉邦帕勒姆村(Palem)传统信仰在农业生产和牲畜管理中的突出作用。研究发现,一些受到信仰且具有商业价值的植物如椰子树,对防治病虫害具有重要的价值。Singh等认为,农民使用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归于他们拥有的本土知识,可以有效识别和应用当地自然资源,这些本土知识可作为生态友好的害虫预防措施。与商业性病虫害控制的现代科技相比,这些传统技术是生态友好的、可持续性的,在经济上也是可行的。因为现代科技防治手段不仅成本高,而且对环境有害。Srivastava等分析认为,鉴于农民多年来在控制害虫问题上采取的各种土著方法,迫切需要对基于生态友好型的植物医药技术进行编目和推广,以促进人类的健康生活。Kumar等记录了印度东北部农民在传统农场管理中预防虫害时采用的本土做法。并指出,传统农耕制度是世代农民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以生态为基础的古老农耕制度。
过去“由上至下”驱动的技术和政策会使传统农业体系更加脆弱,而且还会危及传统农业的特殊属性。然而,这种就地利用的农业系统在面对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时,具有突出的弹性和适应能力。上述印度当地农民的农作物管理办法,特别是他们的虫害预防措施,具有应对资源退化和作物损失等问题的巨大潜力。因此,在面对农业问题时,没有必要总是从当地社会生态系统之外去寻求方法,农民本身就拥有一套有效的体系,仅仅只是需要从更广泛的适应性和可持续性的角度进行发掘和整合而已。而这一点,正是农业文化遗产的申报和保护中,需要重点加以挖掘和关注的地方。
五、传统生态知识与自然灾害预防
传统生态知识是指前几代人根据对生态环境的深入了解而发展出来的古老的、精炼的方法和做法,保护他们的财产和生命免受自然灾害的影响。这些传统知识都是在社区内演化出来的,保持着一种非正式的传播方式,是集体所有的,经过几代人的发展和适应,并作为一种生计手段根植于乡村社区的生产生活之中。近年来,印度农民的传统知识与预防自然灾害的关联性受到了较多的关注。相关研究表明,传统知识在预防灾害风险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此,将传统知识纳入农业文化遗产的自然灾害教育和预警系统,能有效减少灾害风险的程度。
有学者立足于印度农业生产活动,分析了本土知识与气候变化的关联性。Dey,Sarkar审视了印度贾坎德邦(Jharkhand)的土著农业知识,认为贾坎德邦的土著居民拥有一些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的本土知识,能够解决日益减少的自然资源和气候变化等问题。研究提出,要成功将土著居民的传统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当务之急是推动有土著居民参与的研究,开发可采用的知识技术,从而减少许多自然资源问题,特别是应对与水土流失和气候变化相关的问题。Sarkar等记录和评估了本土知识在适应气候变化方面的潜力。水是喜马拉雅山生态系统中最宝贵的自然资源,在降雨量较少的条件下,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对于维持该地区生态系统非常重要。因此,该地区的土著居民建立了一套称为“查尔”(chal)的方法,用来收集和储存水资源,其长度为2-3米,深度为1-2米。这种小型蓄水结构,建于山丘两侧,水源用于农业灌溉和牲畜的饮水。由于这种储水结构降低了当地居民在长期干旱下的脆弱性,因而得到广泛利用。
另有学者探讨了本土知识与水土保持的关联性。中国学者张龙豹、刘海涛提出,印度拉贾斯坦邦(Rajasthan)的土壤含盐量高、生产力低,为了改善土壤肥力和提高生产力,当地农民开发了一种称为“吉霍尔”(jhoor)的土壤管理系统。具体做法就是将当地灌木和草切成很小的块,在耕种前撒在农田里,这种作法能够改善土壤质量、提高生产力,从而确保农作物的产量和经济收入。Sharma提出,印度那加兰邦(Nagaland)的查克贺桑(Chakhesang)部落在几个世纪前就意识到水的重要性,并开发了独特的雨水收集和管理系统,以满足灌溉和饮用水的需求。这种系统称为“查泊”(zabo),当地方言意为“蓄水”。该系统能有效利用雨水,并最大程度地减少土壤侵蚀。Dabral分析了印度东北地区与耕作制度相关的各种传统水土保持技术,认为印度东北地区的粮食生产普遍采用轮垦模式。除此之外,当地农民利用其传统知识技术开发了一些农业系统,这些技术和系统具有较强的可持续性。
还有学者分析了本土知识与自然灾害预测和管理的关联性。Joshi等分析了印度锡金地区(Sikkim)各种传统减灾防灾的实践。认为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的主要医疗问题是大量人员伤亡、出血、失去意识、疼痛、肿胀、关节脱臼和骨折。在偏远乡村地区,如果发生自然灾害,当地居民在现代医疗援助到来之前,往往会用传统药用植物来应对这些医疗问题。Sethi等研究认为,在印度一些社区发现的本土知识技术,是通过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战略、技能、规则以及技术的综合体,在自然生活方式下生存和传承。Bordoloi,Muzaddadi以印度阿萨姆邦(Assam)受洪水影响最严重地区的灾害管理为例,指出当下许多国家开始热衷于研究动物在自然灾害前的征兆和异常行为,并寻求其科学依据,从而为人们普遍接受。例如,德玛吉人(the Dharma)在解读动物行为包括其他自然征兆方面的传统知识,就可以用于其他类似地区洪水的早期预测。
Aparna以印度拉贾斯坦邦(Rajastan)的部落为例,记录了7个部落(比尔人部落(Bhil)、米娜部落(Meena)、班加拉部落(Banjara)、卡托迪部落(Kathodi)、拉巴里斯部落(Rabaris)、三斯部落(Sansi)和坎加尔部落(Kanja)的土著如何看待管理自然灾害和极端天气事件,包括他们发现即将发生的灾害事件和应对这些事件的策略以及他们如何看待这些事件对生物多样性的短期和长期影响等等。Rautela则研究了喜马拉雅地区各种灾难的管理实践,分析了易受灾的喜马拉雅地区土著居民通过经验积累形成的传统知识,总结了他们应对自然灾害的方法。研究还表明,当地居民在认识地震、滑坡以及干旱领域上已取得了很大的发展,设计出了减少这些自然灾害影响的有效方法。
千年来,人类在应对不断变化的生态环境的过程中,形成了广泛的农业知识和技术,这为传统知识应对更大的自然灾害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在灾害面前,虽然人类的传统策略未必能完全成功,但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效的。这就是为什么人们会继续遵循这些策略的重要原因。为此,预防和减少自然灾害最有效的方法是将“自上而下”的战略转变为“自下而上”的参与。设计一种既包括科学知识,又包含传统知识的政策框架,对减少灾害风险至关重要。但是,由于传统知识是基于相对经验和地方经验,难以与常规预报系统形成统一和整合。因而在农业文化遗产的发掘和申报中,需要将传统农业知识进行系统地记录、量化并纳入常规天气预报系统,作为提高气候变化下季节性预报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的战略之一。
六、传统生态知识与农业生产实践
农民不仅是土壤、作物、植物、病虫害治理和微生态系统管理的实践者,而且还是各种传统生态知识的宝库。将农民的智慧与科学家的智慧结合起来,能为农业文化遗产创造可持续的知识技术。传统农业系统是农村社区智慧的象征,也是目前适应气候变化最相关的技术系统。为此,政府应该发挥主要作用,让不同的推广机构、非政府组织、地方机构、民间和宗教组织等参与到这些技术的推广中来。与此同时,政府还应制定相应的政策,对这些技术进行验证,然后在农业生产中不断推广,以确保这些传统知识技术的传承和保护。
Talukdar等认为,土著知识技术是在与自然环境紧密互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当地人的知识,目的是增强作物种植对环境的适应状况,以维持生产力和可持续性为目标。
Natarajan认为,生活在卡尔拉雅山区(Karraya)部落里的妇女拥有非常丰富的本土知识,尤其是在水稻与木薯种植和收获方面。如今,本土知识在发展中国家生态农业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得到科学界的认可,妇女也因拥有丰富的本土知识而备受关注。Lakra等对印度贾坎德邦(Jharkhand)本土技术的研究中提出,土著部落拥有与农业生产相关的丰富的技术知识。本研究通过结构式问卷调查,收集了3个地区9个村225名农民的数据,确定了26种大致分类的本土知识。其中许多技术非常有效,需要加以记录、验证和利用,以确保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
印度东北部的传统农业系统具有丰富的知识技术,例如以可持续的多样化方式收集雨水和管理土壤肥力,等等。然而,这些农耕系统如今要么就停留在原产地,要么由于引进新技术而面临消失。相比于新技术,传统农耕系统更注重安全生产,对环境的影响也很小。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农民为了生计,开始密集耕种,追求产量,几乎没有时间关注和建立土壤的复原力。为了维护环境,防止本土自然资源进一步退化,需要对土壤、水源、植物和
动物等资源进行合理的管理与养护。Das等记录了印度东北部地区与传统农耕系统各种相关的水土保持知识和技术。例如,Jhuming农业系统、Alder阿尔德耕作系统、Zabo查泊农业系统、Panikheti帕尼赫提农业系统以及平原地区的池塘农业系统,这些都是当地农民利用其聪明才智和知识技术,几个世纪以来发展起来的传统农作系统。
一直以来,农民利用他们掌握的知识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然而,随着现代化的快速推进,农民对传统农业逐渐失去了兴趣和动力。为此,当务之急就是要提升这些传统做法,实现现代技术与本土技术的结合,从而在维护可持续性的情况下提高其生产产量。Joshi以印度乌塔兰恰尔邦(Uttaranchal)库马翁山区(Kumaon)土著的农业为例,研究认为,传统农业知识是农民在数千年来与自然相处过程中形成的经验结晶,这些本土生产知识为农民所熟知,有助于维持和提高环境的质量。随着现代技术的推广应用,本土做法已经出现松动,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侵蚀,特别是在农业生产中频繁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已严重危害了生产系统的可持续性。Jeeva等讨论了印度梅加拉亚邦(Meghalaya)土著社区的传统农业耕作系统。指出该邦大多数部落居民(约83%)从事传统农业,轮作和梯田是其两大主要农业体系。值得一提的是,以“林粮间作”为基础的耕作方式在梅加拉亚邦非常普遍。例如,农作物与桤木、耧斗菜、槟榔、椰子、竹子、卡西松等树种一起生长。由于起伏丘陵地形,农民主要采用竹子滴灌的方式对作物进行灌溉。另外,在农作物的收割上,农民只采摘作物的穗头,其他部分留在耕地上,这为提高土壤肥力增添了新的内容。
农业生态学和生态民族学越来越多地表明,传统农业系统是多产的、健康的,可持续的并与当地部落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特征相协调。Singh等论述了印度中央邦(Madhya Pradesh)钦德瓦拉县(Chindwara)农业系统的风险环境,认为当地农民为保护农业资源而形成了特殊的智慧、认知和标准。在全球化背景下,尽管农业日益现代化,但该地区的绝大多数农民依然维护小规模的农业生产。传统农民传承并发展了复杂的耕作系统,适应了容易发生风险的情况。这些系统还帮助他们可持续应对恶劣环境,在不依赖昂贵的能源投入的情况下满足其生存需求。Goel等指出,有机农业重新唤起了农民、决策者和发展工作者对本土知识的兴趣。印度乌塔拉坎德邦(Uttarakhand)的农民拥有丰富的传统知识,这些知识和经验值得推广,并与世界其他地区交流,使有机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Goswami在其研究中果断提出要向农民学习。农民拥有经验性的丰富智慧,可以用来保护和选择本地稻谷品种以获得可持续的产量。
传统知识是农民利用才智和技术积累的经验而发展起来的系统,应成为可持续农业的基础。土著品种对疾病和虫害具有耐受性,其耕作方法也为管理不同品种之间的基因流动和基因保存以供将来的作物改良提供了机会。然而,传统农业的质量稳定性需要得到生产实践的支持和补充,以提高传统技术在土壤、水源和种质方面的潜力。Husain记录了关于喀拉拉邦(Kerala)椰子种植的129种传统做法,发现许多土著做法既合理又有效。这就要求采取更多的科学干预来验证土著知识,进而丰富传统农业技术。Altieri认为,发展中国家的农民(约14亿人)易受农业风险和资源贫乏的影响。因此,建议开发一种新的自然资源管理方法,以便针对特定地点量身定制的管理系统,以适应资源贫乏农民典型的多样化的生态条件。
综上所述,对印度传统生态知识的系统梳理与介绍,并进行分享和借鉴,可以助推农业文化遗产服务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数据库的建设、大数据的积累、云计算的运用,以及信息的高速传递给现代人类带来了诸多的方便,同时也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凭借当代的信息技术,人们可以轻而易举地建构起大体量的数据库,进而快速处理性质各不相同的数据,也可以对有用的信息实现快速的传递、占有和利用。如果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有效建立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数据库,包括农业文化遗产与适应气候变化、防治病虫害、维护水土流失、预防自然灾害、管理土地等等,那么人们就可以借助农业文化遗产数据库迅速准确地找出最佳应对各种生态灾害和维护国家安全的策略与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