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化

生态文化

首页 >> 生态文化 >> 正文

中华水文化信息资源:内涵、特征与核心要义

发布日期:2023-10-14    作者:贾兵强     来源: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点击:

摘要:水文化信息资源是人们在水事活动中形成、发展和演变的产物,也是人类社会属性与水的自然属性互动耦合的结果。中国在五千年治水兴水的伟大历史实践中,形成了大量的中华水文化信息资源。通过分析中华水文化信息资源的内涵,归纳总结出中华水文化资源具有自然人化性、客观实在性、人文积淀性、历史传承性和丰富多样性等特征,其核心要义是人水和谐,意在为中华水文化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理论支撑,为中华优秀传统水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水文化;信息资源;探究


1988年10月25日,李宗新在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淮河流域宣传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开展水文化研究。通常来说,水文化是指人们在从事与水相关的活动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总和。物质层面的,比如黄河大堤、都江堰、京杭大运河等水利工程;精神层面的,比如“上善若水”“智者乐水”“水滴石穿”“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曾经沧海难为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等水文学。此外,还包括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及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等。水文化信息资源是蕴含在水事活动中的人水和谐的标识符号,折射出水文化的特征和精髓。然而,学术界对水文化信息资源认识还未达成共识,有的分为物质实证性水文化信息资源、文字与影像记载性水文化信息资源和行为传承性水文化信息资源,有的分为社会水文化信息资源、物质水文化信息资源和精神水文化信息资源,有的分为物质水文化信息资源、制度水文化信息资源、精神水文化信息资源和行为水文化信息资源。前述对水文化信息资源分类标准模糊,类型之间存在大量的局部重叠和属性相互混淆的问题,还不能涵盖所有的水文化信息资源现象。另外,李琳琳的《水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改革创新发展研究》和饶明奇的《中华优秀水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分别介绍了水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做法和成效,史鸿文的《中原水文化资源数据库建设概述》对中原水文化资源的概念和范围进行论述。这些文献均没有精准阐述水文化信息资源的对象和内容。付勇的硕士学位论文虽然以《洪湖水文化资源开发研究》为题,但重点探究洪湖水资源的历史形成与分布、洪湖水文化开发现状和开发构想,把洪湖水资源、洪湖水文化完全等同于洪湖水文化资源。因此,梳理中华水文化发展史,厘清中华水文化信息资源的内涵,归纳提炼其特征,明确主旨核心,对于传承弘扬新时代水利精神,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水文化显得尤为迫切。

一、中华水文化信息资源的内涵

在五千年的治水兴水伟大历史实践中,中华民族形成了历史悠久、类型多样、价值独特的中华水文化信息资源。中华水文化信息资源大都以物质、精神、制度和行为等记述中华水文化治水文明史,讲述中国治水兴水的水利故事,传承新时代水利精神,构成水利人的精神家园。人类发展史表明,人的社会活动与水信息资源息息相关。自人类产生以后,人与水便开始互动依存并对立统一。在一定程度上,一部中华文明史就是一部人类在长期从事水事活动中孕育、形成和发展的中华水文化资源发展史。

中华水文化资源肇始于中华民族亲水、畏水、敬水的原始性情结,扎根于中华民族用水、治水、兴水的创造性实践,凝聚于中华民族思水、识水、论水的创新性思想。经过数千年历史的积累与沉淀、拓展与深化、传承与创新,中华水文化资源历史久远、内涵丰富、类型多样、载体繁多、影响深远,成为中华水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构成大河文明不可或缺的文化资源。水利部原部长陈雷曾指出:“水文化的实质就是人与水关系的文化,是人类活动与水发生关系时所产生的以水为载体的各种文化现象的总和,是不同民族以水为轴心的文化集合体,它产生于人民之中,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中华之水世界、水自然,尤其是中华江河湖海之水系运转,是中华民族文化创造和创造文化的重要源泉,也是中华水文化信息资源的重要来源。究其原因在于中华水文化信息资源的形成:一方面取决于中华民族对水的认识和利用,是中华民族赋予“水”以丰富的文化内涵,文化的主体是中华民族,中华水文化源于中华民族对水的感悟、体验、认识和改造;另一方面也结缘于水作为人类生存环境的自然资源存在,即与水的客观属性、水的自然形态、水的运动方式、水的循环演变情况密切相关,中华水文化信息资源没有也不可能脱离中华大地的“水世界”或水自然状态。由此可知,中华水文化资源深深地植根于中华民族与中华之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之中。

纵观中华水文化信息资源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治水兴水、利水用水、节水护水、祈水忌水、亲水嬉水、咏水写水的水文化信息资源发展史,中华水文化信息资源记载传播中华民族亲水爱水情结、崇水畏水心理、治水兴水实践、识水思水智慧等重要内容。从一定程度上说,中华水文化信息资源是中华民族在长期从事与水有关的各类活动中积累起来的包括信息技术、设施、信息生产者等在内的总的成果,是以认识和开发水资源为核心的信息活动要素。从形式上看,中华水文化信息资源由信息生产者、信息本源、信息技术三大要素组成,包括了实物信息资源、纸质信息资源、电子信息资源等。比如20世纪60年代河南林县(现林州市)修建的人工天河——红旗渠及其所形成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翔实记录了当时林县人在县委书记杨贵的带领下兴修红旗渠的全部信息资源,构成新时代的水利精神和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二、中华水文化信息资源的特征

中华水文化信息资源蕴含在人类认识水、开发水、利用水、治理水、保护水、品鉴水等方面的水事活动社会实践中,也体现在人与水相关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文学艺术、宗教信仰、科学技术、伦理道德和风俗习惯等精神层面中,既有水文化的特征,又兼有文化信息资源的特性。具体来说,中华水文化信息资源具有自然人化性、客观实在性、人文积淀性、历史传承性和丰富多样性等五个方面的特征。

(一)自然人化性

人水和谐作为水文化信息资源的精髓,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来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对自然水资源的适度作为,通过适度合理水事实践活动,变天然自在的自然为人化的自然,最终达到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水文化信息资源。水文化信息资源原本是一种天然的自然存在物,不仅是人类的生命之源,更是人类的生产之要和生态之基。人们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逐渐消除水与人之间的那些紧张的甚至是对抗的关系,通过水利工程兴建、江河湖泊治理、治水理念变革达到兴水利除水害的目的,从而反映出“利水”的人与水和谐相处的文化信息态势。人自身的活动作用于水的过程中的文化信息资源成果,也就是作为自然的水文化信息资源不断人化的结果。总体上看,中华水文化信息资源的“人化”过程主要有三种信息资源形成方式:一是通过治水、利水、用水,使水直接服务于人,如南水北调工程水文化信息资源所反映的中国人民跨越半个世纪的调水梦;二是在人与水打交道的过程中,使得纯自然的水打下了人的精神烙印,使得水成为人类的某种精神象征,如“舍小家为大家、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治水精神;三是作为人们的生存环境而被赋予人化意义的信息资源,如我国沿海地区传统民间重要的信仰之——妈祖崇拜。

(二)客观实在性

水文化虽然是自然人化的结果,但水文化信息资源载体一旦形成就具有客观实在性。也就是说,中华水文化信息资源并不是任何人的一种主观臆想,是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也是人们在长期治水兴水活动中归纳总结、提炼升华形成的,可以是以物态方式陈述水利变迁信息,也可以是精神层面活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信息。中华水文化信息资源客观性源自水利社会实践,还源自水利人的行业文化,并影响和指导水事活动的实践与涉水行业的生产生活。比如,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论述,不仅翔实记述了“两山”论在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伟大实践,而且还为新时代我国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具体来说,中华水文化信息资源的客观存在性表现在:一是中华水文化信息资源是一种既定的事实性信息,也就是说中华水文化信息资源作为一种“历史事件”,客观地表现为一种物质实践的劳作过程,是一种真切的历史存在,如王景治河、潘季驯“束水攻沙”;二是中华水文化信息资源是一种历史文化资源,历史上曾经存在的水文化“事件”经过长期积淀而保留至今,形成了水文化实物性遗产,如都江堰水利工程遗存和黄河故道及其文化遗产资源;三是中华水文化信息资源是一种历史记录性信息,无论是物质层面的水文化信息资源构建,还是精神层面的水文化信息资源构建,都在不同历史文献中有所记载,并成为一种文献信息资源。如关于治水文化的历史记载,“上善若水”“逝者如斯”的人文思考、“水利万物而不争”的处世哲学、“滴水穿石”的奋斗精神等。

(三)人文积淀性

中华水文化信息资源是人化和社会化的结果,具有人文性和社会性特点。任何一种中华水文化信息资源的形成和发展,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都是一个不断积累和逐步凝练的过程,从而具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人文价值属性,在中华水文化信息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例如大禹治水革故鼎新,改“堵”为“疏”,其理念与方案,作为一种具有深远历史影响力的治水活动实践,并不是大禹个人一己之力形成的,而是治水群体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在不断总结历史上的治水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治水兴水升华的结果。从一定程度上说,大禹最终取得治水胜利,在于他从其父鲧用“堵”的方法治水失败中汲取经验教训,改变了其父不科学的治水方法。可以说,没有其父鲧等人的治水经验的积累,大禹治水也就不可能获得成功。再如郑国渠的修建,原本是韩国的疲秦之计,水工郑国在修建郑国渠过程中对韩秦的观望摇摆心态,并不影响郑国渠在秦统一六国历史进程中的地位,从而使郑国渠与芍陂、都江堰、漳河渠并称为我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水工郑国的修渠动机和舍生取义精神无疑为郑国渠增添独特的家国情怀文化底蕴。

(四)历史传承性

中华水文化信息资源是通过水文化的历史传承性表现出来的,可以说没有传承就没有发展,反过来说没有发展也就没有传承,二者是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两个方面。任何形式的人类水文化成果,其深厚的文化蕴涵,都是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断探索与实践,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的,也都是在传承创新中凝练升华,不断深化的。比如新时代水利精神源于五千年治水文明,有机融入“九八”抗洪精神、长江三峡精神、南水北调精神、红旗渠精神等水利行业精神,又充分吸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伟大建党精神和新时代水利事业伟大成就,从而形成“忠诚、干净、担当,科学、求实、创新”的新时代水利精神,传递五千年来治水、用水、利水、节水、惜水、护水和崇水的水文化信息,讲好中国水故事,反映历史传承和时代需要的有机结合,成为引领水利行业新风尚的精神旗帜。

(五)丰富多样性

由于人类的水事活动历史悠久、领域广泛、形式多样,中华水文化信息资源的表现形式也是丰富多样。中华民族在水资源开发利用活动中会形成不同表现形式的中华水文化信息资源,如表现于治水领域的工程文化信息资源,表现于文化艺术领域的咏水写水文化信息资源和画水摹水文化信息资源,表现于民风习俗领域的崇水祈水文化信息资源,表现于观物创造领域形成法水象水文化信息资源,表现于科学技术领域形成水科学、水工程、水技术、水工具等文化信息资源。同时,即便是在某一种水文化信息资源内部,也存在着丰富的内涵和多样的表达形式。比如源于山西陵川而流经河南辉县、林州、鹤壁到淇县,于浚县淇门村注入卫河的淇河,古文献对其进行了多方面研究,记载了大量与淇水有关的文化信息资源。淇河古称淇水,俗名山河、响河、清水河。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共收录305首诗,其中咏到淇河的竟有6首之多。汉武帝刘彻,晋代的陆云,南朝的鲍照、谢朓,唐朝的李白、长孙无忌、王维、高适,北宋的邵雍,南宋的李昴英、魏了翁等一大批在中国文学史上有显赫地位的诗人都曾咏过淇河。

三、中华水文化信息资源的核心要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其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中华水文化信息资源领域集中体现在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人水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人水和谐是在中华水文化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的核心精神及其本质内涵。因此,人水和谐也是中华水文化信息资源的核心要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离不开水,但水患又是人类的心腹大患。人类在与自然共处、共生和斗争进程中不断进步。和谐是共处平衡的表现,但达成和谐需要进行很多斗争。众所周知,影响人水和谐的因素很多,如自然环境的水情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人类利用水改造水的能力的提高、人类对水的生态完备性的认识和认同度等,都会影响到人水关系的存在状态,并影响到中华水文化信息资源的形成、构建和发展。所以,中华水文化信息资源实际上反映了人水关系的状态,在某种意义上其实就是人水关系状态的一种表征。

人水和谐作为中华水文化信息资源的精髓,有着极为丰富的思想内容,主要表现在:利人利水、良治共赢;乐水爱水、涵养情操;法水象水、融通至善;以人为本、守“中”致“和”等。具体来讲,人水和谐作为中华水文化信息资源的精髓具有因势利导、上善若水、乐水爱水、守“中”致“和”四个方面的表征。

(一)因势利导

人水和谐的最高境界是人类认识到自然是有生命价值的,人与自然山水有着同样的生命禀赋,是中华水文化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因为如此,中华水文化信息资源一直是在尊重自然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到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承载能力,做到“取之有道、用之有度”地用水、利水和节水,其中大禹治水就是最为典型的例子。大禹通过总结前人经验,秉持尊重自然和借势而为的治水理念,认识到不能与水进行斗争,而是充分尊重水的自然规律加以疏导,最终才能实现人与自然互利共赢的目的。再如,世界文化遗产四川成都都江堰工程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组成,达到了航运、防洪、灌溉、城市用水等多种目的,是一个多元水利工程。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科学性在于,它没有破坏自然,而是巧妙地利用了自然,是一个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水利工程。

(二)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体现了中华水信息资源人水和谐理念的内核。“善”是人类追求的最高价值体系之一,体现出人类实践活动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追求至善是人类实践活动的根本目标之一。《论语·述而》载:“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吕氏春秋·长攻》载:“所以善代者乃万故。”作为自然界一种物质存在的水文化资源,其本身并没有善与恶之分,只有在与人发生关系时,水文化信息资源才被赋予了善与恶的品性。如果水旱灾害频发则水文化信息资源变为害的品质。老子对“上善若水”的具体描述,更显示出水文化信息资源的包容性、方向性和引领性。“上善若水”就是以水为师,向水学习诸如虚怀若谷、随遇而安、滴水穿石、自强不息的品质,表明水是人类追求的至善品质的精神向往。通过“上善若水”能够看到水文化信息资源中蕴涵了人类至善追求的基本内容,于是水便由一种自然物质上升为一种具有至善品质的文化境界。因此,只有在人水关系所追求的人水和谐信息资源环境中,水才能成为生命之源、生存之要、生态之基的至善品质。

(三)乐水爱水

游山玩水、崇水爱水不仅体现在中华水文化信息资源物质层面,更体现在精神层面。水作为人的生命之源,自然赋予了人们的爱水情结。在人们赏水崇水、爱水护水的过程中,不仅传递出人们乐水畅神的文化情怀,更形成卷帙浩繁的中华水文化信息资源。例如在我国魏晋时期,文人之间流行对自然山水的特质进行情感化观照,以性情对山水,水成了人们获取快乐的体验对象。魏晋六朝人们在山水中畅叙幽情,体会“畅神”的快乐的情景在当时的文献中多有记载。如《世说新语·言语第二》:“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若秋冬之际,尤难为怀。”《世说新语·品藻·金谷诗序》:“有别庐在河南县界金谷涧中,去城十里,或高或下,有清泉……又有水碓、鱼池、土窟,其为娱目欢心之物备矣。”自此以后,这种乐水畅神、涵养情操的风尚在中国古代一直十分流行。

(四)守“中”致“和”

在中华水文化信息资源中,“中”具有不瘟不火、适可而止的意思。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里说:“中,和也。”直接把“中”解释为“和”,其实“中”不是水文化资源表现形式上的“和”,其表现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也表现于人与社会和谐发展,体现在水事活动守“中”,主要表现在:一是掌握好对待水的“度”,例如治水时,既不能太“过”,也不能“不及”,既不能乱作为,也不能不作为;二是处理好人水关系中的“适”,即保持人与水之间和谐、适度的关系;三是面对水时要保持一种平和、稳定、冷静的心态,防止因心态失衡而造成人水关系的紧张或不和谐。

四、结语

一部中华治水史就是一部中华水文化信息资源发展史。中华民族在长期的治水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治水经验,发展水利工程技术,并在水文测量、修筑围堤和兴修水利过程中,传承水利、冶金、纺织、陶瓷、交通运输及天文学、数学、力学、地理学和生物学的水文化资源信息。与此同时,中华水文化信息资源守望延续水利人的精神家园,形成大禹治水精神、红旗渠精神、抗洪精神、南水北调精神、三峡精神、新时代水利精神等精神文化信息资源,不仅成为水利行业的独特标识,更成为中国精神的重要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把中华水文化信息资源的内涵确定为人与水的关系状态及其文化积累,在历史上会因为人与水关系的具体情况不同而生发出各种各样的水文化信息资源,也就是说人与水的关系会表现出各种不同的文化状态。从社会发展规律看,人与水的关系发展变化是在矛盾中寻求和谐的过程,而且这种和谐是在不断的探索实践中逐步完善和不断更新的。因此,中华水文化信息资源的本质内涵主要体现在人水关系由局部和谐到整体和谐、由单层面和谐到多层面和谐、由低层次和谐到高层次和谐的历史逻辑发展理路上。

生态文明智慧 生态文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