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在连云港港30万吨级矿石码头,广重轮正在进行紧张的卸船作业。当卸船机将船上的货物卸下时,抓斗两侧不断喷洒出白色水雾,将刚刚扬起的矿尘压制。全封闭的皮带线、自带“水雾喷头”的斗轮机积极加入“战斗”,从船上到堆场,这场港口扬尘污染防治攻坚战打得有声有色。
连云港港多年来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近年来,按照中央、省市生态环境部门、交通部门指示要求,围绕港口大气污染防治中的重要环节扬尘污染,实施多项行之有效的举措,港口空气质量向好,职工与百姓获得感不断增强。
码头散货装卸、堆存、运输的各个生产环节,都有可能产生扬尘污染,大风恶劣天气条件下,扬尘污染更是防不胜防。
为了更好地抑制“生产性”扬尘,港口为其罗织了一张“立体防护网”。
在港口东方公司进口煤装卸现场,“防尘漏斗”搭档“雾炮喷雾”,扬尘瞬间失去活力。后方的堆场上,货垛穿上了紧实的“苫盖网”,汽车自提作业时,雾炮车、清扫车左右开工,让扬尘无处遁形。
“我们对装卸设备进行抑尘技术改造、在装卸过程中实施全程水雾抑尘、严格货垛苫盖与作业喷淋管理。”东方公司总经理许贺表示。
“在运输过程中,我们对货车封闭性、货物苫盖、装货高度以及车轮冲洗等也作了明确的规定,港区内主干道路及港界道路全天保证完整湿式清扫 6 次以上,白天更是实行不间断清扫!”集团卫环站站长朱延红表示。
“立体防护网”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建成的,引进防尘抑尘设备设施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连云港港作为一家负责任的国有企业,在巨大的经营压力下,仍能主动担当社会责任,在环保投入方面从不含糊。
目前,全港散货码头露天堆场已设置防风抑尘网7500米,同时建设围墙、防护林等防尘屏障,配备苫盖网4万块、喷枪约1000支,清扫车、洒水车等保洁车辆约100台,各类雾炮100余台套,车辆冲洗设施13套。此外,粉尘在线监测系统已覆盖全港10家散货作业单位,自主建设72台套粉尘在线监测设备,并搭建港口粉尘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可实时查看TSP、PM2.5、PM10等监测数据和气象数据,能够更加灵活、有针对性地采取抑尘措施。
生产性扬尘污染防治,关键在于阻隔污染源头,而做到生产与外界的物理隔绝,将会是未来港口扬尘污染防治的关键靶向。
2022年11月9日,江苏省生态环境厅、省交通运输厅针对港口散货堆场在装卸作业、堆存及运输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粉尘等问题,联合发声,希望加快推进封闭式料仓建设。
“半年来,为全面落实《江苏省港口与船舶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苏环办〔2022〕258号)文件精神,推动港口大气污染防治,结合我港实际,我们按照“一港一方案”工作要求,积极推进相关散货作业单位封闭式料仓建设。”集团总工程师胡永涛表示,港口已决定分批次在徐圩港区、墟沟作业区、庙岭作业区、灌河港区建设封闭式料仓。
“气膜仓具有封闭化、节能化、智能化特点,能够彻底解决货物露天堆存及装卸过程中产生的无组织排尘问题。”新圩港公司总监尹学成介绍说,新建成的气膜仓色调将与港区相协调,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据悉,新圩港公司将建设2个气膜仓,面积约20万平方米,投资约2.4亿元,目前已完成立项,正在公开招投标。预计2023年年底1#气膜仓主体结构完工,2024年3月完成竣工验收,2#气膜仓也将于2024年年底建成。
除了庙岭作业区建设散粮筒仓外,其他3个片区的封闭式料仓建设均会采用这种气膜仓方式。据胡永涛介绍,气膜仓并非只是对堆场进行简单的封闭遮罩,它还配置了诸如雾炮降尘系统、消防系统、照明系统、监控系统、门禁系统、智能操控系统、避雷系统以及有害气体排放检测系统,实现了精准防尘的信息化、智能化。
此外,港口工程项目施工中产生的扬尘污染,近年来也受到省、市相关政府部门高度关注。集团针对上级主管部门的生态环保要求,制定下发了一系列建设领域扬尘治理管控文件。
江苏筑港董事长陈兆坤说,公司按照集团下发的《关于集团建设领域进一步加强扬尘治理的防控要求》文件,通过对参建项目裸露地面、物料及时苫盖,强化洒水抑尘,做到“六个到位、六个百分百和两个禁止”,给港口“天空蓝”增添了底色和成色。
“港口扬尘污染防治工作任重道远,我们要提升环保主动意识,变‘要我做’为‘我要做’,以实际行动打好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提升空气质量,守护港口天空蓝。”集团总裁王国超在港口环保工作会议上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