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前沿

学术前沿

首页 >> 学术前沿 >> 正文

尹仑:《传统知识与减少气候灾害风险:概念、价值和路径》

发布日期:2022-07-31    作者:尹仑     来源:《灾害学》     点击:

传统知识与减少气候灾害风险:概念、价值和路径

尹仑1,2,3

(1. 西南林业大学 地理与生态旅游学院,云南 昆明 6502242. 中国社会科学院 生态文明智库云南中心,云南 昆明 6502243.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西南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云南 昆明 650224)

 

摘要: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人类社会逐渐意识到面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和威胁不能仅仅依靠某一种知识体系,应对极端天气事件和灾害也不能只取决于现代科学技术,还需要重视传统知识。减少气候灾害风险相关的传统知识是当地社区代代相传的对气候灾害风险认识、应对和理解的观念、经验、技术和机制,包括信息、技术、机制、习俗和文化五个部分内容。按照气候灾害风险的过程,这一传统知识可以分为灾害发生前的预测、灾害发生中的应对、灾害发生后的恢复三个类型,在减少气候灾害风险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实现传统知识在减少气候灾害风险中的主流化路径要首先从诠释到行动、再从行动到策略、最终从策略到政策,包括三个方面:传统知识和科学知识的连结;传统知识纳入减缓、适应的策略中;传统知识和气候政策的融合。

关键词:气候变化;传统知识;气候风险;减少气候灾害风险

中图分类号:P46; P44; X43; X91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 811X (2002) 03 0000 00

 

当前,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不仅世界各地的降雨和气温发生了显著变化,而且一些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频率和强度也显著增强。相关科学研究表明,地球历史上缓慢而渐进的气候变化今天正在改变,越来越多的突发性气候变化正在发生,例如在短时间内发生的强降水、严寒、酷热等极端天气事件[1]。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报告指出,水文和气象灾害正在急剧增加[2]。联合国人类住区规划署的报告也显示,与20世纪前50 a相比,与气候变化有关的极端天气事件增幅巨大[3]。这种在较短时间内频繁发生的气候变化、危害和极端天气事件,将进一步导致干旱、洪水、台风、暴雨、泥石流等严重气候灾害及其次生灾害。这些灾害严重影响了全球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和损失[4]

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极端天气事件和灾害,除了减缓策略以外,联合国和世界各国开始基于适应的策略制定了减少灾害风险政策和框架。但是,目前各国的减少灾害风险政策基本都是基于现代科学知识和技术执行的,而忽视了传统知识的价值[5]。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因为在人们的观念中,传统知识通常被低估和忽视,因为它被视为在某些方面不如现代科学知识和技术[6]。基于现代科学知识和技术的减少灾害风险政策立足于大尺度的宏观视角,自上而下先看到全局然后再将其分解为更小的部分,而在地方层面和特定的地区执行这样的减少灾害风险政策,由于往往无法与当地的特殊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结合起来,其效果并不理想[7]。总之,持续进步的现代科学知识和技术在减少灾害风险方面取得了好坏参半的结果[8-9]。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政策制定者意识到面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和威胁不能仅仅依靠某一种知识体系,应对极端天气事件和灾害也不能只取决于现代科学技术,还需要重视传统知识。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传统知识开始在灾害管理领域和与气候变化有关的问题上逐渐受到关注[10]。越来越多的学者以及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和联合国减少灾害风险办公室开始呼吁应该进一步重视传统知识,因为这一知识体系在当地社区代代相传、一直被运用于减少灾害风险和减缓灾害影响 [5, 11]

虽然减少灾害风险的知识体系被认为需要多样化,并且应该注重传统知识,但是目前这一领域尚未得到深入的研究和广泛的探索。本文基于对与减少灾害风险相关的传统知识的研究,认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运用虽然极大提高了人类社会的总体能力,但在世界各地、特别是一些生态系统脆弱的地区,气候变化进一步加剧了当地的灾害风险,现代科学技术并不能完全和有效地达到减少灾害风险的目的,而当地形成的与减少灾害风险相关的传统知识则具有重要的价值,并在减少灾害风险的进程中可以发挥潜在的作用。未来在减少灾害风险的政策制定中,需要将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知识结合起来,使得减少气候灾害风险的策略和措施更为有效。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回顾与核心概念形成

首先,本文对传统知识和灾害风险进行了全面的文献回顾。回顾的文献包括两部分:首先是国际战略、公约、协定和框架;其次是相关学术研究论文和著作,特别是来自农业科学、文化人类学、应用地理学、民族生态学和民族植物学等多个相关学科的研究。

其次,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本文分析现有的关于灾害风险、减少灾害风险和传统知识之间关系的表述与研究。核心观点是:无论是国际战略、公约、协定和框架,还是相关学术研究论文和著作,都认为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特别是在减少灾害风险领域,不能仅仅依靠科学技术一种知识体系,而需要传统知识的介入。

第三,本文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针对传统知识与减少气候灾害风险而提出了以下核心概念:气候灾害风险、减少气候灾害风险、减少气候灾害风险相关的传统知识,并通过上述核心概念进一步提出传统知识的分类,以及构建传统知识减少气候灾害风险的框架。

1.2 民族志田野调查和价值研究

山区是气候灾害风险较高的地区,本文在中国云南东喜马拉雅-横断山区、非洲肯尼亚乞力马扎罗山区、秘鲁安第斯山区对当地山地民族进行了长期和深入的民族志田野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气候灾害风险的解释和传统知识、社区为基础的减少气候灾害风险行动和策略两个方面。基于上述山地民族的田野调查,本文进而开展传统知识在减少气候灾害风险的作用和价值研究。

1.2.1 气候灾害风险的诠释和传统知识

自然危害造成的风险不仅取决于环境条件,还与人类行为、脆弱性、决策、文化密切相关[12]。人们在各自的经历、感知、价值观、信仰和其他社会因素的背景下如何看待风险,这种诠释、以及基于诠释所采取的行动,是减轻灾害风险的最有效策略[13]

首先,山地民族对气候灾害风险的诠释是基于其文化和精神的,尤其与当地传统信仰密切相关。例如很多山地民族会认为气候变化和相关灾害是当地神山或神灵情感变化的表现,这往往是由人类行为、尤其是人类对自然的行为造成的。因此,气候变化及其灾害的原因在于人类行为,这与现代科学对当前全球气候变化的解释类似。在对气候灾害风险进行文化和精神诠释的基础上,山地民族根据自己的传统知识选择应对气候灾害的方式,并采取具体行动来缓解和降低气候灾害风险。例如,山地民族会在经常发生山体滑坡和洪水的山坡上保护植被和植树,禁止砍伐森林和破坏这些山坡上的植被,通过保护环境来减少气候灾害风险。

其次,山地民族对气候灾害风险的诠释也是基于当地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的,与当地传统知识密切相关。山地民族普遍认为,气候灾害风险是由当地环境的变化引起的,其中一些是人类造成的,一些是环境本身引发的。山地民族通过世代积累的丰富的传统知识来应对这些变化,并采取行动减少气候灾害风险。例如,在强降雨之后会有暴发洪水的风险,这时山地民族会通过观察河流颜色和流速的变化、倾听水流声音的变化等,来判断是否会发生洪水、以及洪水的规模和强度,并采取相应的行动来降低即将到来的灾害风险。

1.2.2 社区为基础的减少气候灾害风险行动和策略

在减少气候灾害风险行动和策略中,传统知识的价值逐渐被发掘和重视。传统知识扎根于当地环境和社会,能够对灾害风险及其可能发生的灾难做出判断[14]。许多土著民族和地方社区已经基于传统知识建立了灾害响应机制。在一些重大灾害中,传统知识是保护生命财产最有效的方式。传统知识在气候灾害管理的三个阶段都能发挥重要作用:灾前预警和准备、灾中救援和风险规避,以及灾后恢复与响应[15]

基于传统的社区组织和互助机制,山地民族有着以社区为基础的减少气候灾害风险策略和行动首先,山地民族往往有着灾害互助、灾后救援、资源配置等传统习俗和习惯法,可以对气候灾害风险进行了长期管理和预防。例如,植树造林、修建蓄水池和灌溉系统、恢复村庄周围的植被等。其次,山地民族通过接受科学技术而实现传统知识的创新和发展,以更为有效地减少气候灾害风险。例如,山地民族对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安装温室和种植经济作物等。新技术的应用、传统耕作方式的创新和发展、生计方式的多样化提高了山地民族抵御气候灾害风险的能力。

社区为基础的策略和行动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气候灾害风险对山地民族的负面影响和危害,也是建立气候灾害的互助、预防和治理机制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在社区为基础的策略和行动中,传统知识需要与科学技术相结合而实现创新与发展,从而在减少气候灾害风险过程中更具可持续性和有效性。通过传统知识和科学技术的结合,山地民族可以有效地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进而减少气候灾害风险对传统生计方式和生活的威胁和挑战。

2 传统知识与减少气候灾害风险的核心概念

2.1气候灾害风险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of Climate Change, IPCC对与气候相关的风险作了定义,认为人类、社会经济和生物系统的暴露度和脆弱性是在演变的,气候系统的物理特性也在变化中,这两者之间的互动产生了与气候相关的风险。这一风险由气候系统、社会条件和社会经济过程三者合力驱动,并由脆弱性、暴露和危害三个因子,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构成[16]。脆弱性、暴露和危害在其可能性和程度上都存在着不确定性,因为它们都可能随着决策和社会经济的变化而发生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17]。也就是说,与气候相关的风险是是气候变化对生态脆弱性和社会脆弱性共同作用的后果,是生态环境的性与社会文化的适应性无力应对气候变化时所产生的现象[3]

本文认为,气候灾害风险是与气候相关的各种风险中脆弱性、暴露和危害最为强烈和显著的一类,气候灾害风险是指由气候变化或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极端天气事件而引起的灾害风险形式,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健康、生计、经济、财产、社会、文化以及环境和资源等诸多方面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和潜在威胁。气候灾害风险在时间上包括长期和短期,在类型上包括直接和间接。

2.2 减少气候灾害风险

根据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United Nations International Strategy for Disaster Reduction, UNISDR的定义,减少灾害风险是指减少灾害的威胁、发生或影响[18]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和后来的联合国减少灾害风险办公室(United Nations Office for Disaster Risk Reduction, UNDRR)在全球范围内先后制定了许多减少灾害风险的框架,如1994年的《横滨减少灾害风险战略》(YokohamaStrategy for Disaster Risk Reduction)、《兵库减少灾害风险框架2005-2015》(Hyogo Framework for Disaster Risk Reduction2005–2015),以及最近的《仙台减少灾害风险框架2015-2030》(Sendai Framework for Disaster Risk Reduction 2015–2030)。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现象的频繁发生,上述减少灾害风险的战略和框架越来越关注如何减少气候变化引起的灾害风险。

由于气候变化导致风险模式的转变,未来应该将与气候变化有关的问题纳入到减少灾害风险中,因此本文提出了减少气候灾害风险。本文认为减少气候灾害风险是指系统地减少由于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现象而引起的灾害的威胁和影响,是对脆弱性、暴露和危害的评估和准备,是整个减少灾害风险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减少气候灾害风险是为了管理和分析造成灾害的因素,目的是减少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现象引起的直接和间接灾害造成的损害。在程序上包括对气候灾害风险的提前预警、减缓、响应和恢复;在内容上包括防止危害,减少脆弱性和暴露,促进对环境和资源的管理,增强适应气候变化和应对极端天气现象的能力。总之,未来应该将减少灾害风险和应对气候变化结合在一起,在国家和地方层面形成减少气候灾害风险的框架和政策。

2.3 减少气候灾害风险相关的传统知识

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对与减少灾害风险相关的传统知识做出了定义:传统知识是几个世纪以来当地社区在抵御和承受自然灾害和灾难时使用的应对机制和做法。在基于高科技的预警系统或灾害响应的标准操作程序之前,世界各地的土著民族和地方社区已经用他们的传统知识应对灾害,并将这一知识代代相传[19]。《兵库减少灾害风险框架2005-2015》也提出,在提供可获取和可理解的灾害风险意识和保护信息方面,尤其是向当地公民提供这些信息时,传统知识非常重要。考虑到社会和文化因素,传统知识在减少风险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包括增强复原力和采取必要的行动[20]。此外,在《仙台减少灾害风险框架2015-2030》中进一步明确认可了传统知识的价值,指出传统知识在制定和实施减少灾害风险的机制、计划、战略和预警系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传统知识补充了灾害风险评估和发展方面的科学知识,有助于在国家和地方层面更好地了解灾害风险[21]

由于传统知识的定义众多、内容广泛,涉及生物多样性、遗传资源和惠益分享、知识产权以及气候变化等多个领域,因此需要专门对与减少气候灾害风险相关的传统知识进行梳理和研究。在气候变化领域,无论是减缓还是适应的策略,传统知识在应对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现象、包括减少气候灾害风险时都具有潜在的价值,并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22]。本文认为与减少气候灾害风险相关的传统知识是当地社区代代相传的对气候灾害风险认识、应对和理解的观念、经验、技术和机制,形式包括故事、歌曲、民间传说、谚语、文化信仰、仪式、习惯法、当地语言和生计实践等。

3 传统知识在减少气候灾害风险的作用和价值

减少气候灾害风险相关的传统知识包括信息、技术、机制、习俗和文化五个部分内容。按照气候灾害风险的过程,这一传统知识可以分为灾害发生前的预测、灾害发生中的应对、灾害发生后的恢复三个类型,在减少气候灾害风险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图1)。

1 传统知识减少气候灾害风险框架

3.1 灾害前的预测

传统知识可以预测灾害风险,在灾害发生前进行预测的传统知识包括风险预警、风险评估、应急预案、脆弱性评估、预防措施和准备等方面的内容。总的来说,这些传统知识在预测灾害风险的过程中可以分为两个部分:预警阶段和准备阶段:预警阶段的传统知识是对灾前环境的直接观察和体验,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准备阶段的传统知识则是建立在经验积累的基础上,是基于对灾前环境的直接观察和体验而做出的决策和采取的行动。

以高山峡谷地区的山地灾害为例,由于当地城镇和村庄多位于峡谷中,因此暴雨等极端天气现象引起的泥石流、滑坡和洪水的灾害风险巨大,这些次生的山地灾害也是当地发生最频繁和最具威胁性的灾害。同时,当地的山地民族对这类灾害风险的传统知识也比较丰富。通过预警阶段和准备阶段的传统知识,村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预防和降低山体灾害的风险。灾害前的预测包括三个部分:

1)风险的预警信息。这些知识主要取决于当地人的听觉和视觉。例如有的山地民族认为,在强降雨及其引发的洪水过后,山体会发出声响,这是山体灾害发生的预兆。此时,当地村民可以通过辨别山体内部的声音,并将声音分为不同的类型,从而判断是否会发生滑坡、泥石流甚至地震,以及大规模灾害将如何发生。然后,当地村民会基于对动物、特别是鸟类行为变化的观察,判断山体的哪一部分发生灾害的风险最大。

2)风险准备的决策和行动。当地村民在分析听到的和看到的预警信息后,会做出相关决定并采取相应行动。例如,如果当地村民判断会发生小型滑坡,那么生活在高风险地区的家庭将开始准备修建挡土墙,并将他们的物品和牲畜转移到更安全的地方。如果当地村民判断将发生大规模滑坡,则整个地区的家庭应开始准备搬迁,并将人员、财产和牲畜全部撤离灾害风险区。

3)集体互助机制。当村民们做出风险防范决策并采取行动时,传统集体互助机制将开始发挥作用。具体来说,村民们会采取集体行动,首先帮助高危地区的家庭搬迁和疏散,然后依次帮助低风险地区的家庭,直到所有家庭都疏散到更安全的地区。

3.2灾害中的应对和救助

传统知识可以在应对灾害发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财产和牲畜的损失等。特别是在地方层面,基于传统知识,可以制定适合当地的救灾策略、实施及时的救灾行动以进行有效的救灾。

以气候变化引起的水灾风险为例,暴雨及其引起的洪水是水灾的主要风险之一。但是,传统知识对水灾风险的理解更多的是指与气候变化有关的灾害风险,因此水灾风险不仅指通常意义上的暴雨、洪水等“水过多”的短期灾害风险,还包括“缺水”等长期干旱灾害风险。灾害中的应对与救助包括三个阶段:

1)灾害应对策略。该策略包括信息收集、损伤评估和材料准备等。例如如果发生洪水,当地村民会确定洪水的范围和强度,并快速评估洪水造成的损失,如人员、牲畜、房屋和农田等。根据上述信息,他们会准备加固河岸的材料,如石头和木材。如果发生旱灾,村民还将收集旱灾的范围和强度,评估旱灾对农业灌溉、人畜饮水的负面影响,然后根据上述信息修建储水箱和引水管道。

2)灾害应对行动。在水灾过程中,村民们会根据应对策略采取并实施相应的行动。根据灾害造成的破坏程度,应急行动可分为个体和集体两类。例如,当小规模洪水来临时,居住在河流两岸的家庭会首先采取加强河堤等个体应对行动;而当大规模和长期干旱发生时,不仅个别农民受到影响,整个村庄也受到灾害的影响,此时全村都会采取诸如修建水库和引水管道等集体应对行动。

3)救灾机制。当地村民们将根据传统的互助机制,尽最大努力为遭受洪灾的家庭提供有效和及时的援助。特别是对于可能在短期内对当地造成巨大破坏的洪水,村民会采取集体行动帮助和救援受影响的家庭,包括救援财产和牲畜、提供住宿和食物以及其他紧急援助。对于长期干旱,村民将按照水资源配置习惯法修建水库和引水管道,使远离河流、受干旱影响较大的家庭及其农田能够公平分配到饮用水和灌溉水资源。

3.3 灾害后的恢复

传统知识不仅是应用技术和机制,还具有文化属性。因此,灾后恢复中的传统知识可以在物质和精神层面发挥作用,从社会恢复、能力提高和精神恢复三个方面来促进灾害后的综合恢复。

1)社会恢复。以雪灾为例,近年来由于极端天气现象的频繁发生,雪灾已成为影响较大的灾害。对于季节性暴风雪,山地民族会基于传统知识,调整不同海拔的牧场和农田的牲畜养殖结构和作物种植品种。同时,当地村民们会主动结合科学知识,采用现代技术和设备、节约牲畜饲料、安装温室大棚等方式,实现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2)能力提高。传统知识不仅是一个静态的知识工具箱,也是一个动态的知识发展过程,每一场灾难都是传统知识积累的过程。在灾害后,应对灾害的能力和经验都将得到提高。例如在长时期的持续旱灾之后,山地民族会主动选择耐旱的农作物品种来种植,不同海拔间的村子也会主动进行种子交换,以及制定更为合理的水资源分配习惯法和机制等。

3)精神恢复。灾害在造成物质损失的同时也造成了精神伤害,更有甚者会对文化造成损害。传统知识有着重要的文化属性和精神价值,因此传统知识在灾后不仅可以促进社会的恢复,还可以实现精神上的恢复。例如,在很多山地民族的传统知识中,雪崩、暴风雪等雪灾通常有着重要的信仰和宗教的寓意,通过祈祷、祭祀和仪式等传统知识可以降低灾害造成的精神伤害,在此建立人类与自然的精神联系,从而实现个体和集体的精神恢复。

4 传统知识在减少气候灾害风险中的主流化路径

全球气候灾害的发生及其负面影响日益增加,虽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在灾害研究方面取得了进展,但学术成果尚未能够在现实世界中得到有效应用和实践,灾害造成的损失仍在增加。在当前的减少气候灾害风险策略中,尚未形成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交叉学科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而且科学技术也未能与传统知识相结合,因此无法在地方和社区层面更有效地应对灾害风险。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减少灾害风险不能仅仅依赖于单一的知识体系,也就是说不仅要发展科学技术,而且还要汲取传统知识的智慧,科学技术应该与传统知识相结合,两种知识体系可以更为有效地共同减少气候灾害风险,因此要实现传统知识在减少气候灾害风险中的主流化。实现主流化的路径首先从诠释到行动、再从行动到策略、最终从策略到政策,包括三个方面:传统知识和科学知识的连结;传统知识纳入减缓、适应的策略中;传统知识和气候政策的融合。

1传统知识与科学知识的连结。在应对气候变化时,传统知识和科学知识都面临挑战,这两种知识系统各有劣势和缺陷。例如,对传统知识而言,由于气候的多变性,以及当前气候变化的强度和频率,传统知识靠观察、主观意识和定性描述来预测天气变化已越来越不准确。但对科学知识而言,科学模型和数据分析也有其缺陷:还原法侧重于有限的变量集、从狭窄的数据集推断、一组受限的指标、关注平均值但极限值才是关键因子等。换句话说,分析是基于模型和数据的,它能提供气候变化的宏观图,却难以缩小数据规模来满足局部区域的需求。两种知识系统的有效融合可取长补短,从而给气候变化提供“现有最佳知识”作为决策和行动的基础。但是,这种融合的前提是“尊重”,即全面了解包括山地民族在内的地方社区关于气候变化影响和适应的知识,并彼此尊重。为此,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需要有独创性;需要进行跨学科合作;需要制定新的测量标准。与此同时,对传统知识的研究应进一步完善和推广。例如,传统知识与生物多样性密切相关,基于此要对传统知识进行分类,找到传统知识的指标体系,把传统知识的定性参数转化为定量研究和分析指标,从而找到传统知识的“客观性”。为了弥合传统知识与科学知识之间的鸿沟,实现两种知识体系的融合,以帮助人类有效应对气候变化,需要传统知识与科学知识的相互理解,以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共同努力。

2将传统知识纳入减缓和适应策略。为了帮助地方社区应对气候变化,已经制定了许多相应的策略。政府和民间组织都为这些地区带来项目、技术、基础设施,以帮助他们的减缓和适应进程。但是,这些策略经常是不可持续的,并最终被放弃了。这些策略失败的原因可能有很多,但最根本的原因是: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过程中,地方社区被视为软弱的、被动的、等靠要的群体,而不是有能力的、主动的、自发的群体。这些策略忽略了当地社区的可用资源(尤其是生态系统资源和社会系统资源)。这些策略主要来自于外部,依赖所谓的“先进”外部概念、技术、目标。这些策略仍然基于现代社会发展理念,没有考虑当地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经济条件。这些策略的目标没能反映出当地人的愿望和需求。换言之,这些策略没有认识到地方社区的传统知识的价值。在气候变化影响这一背景下,传统知识不但能看到一些减缓和适应策略的潜力,还能在成本效率、参与度、社区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作用。传统知识可以提高对气候变化影响的理解,还能为制定公平有效的气候变化减缓和适应策略提供思路。对地方社区而言,与由外部驱动的减缓和适应方案相比,他们更愿意采取以社区为基础的减缓和适应策略,因为这些策略使他们能够因地制宜地应用传统知识,从而使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更加有效。需要指出的是,传统知识能在以社区为基础的减缓和适应策略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不意味着排斥或取代来自外部的现代科学知识和技术。为了得到减缓和适应的“最佳实践”,内部主导和外部支持必须相互补充、相互学习。因此,要得到“最佳实践”,就必须以社区主导为基础,实现传统知识与现代科技的融合。

3将传统知识纳入减少气候灾害风险政策。尽管地方社区受气候变化影响更严重,直到最近他们仍然在减少气候灾害风险政策制定中被边缘化。长期以来,国际、国内层面的气候政策几乎不提土著民族和地方社区,他们的传统知识也几乎无人提及。而且,在涉及土著民族和地方社区的相关气候政策中,他们也被视为气候变化过程中绝望的受害者,对气候变化影响束手无策。幸运的是,近年来,在国际层面,相关气候政策对这一话题越来越重视,土著人民和传统知识已经开始融入相关的国际气候政策(例如《巴黎协定》)。《巴黎协定》正式承认传统知识在适应中的价值和作用,即“遵循现有的最佳科学,以及适当的传统知识、土著人民的知识和地方知识系统,以期将适应酌情纳入相关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政策以及行动中。”(UNFCCC 2016)。但这只是开头,尤其对于传统知识来说还远远不够。传统知识并不只是从属地位,它要与科学知识同等地位。为了在国际、国内层面将传统知识纳入减少气候灾害风险政策,应该认识到传统知识的价值、传统知识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中的作用、传统知识在面临极端气候和其它压力时能够降低脆弱性。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地方社区的韧性。在制定减少气候灾害风险政策时,应尽量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来鼓励传统知识在最大程度上参与,使得传统知识进一步得到正确平等的地位。

5 结论

随着气候灾害风险的日益增强,世界正面临着各种负面影响和随之而来的脆弱性。自然的和人为的气候灾害威胁着人类社会,气候灾害风险对当地文化、社会、经济都有负面影响,尤其是对包括山地民族在内的地方社区。与此同时,土著民族和地方社区已经形成和具备了大量应对气候灾害的传统知识。不断面对灾害风险是传统知识的属性之一。对于传统知识而言,由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总会有各种灾害风险的发生、各种变化和挑战的出现,要完全预知然后进行掌控是不可能的,气候灾害风险又进一步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在传统知识的视野中,灾害风险及其带来的危机和挑战不一定就是一种负面的影响,传统知识不定义危机和挑战是好是坏,而是面对危机和挑战的无处不在。通常,人们习惯将危机和挑战视为贬义的,它和威胁、负面影响息息相关。其实并不一定如此,危机和挑战也有积极的一面,危机和挑战也蕴含着机遇,会迫使传统知识进行创新和发展,创造出不同的、更好的处理方式和智慧,甚至也可以带来希望,创造应对气候灾害风险的空间和模式。

参考文献

  1. BHARARA L P. Indigenous Knowledge-a coping mechanism in drought prone areas and changes and consequences accelerating risks and vulnerability to desertification in western Rajasthan[C]//Seminar on control of Drought, Desertification and Famine, New Delhi, Mimeo, 1986.

  2. IPCC. Workshop on the Detection and Attribution of the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R]. Working Group II Workshop Report. GISS, New York. USA, 2003.

  3. 尹仑.气候灾害风险综合研究的理论与发展[J].灾害学,2018,33(1): 156 161.

  4. FISHER R J. If rain doesn't come: an anthropological study of drought and human ecology in Western Rajasthan[M]. University of the Sunshine Coast, Queensland, 1997.

  5. GAILLARD J C, MERCER J. From knowledge to action: Bridging gaps in disaster risk reduction[J].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2013, 37(1): 93 114.

  6. MERCER J, KELMAN I, TARANIS L, et al. Framework for integrating indigenous and scientific knowledge for disaster risk reduction[J]. Disasters, 2010, 34(1): 214-239.

  7. 尹仑.灾害风险综合研究视阈下的香格里拉市独克宗古城恢复重建[J].灾害学, 2016, 31 (2): 139 144.

  8. Global Network of Civil Society Organisations for Disaster Reduction, 2011. If We Do Not Join Hands: Views from the front line 2011[EB/OL]. (2011 11) [2022 03 23]. https://www.gndr.org/fr/news/item/1465-views-from-the-frontline-2011-summary.html.

  9. United Nations International Strategy for Disaster Reduction, 2011. Global Assessment Report on Disaster Risk Reduction 2011[EB/OL]. (2011 11) [2022 03 23]. www.preventionweb.net/english/hyogo/gar/2011/en/home/index.html.

  10. HIWASAKI L, LUNA E, SYAMSIDIK S R. Local & indigenous knowledge for community resilience: Hydro-meteorological disaster risk reduction and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in coastal and small island communities[J]. Jakarta: UNESCO, 2014, 60: 52 61.

  11. United Nations International Strategy for Disaster Reduction, 2005, Building the resilience of nations and communities to disaster: An introduction to the Hyogo Framework for Action[EB/OL]. (2005 02) [2022 03 23]. https://www.unisdr.org/files/1217_HFAbrochureEnglish.pdf.

  12. ICSU, A science plan for integrated research on disaster risk: addressing the challenge of natural and human-induced environmental hazards[EB/OL]. (2008 07) [2022 03 23]. https://www.preventionweb.net/files/globalplatform/51946a8b2fc0f2._IRDR_Science_Plan_2008_EN.pdf.

  13. EISER J R, BOSTROM A, BURTON I, et al. Risk interpretation and action: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responses to natural hazard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saster risk reduction, 2012, 1: 5 16.

  14. MCADOO B G, MOORE A, BAUMWOLL J. Indigenous knowledge and the near field population response during the 2007 Solomon Islands tsunami[J]. Natural Hazards, 2009, 48(1): 73 82.

  15. SHAW R, SHARMA A, TAKEUCHI Y. Indigenous knowledge and disaster risk reduction: From practice to policy[M]. New York, Nova Science Publishers, Inc., 2009.

  16. OPPENHEIMER M, CAMPOS M, WARREN R, et al. Emergent risks and key vulnerabilities Climate Change 2014: Impacts, Adaptation, and Vulnerability. Part A: Global and Sectoral Aspects. 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 II to the Fifth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ed CB Field et al[M]. Cambridge UK, and New York, 2014:1039 1099.

  17. FIELD C B, BARROS V R, MASTRANDREA M D, et al., Summary for policymakers[C]. In: Field CB, Barros VR, Dokken DJ, Mach KJ, Mastrandrea MD, et al (eds) Climate change 2014: impacts, adaptation, and vulnerability. Part A: Global and sectoral aspects. 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 II to the fjfth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2014.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2014: 1 32.

  18. United Nations International Strategy for Disaster Reduction, UNISDR. Terminology on Disaster Risk Reduction[EB/OL]. (2009 05) [2022 03 23]. www.unisdr.org/files/7817_UNISDRTerminologyEnglish.pdf.

  19. United Nations International Strategy for Disaster Reduction. Indigenous Knowledge for Disaster Risk Reduction: Good Practices and Lessons Learned from Experiences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EB/OL]. (2008 10) [2022 03 02]. http://www.unesco.org/new/fileadmin/MULTIMEDIA/FIELD/Tehran/IndigenousKnowledgeDRR.pdf. Accessed 2 March 2022.

  20. United Nations International Strategy for Disaster Reduction. Hyogo Framework for Action 2005–2015: Building the Resilience of Nations and Communities to Disasters. Presented at the World Conference on Disaster Reduction[EB/OL]. (2005 12) [2022 03 14]. http://www.unisdr.org/2005/wcdr/intergover/official-doc/L-docs/Hyogo-framework-for-action-english.pdf. Accessed 14 March 2020.

  21. UNISDR U. Sendai framework for disaster risk reduction 2015–2030[C]//Proceedings of the 3rd United Nations World Conference on DRR, Sendai, Japan. 2015.

  22. 尹仑.传统知识与应对气候变化:内涵、价值与途径[J].城市与环境研究,2021(2):82-98.

     

    Traditional knowledge and climate disaster risk reduction: concepts, values and routes

    YIN Lun1,2,3

    ( 1. School of Geography and Ecotourism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Kunming 650224China2. Yunnan Center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hink Tank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Kunming 650224China3. Southwest Research Center for Eco-civilizationNational Forestry and Grassland AdministrationKunming 650224China )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 climate change, human society has gradually realized that facing the challenges and threats brought by climate change can not only rely on a particular knowledge system, but also needs to take traditional knowledge into account. For example, coping with extreme weather events and disasters can not only depend on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raditional knowledge related to reducing the risk of climate disaster consists of the concept, reaction, technology and mechanism of recognizing the risk of climate disaster, which are responded to and understood by generation after generation of local communities. This traditional knowledge generally includes five part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echanism, custom and culture. According to the process of climate disaster risk, the traditional knowledge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types: prediction before disaster, response during disaster and recovery after disaster, which plays a vital role in reducing climate disaster risk. The main routes of traditional knowledge application in climate disaster risk reduction should be realized from interpretation to action, from action to strategy, and finally from strategy to policy, including three aspects: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raditional knowledge and scientific knowledge; the integration of traditional knowledge into mitigation and adaptation strategies; and the integration of traditional knowledge and climate policy.

     

    Key words: climate change; traditional knowledge; climate risk; climate disaster risk reduction

     

 

生态文明智慧 生态文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