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浪鱼 丰富了消费者的餐桌
1979年,杨君兴考入湛江水产学院,专业是淡水水产养殖。1983年大学毕业后,他考入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攻读硕士研究生,从此,就一直在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工作,与云南的鱼类打交道。
杨君兴说,之所以会选择来云南攻读硕士研究生,是因为云南是“动物王国”“植物王国”,其生物多样性特别丰富。云南国土面积仅占全国的4.5%左右,但脊椎动物的物种数量几乎占全国总数的50%左右。可以说,在我国没有第二个地方有这么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即使从全球来说,云南也是一个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地区。
就是这样一个地理和地貌复杂的地方,孕育了非常独特而多样的鱼类,脊椎动物也是如此。“云南是做生物多样性研究的一个宝地。”杨君兴说。
1987年,杨君兴成为昆明动物研究所的第一批博士研究生。
在研究过程中,杨君兴看到由于人为干扰、干旱等因素的影响,云南不少地方土著鱼的种类、数量减少。从1987年到1990年,抚仙湖特有的抗浪鱼年产量就从1500吨迅速下降到1吨左右。拯救抗浪鱼,成为摆在杨君兴团队面前的紧迫课题。
通过调查发现,抗浪鱼数量下降几乎与抚仙湖引入太湖银鱼同步。太湖银鱼和抗浪鱼幼鱼都以浮游生物为食,在争夺食物的竞争中,太湖银鱼占据了优势,挤压了抗浪鱼尤其幼鱼的生存空间。抗浪鱼在抚仙湖里已无法实现种群自我恢复,只有攻克抗浪鱼人工繁殖技术,通过增殖放流等方式才有望逐渐恢复种群数量。
经过5年的艰难实验,抗浪鱼人工繁殖终获成功。随着人工繁殖技术的不断成熟,抗浪鱼在抚仙湖中的种群数量逐渐恢复,市民可以品尝到人工养殖的抗浪鱼。
滇池金线鲃 “鲃优1号”实现推广养殖
云南四大名鱼之一的滇池金线鲃,自上世纪60年代以后,由于酷渔滥捕、围湖造田、水质污染和盲目引种,种群数量急剧下降。1986年时,在滇池湖体中消失,仅在周边少数支流的溪流和泉池中保存有少量个体。滇池金线鲃被列为国家Ⅱ级保护动物,为中国濒危特有鱼类。
从2000年起,杨君兴课题组依托国际组织和云南省相关项目、基金资助,持续对滇池流域滇池金线鲃的数量、分布、栖息地、摄食生态及繁殖生态等进行广泛研究,并从野外引种200尾亲鱼,开展种质资源保护、种群恢复、人工繁殖和可持续利用等研究工作。
2007年,杨君兴团队首次突破滇池金线鲃的人工繁殖。当时,这是继中华鲟、胭脂鱼之后,我国人工繁殖成功的第三种国家级保护鱼类。
为了恢复滇池金线鲃在野外的种群数量,昆明动物研究所于2009年首次增殖放流10万尾滇池金线鲃到松华坝。之后,又多次增殖放流到滇池等湖泊中。正是经过杨君兴团队的不懈努力,才得以让滇池金线鲃存留了下来。
滇池金线鲃突破了人工繁殖难关,并且鱼苗的数量足以满足增殖放流的需求后,他更希望这种名鱼能重新回到市民的餐桌上,让更多人能够吃到云南的名鱼。
为此,研究人员采用群体选育技术,历时13年,经连续4代,选育出生长性状优良、肌间刺弱化、抗病力强的滇池金线鲃优良品种——滇池金线鲃“鲃优1号”。
相同养殖条件下,与未经选育的滇池金线鲃相比,24月龄滇池金线鲃“鲃优1号”体长平均提高20.5%,体重平均提高37.0%,肌间刺弱化78.5%。适宜在人工可控的10~25℃淡水小水体中养殖。
2018年5月31日,对杨君兴团队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滇池金线鲃“鲃优1号”获得了农业部颁发的水产新品种证书。这是云南乃至西南地区的第一个国家审定的水产新品种,也是我国第一个基于国家级保护鱼类创制的新品种。
滇池金线鲃“鲃优1号”的审定,标志着滇池金线鲃从保护到可持续利用这一探索的成功,证明了发展以滇池金线鲃为代表的云南高原特色渔业产业的可行性。
目前,滇池金线鲃“鲃优1号”已在不少地方推广养殖,文山、曲靖这两个地方养得比较多。
2019年,杨君兴团队获批建设“云南高原鱼类育种重点实验室”。
最近,还有一个科研进展让杨君兴团队比较高兴,那就是选育的软鳍新光唇鱼新品种“黑带1号”正在申报新品种权。这是一种可食、可观赏的土著鱼,身体两侧各有一条黑色的粗线条,游动时鱼鳞泛光,黑丝犹如中国水墨画中的线条,极富美感。去年开始,软鳍新光唇鱼“黑带1号”逐渐进入福建等地的观赏鱼市场。
杨君兴算了算,云南的土著鱼有594种,他们团队累计收集和保存高原鱼类种质资源300种,其中迁地保育云南土著特有鱼类102种,突破人工繁殖技术难关的有48种。获授权相关鱼类人工繁殖、饵料及育种发明专利23项。增殖放流土著鱼类11种300余万尾,以恢复珍稀特有鱼类的野生种群。
“云南的物种资源那么丰富,真正把这些资源转化为产业来发展、满足社会需求的,可以说连1%的物种都不到。”杨君兴说。
谈到今后的目标,杨君兴说,他们团队希望能够攻克300多种土著鱼的保育技术难关,让这些土著鱼类实现从保护到可持续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