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华盛顿邮报报道,受新冠疫情影响,世界各地的野生动物保护区和生态旅游业正面临着新的威胁,对野生动物和人类的影响正在显现,预计影响深远.
由于多国采取关闭边境、限制签证等疫情防控措施,世界上大多数旅游目的地都被迫关停,包括非洲、亚洲和其他地区的国家公园、禁猎区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区,导致野生动物旅游业收入大幅下降,支持野生动物保护的项目资金被迫缩减。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估计,到2020年底,国际旅游业收入将损失数万亿美元,同比下降60%至80%,使数百万个工作岗位流失。此外,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最新报告显示,全球旅游业崩溃导致非法捕杀野生动物行为加剧,受威胁物种数量呈上升趋势。
近年来,柬埔寨北部的巨型朱鹮、白翅鸭等濒危珍稀物种的恢复使当地生态旅游业获得了飞速发展。其中,巨型朱鹮在濒临灭绝20年后,其数量已经发展到近300只,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到访,为当地农村社区和野生动物保护提供了重要的收入和资金来源,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催化剂。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协会指出,游客增加为社区基金和保护项目带来了数千万美元的收益。但是,受全球疫情影响,现在不但项目资金出现缺口,当地经济陷入困境,一些巨型朱鹮、白翅鸭、彩绘鹳和其他野生动物也惨遭猎食。
不仅仅是在柬埔寨,疫情期间生态旅游停滞对全球野生动物保护进程都有深刻影响。例如,在哥斯达黎加,一项以保护白唇野猪为目标的生态旅游项目,游客到访量几乎为零,而与此同时,砍伐森林和捕猎大型动物等现象却在加剧,白唇野猪正日益走向濒危;在纳米比亚,“猎豹保护中心”无法依靠游客带来的收入来维持运营;加蓬政府和其他非洲国家自2020年3月份起关闭了对游客开放的类人猿公园,长时间的封锁导致极度濒危类大猩猩和其他大猩猩种群的保护资金几乎消耗殆尽。
疫情暴发后,中美洲和南美洲的森林砍伐和偷猎行为日益增多,企业和居民长期形成的生产生活方式遭到严重破坏。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协会中美洲和西加勒比项目主任杰里米·拉达乔夫斯基表示:“农村社区的主要收入来源突然被切断,将对狩猎区及其野生动物保护的经费预算产生巨大的影响。资金减少会加剧自然生态系统退化,助长野生动物偷运行为,最终会增加人畜共患疾病感染和蔓延的风险。为避免未来类似疫情的暴发,支持单一依赖生态旅游发展的农村社区也正是当下我们需要探索的重要资助方向。”为此,各类组织正在采取多种举措,加大支持力度。例如,有的动物保护基金会正在向依赖生态旅游的发展中国家社区提供小额赠款;其他组织已开始动用储备金和应急资金,以保障雇员工资并为其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
专家推测,要实现有效的全球野生动物保护,政府和慈善机构的资金规模应达到疫情暴发前的两倍多。因此,替代单一依赖生态旅游的可行性保护方案越来越受欢迎,包括保护信托基金、债务-自然环境转换、生物多样性补偿、税收优惠和为生态目标筹集资金的债务工具——绿色和蓝色债券等方案。这些方案在保护自然的同时,支持了地方经济发展,例如,塞舌尔政府通过蓝色债券筹集1500万美元来保护海洋生物,使依赖旅游业的地区经济多样化。
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协会全球保护负责人表示:“希望人类能够认识到保护自然和地区经济发展之间是相互关联的,生态旅游发展对全球野生动物保护至关重要。随着疫情封锁期的解除,旅游业逐渐恢复,生态旅游也将在后疫情时代中重新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