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经济

绿色发展

首页 >> 生态经济 >> 绿色发展 >> 正文

云南省高原鱼类育种重点实验室助力高原鱼类保护与利用

发布日期:2021-06-09    作者:     来源:     点击:

云南省高原鱼类育种重点实验室助力高原鱼类保护与利用

      走进云南省高原鱼类育种重点实验室保育基地,23亩的园区内分布着大大小小60个鱼池。这里累计收集和保存高原鱼类种质资源300种,占云南土著鱼类种数的50.5%,育成多个新品种,其中滇池金线鲃“鲃优1号”是我国审定的第100个鱼类养殖新品种,也是云南省第一个国审新品种。

“云南有着丰富的淡水鱼类资源,有594种土著鱼类,占全国淡水鱼类资源的37.5%,推动鱼类资源的保护是我们的使命。”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云南省高原鱼类育种重点实验室主任杨君兴说。

  多年来,云南省高原鱼类育种重点实验室紧密结合国家种子、种业安全的重大需求,立足云贵高原丰富的水产种质资源,建立了高原鱼类活体资源库、遗传资源库,并以此为基础开展了品种创新,助力高原鱼类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实验室构建了包括分子、细胞和个体水平的高原鱼类种质遗传资源库,收集和保存高原鱼类种质资源占全国淡水鱼类种数的19.0%,进行保育研究的云南土著特有鱼类达102种,为鱼类野生群体恢复以及产业化深度挖掘利用奠定了种源基础。实验室还完成了48种土著鱼类全流程人工繁殖技术体系的研发,选育的“鲃优1号”获国家新品种审定,选育“黑带1号”新品种,繁育和产业化推广鱇�白鱼,增殖放流土著鱼类11种300余万尾以恢复珍稀特有鱼类的野生种群。

  此外,实验室基于长期对云南高原湖泊生态学研究积累,提出了“花—鱼—螺蚌—鸟”的新型生态修复模式,运用于滇池、洱海、程海和杞麓湖等高原湖泊的水生态修复,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该研究成果得到国际著名学术刊物《科学》的专门报道和肯定。

“在做好物种保护的基础上,我们致力于鱼类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我们选育的’黑带一号’新品种因具有特殊的观赏性,在省内外销售时广受追捧,一尾鱼最高可卖到2000元钱。”杨君兴介绍,目前,实验室年产土著鱼类苗种能力已达500万尾以上,如进一步加快推广和产业化步伐,可直接带动特色鱼类年产值1亿元以上。


生态文明智慧 生态文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