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化

生态教育

首页 >> 生态文化 >> 生态教育 >> 正文

滇池湿地公众教育系列活动走进斗南湿地

发布日期:2020-12-27    作者:     来源:     点击:

    滇池湖滨湿地已经成为市民周末休闲的好去处。可是你知道在湖滨湿地中有哪些动植物吗?11月22日下午,云南师范大学实验中学初二年级120位同学及家长走进斗南湿地,在云南滇池保护治理基金会、昆明市西山区在地自然体验中心的指导下,开展了一场趣味性与知识性兼具的自然观察与生物多样性研学。

     据介绍,这是今年昆明市滇池管理局指导、云南滇池保护治理基金会支持的滇池湿地公众教育系列活动之一。在当前昆明市迎接《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的浓厚氛围中,此次研学活动结合滇池湿地保护,倡导生态文明理念,普及生物多样性知识,提高更多市民对COP15的知晓率、参与度。

    活动中全体同学和家长们在斗南湿地,通过自然导师的讲解,结合绘制的“斗南湿地地图”,了解日常生活产生的污水与滇池保护治理之间的联系。学生和家长们分小组认真、仔细观察,根据“斗南湿地自然观察卡”的提示,在湿地中仔细寻找,找到观察卡上的鸟类并做好标记,完成“斗南湿地任务卡”。

    湖滨生态带是湖泊在陆地上的最后一道生态保护屏障。环湖湿地建设作为滇池保护治理综合治理体系的“六大工程”之一,已完成湖滨生态建设5.4万亩(包括湖内湿地、湖滨湿地、河口湿地、环湖生态林带等)。滇池湖滨已初步构建了一个闭合的湖滨生态带,这些区域成为很多鸟类、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和哺乳类动物的栖息地,滇池周边的生物多样性开始逐渐恢复。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湿地建设已成规模,但内部生态系统还是很脆弱,需要市民和游客规范自己的行为,共同保护滇池沿湖湿地。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而影响和带动身边更多的人共同参与滇池保护及生物多样性保护。


生态文明智慧 生态文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