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小兴安岭腹地的伊春,森林覆盖率达84.7%,是我国开发最早、也是停伐最早的重点国有林区。近年来,伊春市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紧紧围绕“生态立市、旅游强市”的发展定位,把森林生态旅游产业作为伊春高质量转型发展的主业,以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为引领,把提升旅游服务水平摆在突出位置,持续优化旅游产品供给,筑实中心城区旅游龙头地位,加快推进“旅游+”“+ 旅游”,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林都伊春·森林里的家”正在叫响。
伊春旅游资源独特,地域文化特色鲜明。这得益于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美景和源远流长的人文历史。这里森林资源丰富,是我国最大的专业化林业资源城市,有中国森林之都的美誉。这里有以奇石山地为主的地质地貌景观, 有以冰雪为主的气象景观,还有以河流湿地为主的水文景观。这里有独特的红松文化、远古时期的恐龙文化、鄂伦春民俗文化、女真时期形成的金祖文化、清末时期形成的采金文化、战争时期形成的抗联文化、军旅文化及知青文化等等。
推进森林生态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伊春一定要充分认识自身旅游资源的独特优势,坚持用发展全域旅游的理念来规划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商业等产业的发展,推动建设以旅游业为主体、多产业共生的产业结构,走旅产一体、旅城共生之路。
树立全域景区的理念。围绕“让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都可以观赏,让村庄的每一亩良田都让人端详”的目标,把城市作为一个观光旅游综合体,分区域、分类别规划设计,促进城市各项建设。
放大森林生态旅游“深呼吸、深睡眠、深度游”和“夏季凉爽、冬季冰爽”核心竞争力。推动汤旺河石林、溪水国家森林公园、新青户外运动谷、九峰山养心谷、西岭度假区、梅花山滑雪场等重点景区建设,吸引游客必到必游。
在森林观光、避暑度假、温泉滑雪等传统旅游产品的基础上,开发自驾研学、康体养生等新业态,打造特色品牌。丰富旅游观光小火车沿线业态。扶持“岭尚·欲雪”“溪水松月”“汤旺河林居”等特色民宿。打造国际标准、国内一流的五营、汤旺河汽车营地。加快“小兴安岭国家森林步道”建设,挖掘景点的潜在价值,将其打造成影视产业取景拍摄基地。
积极开发农业旅游资源。依托优质的生态环境、田园风光和地方特色民俗,开发休闲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等农旅融合产品,带动农家乐、乡村民宿、特色农庄等业态发展。
抓好绿色有机产品认证。持续增强森林食品供给能力,建设中国农林特产集散地,叫响“小兴安岭大森林”品牌。以“伊春黑木耳”“伊春蓝莓”获龙江十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为契机, 将工作重心放在建基地、强加工、促营销等方面,让蓝莓果汁、黑木耳茸饮、森林猪等产品市场占有率不断扩大。
稳步发展生态畜牧业。坚持“种养+”一体化发展,推进铁力新希望集团生猪养殖项目落地开工,推动铁力金新农、宝宇南岔繁育生猪项目投产达效,保障市场供应。加快特色养殖基地建设,力争森林猪、森林鸡、雪貂、冷水鱼养殖规模分别达到50 万头、60 万羽、22 万只和9200 亩。
4.深入挖掘工业历史,推动工业旅游示范
挖掘整理工业发展历史及相关遗产,加大对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工业遗址的保护力度,打造工业遗产旅游基地。将工业发展历史的展示教育与文化旅游、休闲观光、工业体验等有机结合起来,拉动工业旅游产业发展。积极开发工业旅游项目,打造一批观光工厂、工业博物馆、工业遗址公园、工业文化创意基地。
推动“北红玛瑙”“桃山玉” 生产企业创新设计理念,提升产品文化内涵。整合矿泉水资源, 引进行业知名企业,打造拳头品牌。提高木业产品竞争力, 支持光明集团等龙头企业精准对接市场需求,增强产品研发能力,提高生态环保家装、木制建材等产品的定制生产水平。支持美江、永达等企业提高木艺产品质量,扩大“北沉香”产品影响力。
把增强服务能力作为首要任务。抓好旅游标识系统建设,完善升级“一部手机游伊春”APP 功能,加快构建智慧服务体系。完善游客服务中心功能,建立全市旅游信息平台。加强从业人员培训培养,在旅游企业售票、购物等窗口及游客集中区域,积极开展旅游志愿服务活动。
持续开展宣传营销。紧跟时代步伐,围绕伊春景观景点、节庆活动、美食娱乐等旅游资源, 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网络平台创新宣传形式及内容。积极参与旅游展销会、推介会,大力拓展国内外旅游客源市场。
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旅游服务业,提高旅游市场化程度。推动有资质的汽车租赁公司在游客集散地设立服务点。用好“旅游诚信基金”,完善“先行赔付”机制, 净化旅游市场秩序。认真开展旅游市场整顿规范工作。
进一步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强旅游与文化体育、商贸物流、会议会展深度融合,提升旅游公共服务水平,以创建国家5A 级景区为契机,完善景区服务功能, 加快景区提档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