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化

民族智慧

首页 >> 生态文化 >> 民族智慧 >> 正文

推进绿色发展,应对全球化2.0挑战

发布日期:2021-04-30    作者:     来源:     点击:

推进绿色发展,应对全球化2.0挑战


中国搭上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全球化1.0的班车一举成为世界工厂。从1992年到2010年的短短18年内,中国由世界第十大经济体跃升为第二大经济体。顺应当时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在全球产业链重构进程中,中国精准地确定了自己的“生态位”,带来了经济的高速发展。由于全球水平分工产业链没有足够应对突发全球性事件带来风险的能力,一旦产业链上的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引发全球经济的动荡。因此,近年来世界经济区域化的趋势在不断加快。以全球产业链的水平分工的为基础的全球化1.0,正向以产业链垂直整合国际化水平分工为基础的全球化2.0升级过渡,国际分工的广度正在收缩、深度逐渐趋浅。中美贸易战可以说掀起了全球化2.0的一角,而全球公共卫生事件则彻底拉开了全球化2.0的帷幕。





世界贸易组织的统计显示,从到2002年年底到2014年1月,全球累计签署的区域贸易协定由255个上升到583个,新的区域贸易协定如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EPA(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USMCA(新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等不断涌现,使全球化1.0举步维艰,公共卫生事件则完全合上了全球化1.0的大幕。





全球化2.0的开启首先导致全球战略性行业产业链的重构、排他性区域经济合作的加强,最终在一些经济中心聚集成垂直整合的产业链集群,使产业链有强大的抗风险能力。从当前全球化转型对中国的影响看,毫无疑问将产生重大的不利影响,严重冲击现有的经济体系,原来比较完整的产业链恐难以维系,一些企业会因为接不到订单而无奈关门,就业出现困难,以往积累的经济红利逐渐消失,进而造成其他领域发展的困难。可以说全球化是一个好东西,但不能把握全球化的走势则会阻碍世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面对中国经济面临的严峻局面,我们必须放弃幻想、打破桎梏、解放思想、务实创新、放眼未来。一是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一步深化改革。要运用各种经济、法律、行政的手段,通过减免税费、发放补贴、适当放松银根等使经济逐步走回正常发展的轨道,依法发展混合经济填补产业链出现的空缺,全力打造垂直整合型的产业链集群,使产业链更为完整和开放、供应链更为稳定和安全。二是调整开放的节奏。在对外开放中,一方面坚定不移走全球化之路,打造开放型的世界经济,建立成熟的市场经济体系,向世界贸易组织的经济全球化所要达到的目标靠拢;另一方面高度重视区域经济联盟在当前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通过调整进出口产品的结构,重构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投资的方向,最终突破区域壁垒对经济全球化的阻碍。三是加大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调整产业结构绝不是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企业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经济下行期间环境管理部门不能从本位主义出发对企业设置种种限制,而是要有发展的大局观,激发企业活力,更多地提供绿色服务,帮助企业采用绿色技术。四是全面促进绿色经济的发展。地球是一个生命有机体,人类的行为已经引发了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疫情出现的周期缩短等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自然对人类发展之路的修正,2020年出现的疫情造成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停摆,反而使很多地方出现空气变好、水变清的现象,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人类对生态环境的过度透支,这就要求我们改变发展模式,在绿水青山常在的同时,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步伐,重构和升级产业链,当前在维持区域基本的生态功能的前提下,尽最大可能推进区域经济的绿色发展。五是重新定位区域和城乡的“生态位”,调整发展步伐,集中有限的资源于经济重点地区,引导各类资源的集聚,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重点产业。此外,我们倡导的绿色发展不能停止,进一步加快政治法治化、文化生态化、科技创新化、社会和谐化的步伐,同力协契、共克时艰,少说多干,以开放的心态和稳健的措施应对全球化2.0的挑战。


生态文明智慧 生态文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