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化

民族智慧

首页 >> 生态文化 >> 民族智慧 >> 正文

地方传统对水资源管理的影响—云南昆明白邑三月头龙节的考察分析

发布日期:2024-03-11    作者:罗开艳     来源:大理大学学报     点击:

[摘要]地方传统知识,是特定群体在长期与其所生存的自然环境的互动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是当地生态智慧在现实中的反映,蕴含着人与水资源之间的丰富信息,全面把握和认识地方传统文化,对水资源管理和生态建设有重要的现实价值。作为地方传统知识的白邑三月头龙节,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强化滇源人民爱水、护水的意识,规范其用水行为,维系着人与自然、水资源之间的和谐发展,推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关键词]地方传统;生态智慧;水资源管理;白邑三月头龙节

一、问题的提出

“地方性知识”是特定区域人群在与自然的交流互动中不断建构起来,共同理解、认同、利用、遵循的知识经验。地方性知识这个概念最早是人类学家克利福德·吉尔兹提出的,此后广泛运用于人类学研究中,着眼于考察地方性知识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所发挥的功能。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地方性知识对生态文明的价值逐渐受到关注。杨庭硕教授指出,地方性知识作为民间传统知识,是特定人群针对所处的自然环境建构起来的知识体系,与所在地区的生态系统互为依存,具有直接应对性和全民把握性,能被不断地使用,是当地水环境优化的屏障,保证当地水资源的需求,最有效地维护所在地区生态环境。全面发掘和利用地方性知识,人类就能扭转当前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确保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地方传统知识在当代的生态建设、水环境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有助于强化人们的水意识,加深对水与人类关系的理解,规范人们的行为,使人们自觉、主动地保护水环境,化解水危机,保护水环境,推动水资源管理工作的深化与改善,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最基本的支撑。本文拟通过云南昆明盘龙江上游的白邑三月头龙节来论述地方传统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价值,揭示地方传统对水资源管理的意义。

二、白邑三月头龙节:一种蕴含生态智慧的地方传统知识

地方性知识为特定区域所有,与该地区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社会组织、经济生活以及宗教、信仰、风俗节庆等各文化层面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罗康隆教授、杨庭硕教授指出地方性知识的特征有四:直接应对性、全民把握性、重复性、多样性。在对白邑三月头龙节进行分析时,可从这四点进行把握,并有所补充。

“白邑三月头龙节”中的“白邑”是一个地名,属昆明市盘龙区滇源街道办事处,松华坝水库上游,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为山区,东、南、西部为河谷、平坝。境内主要河流有牧羊河、冷水河。牧羊河为盘龙江主源,冷水河为盘龙江支源,两水在松华街道岔河交汇后始称盘龙江。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得当地与水紧密相连,滇源人民在长期的生存发展中与自然环境互动,产生对风调雨顺的渴望以及对水的爱护崇拜,产生与之相关的神话传说、庙宇祠堂、碑刻记载、节日庆典、水观念、水信仰等,共同构成滇源地方传统文化知识。

白邑三月头龙节作为一种节庆文化,是滇源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地方传统知识,是滇源人民长期积累的经验智慧和实践产物,有其直接应对的特定环境。滇源地处松华坝水源保护区,是昆明市重要的水源地,水系丰富,水源充足。滇源人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也历经过干旱缺水的时期,以农为本的农耕时代,生产生活皆与水紧密相关,加之对自然的认识不足,将水源与龙神联系起来,由此形成对龙神的崇拜。人们敬畏龙神,认为龙潭是龙神的居住场所,各水系是龙神的活动场所,甚至是龙神的化身,因此对龙潭、水系及其周围的生态环境、植被等进行保护,禁止污染水源和砍伐树木,推动滇池地区生态环境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为求风调雨顺,早期滇源人开始了白邑三月头龙节的最初形式——民众自发组织的祭龙活动。清光绪年间所立

《募修绍甸黑龙潭庙碑记》有如下记述:“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有功德于民则祀之,方今圣人在上,百神效灵,其有显应夙著,历有明徽者,固宜巍崇庙貌俎豆常新也。嵩之西三十里有潭曰‘黑龙’,双泉萦回,左右相绕,土人立庙祀其神,啧啧称其灵,不去。考旧志,前明值大旱,会垣祈祷既穷。黔国公沐天波与巡按祷之而雨洎乎。国朝邑中偶或雨旸,不时祷之,靡不验……今祈晴而晴,祈雨而雨,是民有大灾而神能御之,也是民有大患而神能捍之,也是有功德于民也,有此三可祀之。”民国《嵩明县志》中也载:“青龙宫自光绪丙午年开始,每岁三月头龙日凤邑村人致祭详水系,黑龙宫每岁三月头龙日,受泽八村致祭,黄龙宫每岁三月头龙日受泽各村致祭详水系”,碑记与县志记载了祭龙的由来、日期及活动范围。此祭龙习俗数百年一直延续,逐渐演变成滇源街道的固定民间传统节日——“白邑三月头龙节”。2011年政府主导举办“三月头龙节”系列文化活动,并于2017年列入昆明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是滇源地方传统的重要代表。

白邑三月头龙节是滇源人民为生存发展而构建起来的,是滇源人民的集体智慧,传承久远,有着深厚的历史和人文积淀,因此,也有一套完整的程序和仪式,大致内容如下:活猪祭龙仪式(凌晨一点)——祭龙大典(中午)—社火表演、龙狮大赛、非遗项目展示、书画展览、民间文艺表演等。其中最为隆重的祭龙大典也有其一整套完整的仪式,依次为:祭龙、请龙、为龙点睛、草龙行雨、游龙、化龙升天。滇源人民的身影伴随在活动的每一个环节,相互之间协作配合,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活动开始前的一个月,各村舞龙队员和其他民间文艺表演者开始准备道具、排练动作。祭龙大典最重要的道具—草龙也已经开始着手准备。草龙代表着龙神,是神圣的、不可玷污的,因此扎草龙的选材是龙潭边的竹子、山草。草龙有12节,代表一年12个月,月月风调雨顺;总长36米,代表一年365天,日日平安顺遂,如遇到闰年草龙有13节。长久以来,当地的人依旧传承着制作草龙的技艺,代代延续,形成当地人共有的知识经验。节日当天的活猪祭祀由当地的老人组织,部分年轻人在旁协助、学习。各游龙方队于正午在青龙宫山门集合,准备开启祭龙大典。街道德高望重的老人主持整个祭龙大典,介绍滇源水源的概况,节日的起源,宣读祭龙词,引导草龙队和舞龙队完成祭龙大典仪式。文化站的负责人组织舞龙队,在龙潭空地进行舞龙大赛。外地务工者也会提前赶回来,参加这一伴随他们成长的节日。还有不少外地游客展示自己带来的节目。正是在滇源地区每一个人的相互配合和共同努力下,白邑三月头龙节及其背后的爱水、护水、保护环境生态意义在滇源社会得到广泛认同和可持续运行,并与当地社会有机结合,在潜移默化中约束、规范滇源社会群体的行为,有效维护了滇源地区的生态环境。

白邑三月头龙节是滇源人民在应对自然环境的过程中实践得出的经验知识,在滇源人民的社会生产生活中被不断地使用,是滇源街道的周期性活动,随着生态环境的缓慢变化,其传统得到保持传承的同时,注入不少新的活力。在每一年三月第一个属龙日定期举办,从一开始的祭龙活动发展为今天的程序繁复、仪式完整的民俗节日。在面对水资源减少、生产生活用水增多、现代化便利使得人与水的关系日渐商业化的情况时,白邑三月头龙节依旧紧密地将滇源人民和水环境联系在一起,长效地发挥着维护生态、保护水源的作用。

民间传统知识的多样性,导致资源利用多样化的同时,又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和严格的使用范围。白邑三月头龙节所适用的范围是盘龙江源头的区域范围,其生态需求是祈求风调雨顺、维护自然环境、保护水资源,保证水源充足;盘龙江中下游地区也有龙王庙,其需求与滇源地区用于祈雨保水的龙王庙不同,中下游地区的生态需求是治水,防止滇池泛滥,其祭龙活动与滇源地区存在明显差异。因此,白邑三月头龙节在滇源街道辖区能发挥较大的生态维护效用,在盘龙江的中下游地区其生态价值则并不明显。当然,上游的祈雨与中下游的治水并不冲突,中下游的治水并没有打乱上游的祈雨,相互之间并存发展,共同维护盘龙江及滇池的生态安全。

除直接应对性、全民把握性、重复性、多样性外,白邑三月头龙节还具有一定的对外辐射性和教育性。因其地理位置,白邑三月头龙节的影响范围向下游和周边辐射。滇源位于盘龙江源头,属松华坝水源保护区,是昆明城上游的一个重要的蓄水水源地。白邑三月头龙节的隆重举行,引起各级政府、社会、民众的高度关注,推动了人们对水源地及松华坝水库的认识。同时水源地和中下游通过仪式整合,实现不同的社会功能和对水的管控,为滇池水资源的保护管理夯实了重要的文化基础。滇源街道的自然生态和水环境,既满足自身发展需求,又惠及盘龙江中下游,保障昆明城生产生活用水。

白邑三月头龙节的活动目的之一,就是教育人们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每年的活动标语都有这样的一句话“树立全民保水护林意识”,相关神话里水源的来之不易,都提醒告诫着人们水资源的重要性。为维护龙神神圣性延伸出的禁忌,在今天依旧被人们所遵守,并使人们自觉做到节约用水、爱护水源。祭龙大典的主持词、祭龙词、舞龙大赛的主持词年复一年地叙说白邑三月头龙节的由来,强调水源和生态的重要性,提醒人们规范自己的行为,做到保水护林。在青龙潭树立的“饮水思源碑”是每年文艺活动的固定场所之一,也是教育当代、警示后人的饮水思源教育基地。从活动目的、内容、场所等方面来看,白邑三月头龙节是一种具有教育性质的地方传统知识。

“白邑三月头龙节”作为滇源街道周期性的地方传统知识,蕴含着当地人民以顺应自然、保护水源为核心的生态智慧。在滇源全体人民的强烈认同和政府的推动下不断创新、发展,代代相传,并依靠文化的自主运行在生态维护、水资源管理方面长期有效地发挥着作用。

三、白邑三月头龙节对当地水资源管理的现实价值

滇源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水源丰富,做好滇源生态建设的根本是管理好水资源。白邑三月头龙节是滇源人民针对所处的自然生存环境建构起来的经验知识,反映出地方传统水智慧,蕴含着与现代生态理念相一致的水生态文化。在现代化快速发展的今天,作为地方传统的白邑三月头龙节依旧发挥生态功能,维系着滇源人民爱水、护水的观念,规范其用水行为,与所在地区的生态系统互为依存,有效维护所在地区生态环境,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管理。

(一)维系水观念、强化水意识

滇源人民在长期与自然、水源互动的过程中,形成对水的深刻认识与理解。滇源街道几乎每个村寨都有龙潭,人们依水而生,充分利用水的馈赠,进行农业活动,促进农业生产,从水中获取生活资料,水对滇源人民的生计有着非常直接的利害关系。滇源先民也历经干旱、颗粒无收,因此在每年的农业生产开始之前祭祀龙神,以期龙神为当地带来水源,发展生产。在当地人的认知里,水不仅是生产生活的根本保障,还具有洁净、消灾的作用,可以把秽气、不净与不幸之气加以清除。深刻理解水与人类的生存关系,滇源人民才能如此亲水、爱水、护水。用宗教的方式来加以表达,通过祭祀龙神,祈求保佑风调雨顺、福泽滇源。因生存发展的需要,在与自然的互动中,滇源人民的水观念、水意识得以形成,并通过白邑三月头龙节传达与维系。

1982年,白邑、大哨被昆明市政府列为松华坝水库水资源重点保护区后,为保护生态,涵养水源,白邑、大哨人民大举退耕还林,植树造林,绿化荒山。冷水河两岸、牧羊河两岸、冷水河支流周达段的全部水田和部分旱地用于建设永久性生态和生态苗木基地,辖区农田土地大量减少,生计方式发生改变,生产方式对水的依赖下降。

随着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自来水普及率大大提高。就昆明市而言,到2020年12月底,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就已达到95%。自来水的利用便利了滇源人民的生产生活,同时也使得其他自然形态的水的利用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地位有所下降,人们与水的接触不再像以前一样直接,水的商品属性越来越明显。

生计方式的变化和自来水的普及,导致滇源人民与水的直接互动减少,这不免会使得人与水的亲密关系下降,从而导致水观念发生变化,但在白邑三月头龙节的可持续运行下,滇源社会群体的水观念与意识仍在不断延续与加强。

今天的滇源人民依旧明白“我们喝水、用水都要靠龙潭和水库,要珍惜水、爱护水,不能浪费。也要爱护龙潭,爱护环境”。“虽然现在不种地了,但年年都要祭龙,还越来越热闹了”。“在外打工的年轻人,也会赶回来过头龙节,从小就过的节日,就形成习惯了”。在最为隆重的祭龙大典中,仪式的主持者强调龙潭水源的地位,“滇源地处盘龙江源头,古为邵甸县治,山川秀丽……邵甸九十九泉合流,蜿蜒入滇池,可通舟楫……以青龙潭为首的几大龙潭,泉水常年喷涌不息,经冷水河携珠卷玉注入松华坝,泽润春城”。舞龙、蚌壳灯、划旱船、鱼灯、大头娃娃等与水、水生物相关的表演形式越来越多,这些节目蕴含着滇源人民与水和自然的互动。反映出人与水的紧密关系,人对水的强烈情感,人水关系和谐的现实。政府和当地学校也意识到白邑三月头龙节的教育意义并加以利用。“这个活动有意思,传播民风民俗,在学校也会同学生讲龙潭的故事和传说,可以通过这个传说,教育孩子们,让他们明白水的重要性,做到节约用水,爱护水源”。

白邑三月头龙节作为滇源街道的传统民俗活动,以传统的祭祀习俗为基础,在政府的推动下不断创新和发展,是当地人们水观念和水意识延续传承的重要桥梁,延续着当地人们对水的价值观念,承载着当地人关于水的历史记忆,进而强化滇源人民的水意识。在人与水关系变化的今天,滇源人民仍能深刻认识到水对他们的重要性,秉承着亲水、敬水、爱水的观念和认识,认真思考水资源、水环境对于自己和下一代人的生存之间的关系及应该如何保护水资源、水环境,养成爱水、护水的行为和习惯,注重平衡与水环境、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二)规范人们的水行为

各民族在与水的长期互动过程中,基于对水的认知及生存发展的需要,形成了大量的与水相关的规范和传统习俗。作为地方传统水文化的表现形式,白邑三月头龙节其实是一种保护水环境、管理水资源的社会规范,规定了当地人与水之间的关系,使人们自觉、主动地保护水环境。

祭龙赋予了水源及水源林神圣性,使其成为重点保护对象,不许砍伐水源林、污染水源,“龙潭里的鱼有灵性,不能捕食,也不能污染龙潭水。周边的树更是不能乱砍”“,祭龙活动接近尾声时,鞭炮统一燃放,以免污染龙潭水、引起火灾。虽然头龙节从早到晚都在进行,人也很多,但是活动结束,大家走了以后,都不会留下垃圾。一个是大家都不会乱扔垃圾,再一个是有专门的人会收拾。祭完的祭品会收走,可以吃的大家分着就吃掉了”。此外,有专门的护林员、保洁员对水源林、龙潭等进行清理、打扫。

在许多与水相关的活动中,会有大量利用水的仪式,如泼水节等。白邑三月头龙节中则极少出现实体的水,在活猪祭祀这一项仪式中,给猪洗澡也只是用蘸了净水的柏枝在猪身上轻扫一遍。“水”更多是出现在活动的开幕词、点睛词、祭龙词以及节目表演中,如舞龙是模拟龙神行云布雨的形态,蚌壳舞是通过两位表演者相互配合完成蚌壳戏水、出水、晒太阳、被擒等一系列动作。活动的主持者们在开幕词、点睛词、祭龙词中介绍滇源水体概况,多番强调水的来之不易和重要性。从活动本身到相关的习俗规范,都突出对水资源的保护与节约。

虽然现在白邑三月头龙节的娱人性远远超过娱神性,但这些习俗已经成为滇源辖区一种固定的社会规范,并在面对自然环境的过程中,长期有效地发挥作用。在历史上滇源人民遵循着这些规范,约束自身水行为,限制对于水资源过度利用的行为,做到节约用水,爱护水源,使得水环境、生态环境得到保护,平衡人与水环境之间的关系。在当代的水资源管理和可持续利用中,这些规范依旧发挥着作用,推动滇源人民自觉、主动地保护水环境,维系人与水环境、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平衡和谐的关系。

(三)推动水源管理工作的进行

滇池是昆明人的母亲湖,但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的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人口迅速增长,滇池流域的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水体污染严重,滇池治理迫在眉睫。

为推进滇源地区水源地保护工作,政府颁发各项规章制度,对松华坝水源区进行管理保护,明确规定各级部门的职责,规范水源保护地人们的行为。各村委会也颁布严格的村规民约规范人们的行为,如白邑村委会村规民约第二条第三点就明确表明“杜绝向河道排放污水,扔垃圾、洗衣服、电鱼”。

为保护生态,涵养水源,自1982年,被列为松华坝水库水资源重点保护区后,白邑、大哨人民大举退耕还林,植树造林,绿化荒山。2011年,松华坝水库一级保护区核心区移民搬迁工作正式实施,滇源街道部分村落也在其中。在水源保护区内实施了“止耕禁养、退耕还林、禁花减菜、测土配方施肥、农改林、生态农业基地建设”六大工程。同时,要求强化山水林田系统的保护和治理,保护好森林资源,深化水源管理治理和水生态治理,严格行业准入管理。水源区经济发展受政策限制,引进企业限制较多,导致滇源地区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困难,群众增收致富压力较大。

政府治理滇池、管理水源地的措施,造成滇源地区生计方式发生重大改变,甚至部分居民离开家乡。“这里是水源保护区,政府规定,不能开工厂,怕污染,以前大瓦窑有个石厂都被政府封了。这里也没有矿产资源,就有点树木,但是不能砍伐,森林保护区政策多,管理严格。土地在退耕还林的时候基本都被征收了,政府每年还是会给一些补贴,保证生活。所以年轻一辈的都出去打工了。政府的政策大家也很配合,政策也是为了这里好,我们这里自古水都很好,龙潭破坏了也不好。这里离昆明也不远,交通也方便,平时经常会有人来走走,去青龙潭、黑龙潭这些地方逛逛,三月头龙节时候来的人更多”。“白龙潭之前有一个老龙庄,后被承包给别人开餐馆,划成水源保护区以后,不允许搞餐饮之类的产业,就不让开了。这里生态很好,如果没有水源保护采取各种限制,根据这里的基础,可以打造一个旅游景点。这里风景好、水好,住着也舒服,政府也会有一些配套政策来保证我们基本生活,年轻点的也可以出去打工……总的来说,是龙保佑白邑坝子风调雨顺,白龙、黑龙、青龙和其他小龙住在不同的地方,管着当地的水源。我们吃水、用水都靠这些龙潭,也要护好这一方水,不能在龙潭、水源这些地方搞破坏,也不会有人搞破坏。平常还会有一些人去龙宫祭拜,每年定期搞头龙节,现在越办越隆重,在外打工的人都会回来,一些知晓此地有活动的外地人都会来”。可见,政府在推进水源地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虽配套推行保障性政策,但滇源地区生计的重大变化,势必会引起政策推行的困难。此时,地方传统知识就在其间发挥不可替代的调适作用。由于根深蒂固的保护水源的传统知识,滇源人民出于对水源的保护与爱护,配合政府的水源地管理措施的推行,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水源地管理工作执行和生态维护的成本。

滇源街道随处可见诸如“保护水源,造福子孙”“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本,生态之基”“保护母亲河人人有责”“保护水源,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标语,与白邑三月头龙节的生态核心不谋而合,被滇源人民广泛接受。滇源人民也积极配合各项工作的开展,并投身于水源管理保护的实际工作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以滇源街道保洁员为例,“工作时间是6:00-21:00,全年无休,各村有各村的保洁员,基本都是主动报名的,工作的时候都不会偷懒。实际上没有多少垃圾,基本都是树叶、灰尘之类,头龙节那天也不会有多少垃圾,大家都不会乱扔垃圾,扔垃圾也不好,又是祭龙,扔了的话心里也会觉得不好。吃水、用水都要靠龙潭,不能乱来”。

作为民俗文化的三月头龙节延续着根植于滇

源人民心中的崇敬水、爱护水的传统水观念,潜移默化中规范着人们的日常行为,使滇源人民在生计发生重大变化的时候,依旧自觉主动地选择保护好一方水源,并积极配合水环境保护政策的执行,对水源保护地水资源管理工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对生态建设和水利设施建设的作用

滇源虽然地处盘龙江源头,但多数村寨,人居高地,龙潭在低处,居住在山区、半山区的村寨水源较少,有的村距水源点1000米以外,饮水是人们生活中的一大难题。为解决集镇人畜饮水困难,兴建青龙潭水库,建设中所村委会新发村、周达秧田冲村、金钟白龙潭、团结村委会、迤者大村人饮工程等。建设完备的供水系统,集镇连通供水工程主要解决白邑村等8个村委会29个村小组人畜饮水及耕地灌溉用水。大哨麦地冲连通供水工程日供水量800立方米,主管长75千米,主要解决大哨、竹园、

竹箐口、菜子地、三转弯、麦地冲6个村委会39个村小组人畜饮水及耕地灌溉用水,并做好排灌工程、综合治理工程、水资源管理等工程。另各村制定村规民约以约束村民的行为,安排相关人员护理河道,于2002年,建立“饮水思源纪念碑”,把盘江之源建成以教育当代、警示后人的饮水思源教育基地,加强传统精神文化教育及其影响。此外,围绕冷水河、牧羊河两条主干流建设生态廊道,区分管理水源保护Ⅰ、Ⅱ、Ⅲ级保护区,改善嵩阿线、白小线、麦大线、小(营)迤(者)四条公路沿线生态景观,布局生态产业项目,重点保护大石坝水库、黑龙潭、青龙潭、黄龙潭、白龙潭5个龙潭泉点的“一心两廊三区四线五圈”水源保护布局,共同搞好滇源生态建设。

滇源水利和生态建设需要辖区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如同祭龙大典需要各龙队协力合作才能顺利举办并愈发隆重。辖区各龙潭、水系的联系,就像各龙队之间的关系,相互连接,共同发展。村寨之间的联系就像各龙潭、水系之间的联系。各大龙潭分布沿着同一条河流,共同灌溉着滇源地区,因而对辖区水资源、水环境的保护也需要各村寨之间相互协调、合作。各龙队以白邑三月头龙节为联系,共同舞出龙腾盛世,各村寨以团结协作为精神指导,以水系、水利设施、水规水约为纽带,共同管理水资源、保护水环境。

在辖区共同的努力下白邑三月头龙节越办越隆重,滇源地区生态建设和水利设施建设越来越完备,地方传统知识与现代科技结合,发挥出强大的生态维护效益,推动滇源地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管理,实现对滇源地区生态环境和水环境的保护。

人与水的关系,根本上是文化关系,在长期与水的互动中,特定区域群体构建起具有地方特色、民族性格的传统知识,并在对水环境、生态环境的认识过程中积累、传播、整合,使其成为当地共同认同、不断被使用的知识体系。这些传统知识,在历史上发挥着保护自然环境和水资源的作用。今天,在水资源管理方面依旧具有现实价值,蕴含着有效管理水资源、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智慧与技能,推动水资源管理工作的深化与改革。

白邑三月头龙节承载着滇源人民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念,强化亲水、护水、爱水意识,延续保护水环境规范,限制对水环境的不良影响,对水资源管理、生态文明建设有积极的现实价值。作为当地水资源管理的文化基础之一,为实现对水资源的有效管理提供根本动力。白邑三月头龙节也是滇源人民对传统文化自信的表现,推动白邑三月头龙节的创新发展,使其依存的水资源保护文化传统得以稳定地传承、延续,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维护滇源地区生态环境的效用,推动地方传统水文化创新和水资源管理,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最基本的支撑。

生态文明智慧 生态文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