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听证会,让我真切感受到依法履职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接下来,我们一定会加大巡查监管力度,共同筑牢滇池保护防线。”
近日,昆明市官渡区人民检察院召开检察公益诉讼诉前整改效果评估公开听证会,邀请3名区政协委员担任听证员,对滇池湖滨治理成效进行检验。
2020年6月,该院在履行公益监督职能中发现,官渡区六甲街道办事处星海社区的滇池湖滨堆放有大量生活垃圾及建筑垃圾,且有搭建窝棚、开垦土地的情形。而以上情况均发生在滇池一级保护区及禁止开垦区范围,严重破坏滇池保护区内生态环境以及城市生态环境。
经过充分调查取证,该院向相关部门发出行政诉前检察建议,督促其及时采取治理措施,对垃圾、窝棚进行清理,严格执行滇池保护区日常巡查工作机制。
收到检察建议书后,相关部门迅速与六甲街道进行现场调查,研究整改方案,制定具体措施,为保护滇池流域重点水域及时整合出一套“组合拳”:对堆放垃圾、搭建窝棚进行清理拆除,对村民开垦的4000余平方米菜地进行铲除;组织相关部门20余人清理取缔地笼482个,拔除竹竿174根、网具32张、草拍1420个;组织湿地管护单位,对清理后的空地进行补植补种,杜绝再次耕种,恢复湿地功能。
听证会上,相关部门从对滇池一级保护区的清理、保护、复绿等方面如何履职作详细说明,并通过文字、图片现场展示整改前和整改后的明显变化。
听证员对检察机关督促相关部门进行滇池湖滨治理取得的成效表示肯定,并就如何持续保护滇池湖滨生态环境表达了意见和建议。
一名听证员这样说道:“通过此次听证会,让我知道了检察机关在有效维护公共利益和滇池保护上作出的努力,让我们对检察机关和行政机关的自觉履职充满信心。”
检察机关利用公开听证对诉前检察建议的效果进行监督和评估,既维护了检察机关的权威,同时提升了行政机关的履职能力,形成双赢、多赢、共赢的办案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