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云南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云南省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专题发布会介绍,五年来,省委、省政府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加强组织领导,完善顶层设计,加强政策保障,指导责任落实,统筹推动“十三五”云南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工作取得前所未有的7个方面成就,成为全省“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5个历史性突破之一。
“‘十三五’以来,我省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不断优化,产业绿色转型发展进程加快,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升,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生态文明良好风尚培育见效,云南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工作迈出了坚实步伐、迈入了新的历史阶段。”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周民欣表示。
我省以立法的形式统筹、规范、约束生态文明建设活动和管理行为,实现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一湖一条例”,基本构建起云南省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推动形成与主体功能定位相适应的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差异化协同发展格局趋于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基本形成,开发保护质量和效率全面提升。国土面积形成“三屏两带”基本格局,全省森林、草原、湿地资源总量持续“三增长”,云南生物多样性相关指标位居全国第一,水土保持、石漠化综合治理等工程成效显著,云南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平台基本建成。随着“三大保卫战”和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等8个标志性战役纵深推进,全省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逐年提升,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水环境质量持续提升,水源地保护攻坚战顺利收官,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各项工作顺利推进,九大高原湖泊水质目标任务全面完成。第三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绿色能源成为第一大支柱产业,绿色食品品质、品牌培育不断加强,迈向价值链高端,健康生活目的地逐步向国际化、高端化、特色化、智慧化方向发展,世界一流“三张牌”绿色底色更加彰显。绿色发展试点工作有序推进,通过严格落实能源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制度,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升。同时,制定出台《云南省绿色生活创建行动实施方案》,深入推进节约型机关、绿色出行等7大重点行动,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得到普遍认可。
为更精准、更务实地推进云南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工作,2016年10月,省委、省政府制定印发了《云南省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规划(2016-2020年)》,提出了经济发展、资源节约、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等4大类23项主要任务指标,明确并细化、实化了云南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重点任务。
“经过近5年的实施,日前我们对《规划》开展了终期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规划》提出的23项指标均提前、超额或同步完成。”周民欣介绍,13个约束性指标中,“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14%的目标,“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18%的目标,“森林覆盖率”指标超额完成规划目标,“空气质量”指标超出规划目标6.8个百分点,“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指标均顺利完成。10个预期性指标中,“湿地保有量”预期为规划目标的109.7%,“林地保有量”预期为规划目标的114%,“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个数”预期提前并超额完成2020年目标任务。
今年,省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形成了《云南省努力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16条重点措施》,将紧密围绕“健全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筑牢西南生态安全屏障”“深入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持续改善环境质量”“统筹推进美丽城乡建设”6个方面16条重点措施,继续努力,抓牢抓实年度工作,为完成“十四五”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工作目标打好主动仗、出好先手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