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生活

生态日常

首页 >> 生态生活 >> 生态日常 >> 正文

乡村绿色发展,如何把握生态系统差异?

发布日期:2020-09-09    作者:     来源:     点击:

      推进乡村绿色发展,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新格局,必须把握乡村生态系统的差异性, 让每个乡村呈现出生命个体的特质。

    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至少可以有两层理解,一是生命共同体的各组成部分同样重要,二是每个生命共同体都是不一样的存在。乡村振兴中山水林田湖草的统筹,也应当把握好这两个方面。

一、山水林田湖草,各要素平衡点在哪?

之所以是生命共同体,是因为每个部分都不可替代且彼此影响。在山水林田湖草这个生命共同体中,各个要素都发挥着不同的生态功能、生产功能和生活功能,不能说哪个系统更好,也不能说哪个绝对更重要。

我国人均土地面积不到世界平均数的三分之一,地区分布不平衡,土地后备资源十分有限,前期容易开发的后备资源大多已开发,部分地区人地矛盾突出。同时,城乡开发挤占优质耕地、耕地开垦占用林地草地等,凸显出不同类型土地之间的冲突,也就是我们对土地不同功能需求的冲突。

客观地说,只要有发展的诉求,这种冲突就不可能彻底消失,只能在某种程度上淡化。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重新审视不同类型土地的功能,或许可以接近某个平衡点,让山水林田湖草有机协作,功能最大,效果最优。

1. 重视耕地的多功能性

一般认为,林地草地湿地是生态用地,耕地则是生产用地。这是按照土地的主体功能来划分的。

事实上,每种类型的土地都有多种功能,耕地尤其丰富。首先是生产功能,集中表现在保障粮食安全上;其次是生态功能,与林地草地湿地一样,具有气候调节、产生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以及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的功能;再次是文化功能,农耕景观是人与自然取得某种融合的大地景观,且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具有审美、教育、文化传承等功能。

乡村绿色发展,应该挖掘耕地的多功能性,在提质保量的同时,引入生态设计、景观设计,最大化耕地生态系统的效益。

2. 耕地保护,还是退耕还林

耕地保护与退耕还林还草之间是有矛盾的,尤其在一些耕地压力较大的地区。如何协调是普遍难题。

在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指标的压力下,一些地方将大量坡耕地划入基本农田,这在陕西、山西、云贵等地区尤其突出。坡耕地往往也是低产田,且生态环境风险大。有专家认为,25 度以上的坡耕地,15 25 度的重要水源地,即便是基本农田,也应当退耕还林。

至于那些零星的耕地,生产功能或许尚可,但若变更为林地,能提升的生态功能可能非常有限。若把财政资金花在这些耕地的退耕还林,效率太低。

由于质量提升需要较长时间,所以现阶段,保证耕地总量是头等大事。这就需要从更大的空间尺度来实现占补平衡,县域自行平衡为主、省域内调剂为辅、国家适度统筹为补充,实事求是地解决土地资源匮乏地区的现实问题,平衡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需求。

第二轮退耕还林不再要求生态林和经济林的比例,导致绝大部分农民选择退耕还经济林,这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一是经济林虽然能有效减少水土流失,但化肥农药的使用同样也造成了水土污染,尤其在水源地附近。退耕还什么林,恐怕还需要细化设计,强化引导。二是农民盲目投入到经济林发展,导致同质化竞争,产品价格越来越低,收益无法保障。这就需要地方政府做好相应的产业规划,引导农民规模化、产业化经营,以确保政策的社会效益不打折扣。

3. 统筹治理,要找准命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用途管制和生态修复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如果种树的只管种树、治水的只管治水、护田的单纯护田,很容易顾此失彼,最终造成生态的系统性破坏。

从目前各地开展的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情况看,对政策的理解和落实存在较大差异。有的地区还是老思路,哪儿疼医哪儿,多集中在矿山治理和流域治理。更有甚者根据国家部委、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关注的程度排兵布阵,挑一些能够尽快产生效益的项目干,罔顾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指导思想,系统二字成了争取国家财政支持的幌子。

可喜的是,有的地区进行了大胆而有益的探索。例如福建长汀,把生态系统保护修复与产业共同体、乡村环境改善、新型生态农业发展相结合,提出山水林田湖村生命共同体的综合整治创新思路,值得研究借鉴。


二、如何把握乡村的个体差异,分类指导,精准施策?

生命个体的意义在于差异,只有把握乡村的差异性和发展走势分化特征,才能让每个乡村呈现出生命个体的特质。

1. 把握乡村的差异性,首先要注重规划

《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 2022 年)》中央政治局已经审议通过,各地区各部门将编制乡村振兴地方规划和专项规划或方案。规划的引领作用非常重要,如果不能充分理解乡村振兴的内涵,小则耽误一个地区的发展,大则影响国家战略的实施。

过去我们很多规划都走过弯路,一个本子,改改数据,全国皆宜,导致千城一面、千村一面。比起城镇,乡村的区位特征、自然禀赋、发展需求的差异性更大,乡村振兴规划要尤其重视差异性。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区域农业与乡村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义丰提出,首先要进行地域整体识别。根据国土空间位置,判断区位和地域特征、地理条件、水土条件、资源禀赋、人文底蕴、产业基础,哪些能成片发展,哪些能沿线发展,哪些能点发展,然后决定在什么样的区域,发展什么样的乡村,所谓一方水土一方产业。

差异性不仅体现在区域之间,还要体现在区域内部。张义丰提出,地域整体识别的下一步,是在地域内部再划分,例如片区治理的村庄作为一个整体,多个相连的传统村落作为一个整体,或者是沿河、沿沟域的村庄作为一个整体,抓重点布局产业;再判断每个乡村在这个盘子里是什么样的地位,综合考虑其发展需求,对症下药,布局产业链。例如一条沟域,可以以一个农产品为特色整体发展,但内部一定要在不同村庄布局不同产业,有的负责农产品种植,有的负责加工,有的可以发展特色旅游。

简而言之,乡村振兴规划,既要区域一体,还要一村一策。


2. 把握乡村的差异性,要正视发展走势分化

现阶段,我国农村形态格局正在快速演变分化,处于大调整、大变动的时期。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一些村落会集聚更多人口,一些村落将不可避免地消亡。

每个生命都有它的周期,只有正视这点,才能正确把握乡村振兴的内涵。乡村振兴不是村村一样振兴,平均主义不等于公平。

我们看到,西部很多贫困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生存条件恶劣,生态贫困已经成为区域性特征。还有些村落,在交通极其不便的深山区,而这些地区往往也是禁止开发或限制开发区,乡村发展受到的制约很多。

从国家层面说,应当综合考虑人的发展和生态安全,加大力度开展生态移民搬迁,实施生态恢复。从人的角度来说,乡村振兴的最终目的是人的发展,让农民获得平等的发展权,过上更好的生活,比留住一个景观盆般的村落要更有意义。

张义丰强调,对于哪些乡村要保留、哪些乡村要整治、哪些乡村要做大、哪些乡村要缩减、哪些乡村要搬迁,都要经过科学论证,做到分类指导、因村制宜、精准施策。

东部有些地区,乡村环境优美,交通便利,产业兴旺,吸引城市人口返乡或者作为第二住所。对于这些乡村,一定要根据资源环境容量,设置人口容量的上限。这些乡村守护着我们的绿水青山,政策滞后的代价是非常大的。


3. 把握乡村的差异性,要允许不同的发展速度

我们了解到,在一些乡村,新建基础设施短短几年里就被损坏废弃,造成财政资金的极大浪费,也有损农民对生活环境改善的信心。究其原因,是主要问题。

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要久久为功,扎实推进。然而,一些地方为了政绩,不顾实际,盲目追求速度。这种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思路是非常危险的。

我国不同地区乡村发展程度的差距非常大,如果按照统一标准要求,统一速度发展,有的乡村只需顺势而为,有的乡村就必须快马加鞭,这样的发展质量如何保证?尤其是脱贫,贫困问题往往是区域性的,牵扯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多方面因素,对标对表地要求脱贫,可能会造成假脱贫、被脱贫、数字脱贫。往小了说,是浪费贫困人口的发展机遇,往大了说,可能会影响国家战略的目标实现。

乡村振兴包括生态振兴。生态,绝不是几年搞几个工程就能振兴的。以生态修复为例,按照自然修复为主的原则,有些南方地区可能几年就能得到基本恢复,但有些北方地区,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修复周期。我们要看到这种客观差异,不以快慢论成败。

乡村生态振兴,要尽力而为,也要量力而行。


生态文明智慧 生态文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