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绿会研究室收到志愿者反映称,“丹江口这边的虾药,随便都能买到,走进街上任何一家渔具店,都有”。2月8日上午,几名志愿者在丹江口市一家农资产品店不仅发现了“憋虾灵”之类的药,甚至还找到了一种直接名“敌杀死”的杀虫剂,其主要成分为溴氰菊酯。在当地人眼里,这也是一种常见的虾药。事实上,溴氰菊酯也是有机化合物,是菊酯类杀虫剂中对虫类毒力最高的一种,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对鱼和蜜蜂都是剧毒。早在2017年10月,在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中,溴氰菊酯即已被列在3类致癌物清单中。
为了进一步调查“憋虾灵”这类药物在市场上销售的情况,绿会研究室工作人员在淘宝、京东、拼多多等各大电商平台进行了搜查,发现均能轻易找到这类药物。名字五花八门,有的叫“虾上岸”,有的叫“空手抓虾”、“虾药”、“虾公散”、“捕虾神器”等等,有的虾药甚至还特别注明了适用各种水域。
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来看,此类药物大量在水体中使用,毫无疑问也会对当地的水生态系统带来极大影响。一方面,误食了因为“憋虾灵”而死亡的虾类的其他生物,即便存活,其体内也必然会留有“憋虾灵”等药物残余,食物链顶端的人也自然是受害者;另一方面,虾类种群下降,也必然导致以虾为食物的其他水生生物种群下降,甚至灭绝,水生生物多样性将受到严重威胁。而同样不可忽视的是,水资源也必同时受到了污染。
经过绿会研究室多方面调查报道,丹江口市农业农村局、市公安局、市场监管局在2021年2月就发布了《关于对非法捕捞及制售非法渔具、渔药行为实行有奖举报的通告》,通告内容如下:
为深入推进我市汉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退捕工作有效保护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等法律规定,为进一步严厉打击非法捕捞等违法犯罪行为,特实行有奖举报制度,现将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凡在我市丹江口库区、丹江口大坝坝下汉江水域,以及其他重点水生生物保护区水域有下列行为之一,或在我市市域范围内从事制售非法渔具、药行为的,请广大群众积极提供线索。
1、使用“电毒炸”等禁用方法非法捕捞的;
2、使用地笼网、迷魂阵、抬网、小眼网、滚钩、灯叉、拦网、拖网等禁用工具非法捕捞的;
3、制造、销售、使用“憋虾灵”“虾上岸”“虾公散”“龙虾恨"等非法渔药、渔具的;
4、使用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钓饵、窝料和添加剂进行垂钓的;
5、非法猎捕、杀害、买卖汉江流域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的;
6、捞犯罪活动提供运输工具交易场所,便利设施的;
7、输购或销售非法捞渔获物的;
8、其他相关非法捕捞线索。
实行实名举报制度,举报线索经查证属实给予举报人50元至1000元奖励。借举报之名,故意诬告陷害他人或冒领资金的严肃依法处理。
欢迎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积极举报,我们将严格为举报人保密。
举报电话:

丹江口市农业农村局(渔政综合执法大队)0719-5222813
丹江口市公安局110
丹江口市市场监管局12315
特此通告
丹江口市农业农村局 丹江口市公安局 丹江口市市场监管局
2021年 2月19日
绿会研究室对丹江口市有关部门的行动表示高度赞扬,丹江口市有关部门的做法不仅守护了可持续发展的水生生态环境,同时也对违法制售、捕捞、等行为起到警示作用。为有关部门的措施点赞,同时也呼吁公众爱护环境,不做破坏环境的非法行为,共同为建设生态文明示范丹江口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