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生活

生态城镇

首页 >> 生态生活 >> 生态城镇 >> 正文

生态文明法治化与国际交流圆桌研讨会成功召开

发布日期:2020-09-10    作者:     来源:     点击:

630日,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和欧洲环保协会联合主办,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中国-东盟环境保护合作中心给予支持的生态文明法治化与国际交流圆桌研讨会在北京成功召开。美国夏威夷州最高法院大法官迈克尔威尔逊、芬兰最高行政法院大法官卡瑞库斯涅米、澳大利亚联邦新南威尔士土地和环境法院首席法官布莱恩普雷斯顿、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执行副会长李庆瑞、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朱广庆、欧洲环保协会首席执行官詹姆斯桑顿、生态环境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赵柯、宣传教育中心主任贾峰、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王灿发等国内外领导专家出席了本次研讨会。

      李庆瑞提出,运用法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议制定《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法》,对现有法律进行生态化改造或修订,推进环境立法适度法典化工作,加大生态环境执法力度,大力推进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和强化环境司法。各方应共同推动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理念走出去,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詹姆斯桑顿指出,西方环保倡导者思路总是放在负面的问题上,但其实应以积极的方式看待问题。2014年,我在中国第一次了解到生态文明的概念,回到了欧洲跟大家说,我在全球苦苦追寻了很多年的答案,终于在中国找到了,这就是生态文明。

       赵柯表示要用最严格的制度来保护生态环境,要按照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思路构建生态文明法律体系,发挥制度和法治的引导和规制作用。王灿发建议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要尽快建立,需设立环境公益诉讼基金并重点支持草根社会组织,需建立保护社会组织不被报复的机制,还应对社会组织公益诉讼能力建设给予支持。贾峰表示,宣教中心正策划编写中国生态文明的故事,让老百姓了解生态文明不是一个口号,而是实实在在地正在改变中国,而且未来还要改变中国的指导思想和根本遵循。

       迈克尔威尔逊指出,如果在50年内,全球气温升高3度,上海、里约热内卢这些城市都将不复存在,可美国却仍然反向行之。我们不缺少法律,缺少的是政府以及公民的践行力。希望中国能在这方面可以发挥领导作用,输出生态文明概念和战略。卡瑞库斯涅米表示,挽救环境需要通过公民教育提升大家的环保意识,保证保护环境的成本比污染的成本低,确保法律有效地执行。布莱恩普雷斯顿指出,生态文明是一个天才的想法,比可持续发展更进了一步,目标是追求一种人和自然的和谐。在立法或完善法律的过程中,要采取全景式的视角,遵循自然优先,预防避免对大自然产生伤害并严格实施问责制度。

      绿发会秘书长马勇、生态环境部核设施安全监管司副处长李静云、国合会秘书处副处长张慧勇、中国政法大学教授谭柏平等领导专家,以及来自中华环保基金会、中华环保联合会、EDFWRINRDC等国内国际社会组织的代表都围绕议题展开了交流与讨论,发表了有针对性、前瞻性的观点与看法,气氛热烈,与会代表们普遍反映收获很大。


生态文明智慧 生态文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