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是第52个世界地球日。在这个向“地球家园”表达敬意的日子里,中央电视台节目组走进滇池湖畔湿地——晋宁南滇池国家湿地公园,和小朋友上了一堂特色地理课,引导全社会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动员社会积极践行“节约资源、保护地球”的绿色行为。
央视为什么会选择晋宁的南滇池国家湿地公园?晋宁在滇池保护方面又做了些什么?
美丽家园
2万亩湿地成为生物多样性大讲台
绿意盎然的湿地,春花烂漫的绿地,碧波荡漾的湖面……走进晋宁南滇池国家湿地公园,仿佛走进了一个“绿野仙界”。
由于湿地生态系统保存较完整,湿地生物多样性丰富,又具有改善和净化入湖水质、生物多样性保育等特殊而重要的生态功能,在水生态安全维持和生物多样性保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南滇池国家湿地公园是滇池湖滨面积最大的湿地,总面积达1220公顷,湿地率高达91.43%,是滇池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昆明市首个集湿地保护、湿地恢复、湿地监测、湿地宣教、湿地利用为一体的高原湖泊型国家湿地公园。
据介绍,南滇池国家湿地公园于2015年12月31日完工并对外开放。由于良好的生态让这里呈现出水清景美、水鸟成群的良好景象,平日公园的沙滩上游人如织,大人小孩或湖边漫步,或堆沙玩耍,或放飞风筝,其乐融融,公园成了晋宁区的一张生态名片,也为昆明及周边市民、游客提供了体验生态休闲的亲水空间。
当然,南滇池国家湿地公园仅仅是晋宁区生态湿地建设的一个代表。据晋宁区湿地办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晋宁区共建成沿湖湿地25块近20000亩,其中:建成河口湿地7块,在河口湿地中种植各类乔木11.82万株,栽种水生植物185.77万丛,种植灌木等1.91万株;其余类型湿地18块,完成乔木种植49.35万株、水生植物种植69.96万株、香根草种植400万苗、茭白种植50亩、海菜花种植120亩。
经过多年努力,滇池治理成果逐步显现,在晋宁湿地内观测到了苍鹭、白鹭、红嘴鸥、棕头鸥等127种鸟类,南滇池国家湿地公园还曾荣获国际风景师联合会颁发的“野生动物、生物多样性、栖息地改善或营建类杰出奖”。最受关注的是,从2017年起,曾经被宣布已经绝迹、数量比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朱鹮还少的彩鹮,在每年1月左右都会来晋宁的湿地觅食、栖息。同时,晋宁的湖滨生态体系已经逐年完善,湿地植物已达226种,鱼类达21种,鱼虾成群、鸟语花香的景象随处可见,湿地成为昆明市环滇池“生态圈、文化圈、旅游圈”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云南省践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成果体现。
多重保障
每年投入数亿资金开展滇池大保护
“十三五”以来,晋宁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扎实推进滇池治理、河湖生态修复、植被种植和美丽乡村建设,着力打造国际康养旅游示范区、古滇历史文化风貌区。
晋宁区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晋宁把滇池保护治理作为“一把手”工程,作为“头等大事、头号工程”来抓,深刻认识贯彻落实滇池保护治理各项工作要求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按照“科学治滇、系统治滇、集约治滇、依法治滇”的治理思路,深入开展滇池保护治理“三年攻坚”专项行动,全面推进滇池治理工作。
统计数据显示,晋宁区已累计投入资金约40亿元,实施滇池治理项目115个,完成“退田退塘”1.78万亩(占全市39.8%),“退人”1.19万人(占全市48.5%),“退房”55.85万平方米(占全市38.4%);拆除防浪堤36.49千米,建设生态堤23.54千米;完成8条入滇河道64.63千米综合整治;建成昆阳、晋城2个安置点,面积31.35万平方米;建设完成滇池流域5个集镇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和401个涉农村庄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建成各类截污管网(管)381.84千米;完成水源地退耕2184.75亩,围网54.97千米;关停矿山58个,完成矿山修复治理面积约1.5万亩;关闭畜禽规模养殖场66家,搬迁畜禽95.68万头(只、羽)。经过多年努力,截止到2020年底,晋宁区8条入滇河道年度综合水质均达到或优于“十三五”考核目标,滇池南岸整体水环境得到持续改善,水质逐步提升。
在滇池保护工作中,晋宁区创新推出“河湖管理五点工作法”,将主要河道、4个区级以上水源地径流区域划分成24段、61个面、128个片、167个点进行精细化管理,落细落小落实主要河(库)网格化精准管理责任体系。同时,全面深化河湖长制工作,压实河(湖)长责任,持续开展“河长清河”行动、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确保各项治理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在此基础上,晋宁区还严格按照《云南省滇池保护条例》《昆明市河道管理条例》等规定,开展日常巡查、专项和联合相结合的执法行动,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对环境违法“零容忍”。同时,依托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平台,强化滇池保护治理宣传发动工作。“十三五”以来,晋宁共开展阳光艺术团巡演、公益骑行、摄影比赛、志愿宣传服务及环保宣传教育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等活动400余场(次),发放宣传资料30余万份,初步形成了滇池保护人人有责、治理成效人人监督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