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生活

美丽乡村

首页 >> 生态生活 >> 美丽乡村 >> 正文

梵净山如何与原住民和谐共处?

发布日期:2021-04-08    作者:     来源:     点击:

能够被选定为保护地的区域,大多数是生态环境保持良好,生物多样性丰富,或者说有特殊保护对象的区域。这类地区往往也是“老少边穷”地区。怎样有效开展自然保护地的社区管理,让原住民和当地社区与保护区和谐相处?这是很多自然保护区面临的现实难题。长期以来,自然保护地在解决与周边社区之间的矛盾时,主要依靠行政命令和法律法规等手段,往往会忽视当地社区生存和发展的客观需要。社区共管是近年来在实践中探索而生的一种管理模式,颇有成效。本文对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如何进行社区共管进行了深入剖析,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梵净山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78年,是贵州第一个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1986年晋升为国家级;同年10月,加入联合国“世界人与生物圈”网络;2018年7月,获准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保护的成功得益于保护区管理部门对保护与发展关系的深刻认识。多年的工作积累让他们深刻地认识到,保护区的保护和发展离不开社区参与,要做好社区参与,需要从观念上明确两点:一是不能把原住民当作自然保护的局外人和破坏者来隔离,必须把他们摆在梵净山保护的中心位置,让他们成为自然资源保护的主体,参与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相应地,保护区管理局应转变角色,成为自然保护的协调者、指导者和监督者。二是自然保护不能脱离社区发展,必须转变狭义的保护观念,把自然保护和社区发展结合起来,重点抓社区共管。


保护区的社区范围有多大?生态孤岛周边3县7镇全部纳入

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丰富,自然生态系统保存完好,区内有大面积的原始森林。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黔金丝猴,是第三纪遗留下来的中国特有动物,是我国特产的三种金丝猴中数量最少、分布区最窄、濒危度最高的一种,总量仅有800只左右,只分布于梵净山保护区内,是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旗舰物种,是世界级的“瑰宝”。

梵净山自然保护区极具特殊性和脆弱性。从自然地理的概念上来说,梵净山是喀斯特海洋中的一块浅变质岩孤岛,基于其独特的地质隆升过程,其生态演替过程具有不可替代性。现已发现的仅在此地分布的特有动植物就有30多种,是极为特殊的一块保护地。另一方面,梵净山保护区又是一块生态孤岛。其周边涉及江口县、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松桃苗族自治县等3个县7个乡镇,居住在保护区的居民有1.3万多人。虽然保护区总面积达420平方公里,但是在保护区外基本上都是城镇和农耕地,使梵净山保护区成为一个生态孤岛。

梵净山自然保护区的管理部门,深刻认识到梵净山的特殊地位,始终坚守一条信念,那就是保护,再保护。要保护好这样的保护区,没有社区和保护区内的原住民的参与,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要真正有效和持续保护,必须实现保护与发展的同步。如果不能把原住民的保护工作搞上去,保护区的发展就都是空谈。所以梵净山保护区从成立起,就把社区和原住民的保护工作作为重点。

按照“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的观点:原住民和保护区内的社区本来就是保护地的一部分,甚至也是保护地的多样性的一部分,保护地的有效管理,离不开原住民和社区的参与和共同管理。

社区究竟指的是什么?梵净山保护区确立的是大社区的概念,把梵净山周边三个县,与保护区相邻的7个乡镇和保护区内的村、村民组都纳入其中。


社区共管的形式是什么?建立共管小组和共管委员会

梵净山保护区管理部门在村、村民组,建立有保护区管理人员参加的社区共管小组;在乡镇、县,建立了社区共管委员会。

各级社区共管小组和共管委员会通过定期不定期会议,交流了解利益相关者的诉求,并通过参与式的方法讨论保护区相关法律法规的贯彻和执行,讨论社区诉求的合理性和可执行性,以及实施这些诉求时如何保障对保护区资源保护更有利。通过这些工作,使保护区的社区和原住民认识到,长期可持续的发展和保护并不是矛盾的,相反,只有保护好自然资源,保护区的社区才能获得稳定持续的发展,保护自然资源,实际上就是保护自己的利益。同时,支持保护区内村、村民小组订立保护村、村民小组范围内的资源保护方面的相关村规民约。

森林防火是保护区内的重要工作。梵净山保护区和各级共管组织均建立了森林防火领导小组和防火委员会,并在防火的关键地点建立义务消除队,由保护区管理部门提供消防设备和培训,建立专业消防队伍和义务消防队伍结合的机制。这样一来,既满足了森林防火工作的需要,也保障了保护区内偏远居民点的防火需求。保护区各级共管组织都把保护区内的森林防火作为重中之重,梵净山保护区自成立以来未出现过森林火灾,多次获得奖励。

保护区内有坟墓4000余座,每年春节、清明节、七月半等节日,当地烧纸、放鞭炮等民风习俗,也给管护人员带来很大的防火压力。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和村、村民组的社区共管小组对所属坟墓归属亲人进行一一造册,并下发到各管理站。每逢节日节庆,由局党委组织带领护林巡护队队员和共管小组成员下到每一个点上,实行“一人看一片”的办法,守护在坟墓边,并通过共管小组的工作劝说前来祭祖的村民分时间分批次进入坟墓区域文明祭祖,防止村民在保护区烧纸钱、放鞭炮。简言之,就是“管住人头,盯住坟头,控制路口”,消灭火灾隐患。


严格保护,原住民靠什么收益?扶持中草药种植、养蜂等项目

虽然建立保护区的目的主要是保护区域内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但梵净山自然保护区的管理部门也一直认识到,在保护区建立以前,原住民就已经在保护区内生产和生活了。在某种意义上,这些区域实际上是原住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和环境友好相处的结果。保护区内的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也可以认为是他们保存下来的,或者说是长期以来就与他们和谐共生的,至少他们是做出了贡献的。同时,由于保护区处于偏远地区,交通、社会服务设施较差,原住民大多是扶贫的对象。如何处理原住民和保护地的关系,梵净山一直在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首先要面对的一个问题是,原住民要不要统一迁出去?一定要尊重保护地内原住民的感情,不应该强行将他们搬迁,除非他们确实是居住在不适合生活和生产的环境中,而且他们愿意改变,那么我们要做的就是帮助和支持。我们更应该做的是,和原住民共同努力,让原住民和他们已经习惯居住的保护地和谐共存,优化和改善他们的生活环境和生产方式。这应该是一个我们向原住民学习的过程,也是原住民和保护地周边社区接受新思想和新的生活方式的过程。实际上,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相关法律法规,也并不排斥原住民在保护地内生产和生活,只是要求在划定保护地时,将其生产生活区域划出核心区,划入试验区。

那么,对于原住民和周边社区的贫困问题,该怎么办?梵净山保护区管理部门进行了调查分析,通过共管组织和社区居民组织了参与式讨论,结合保护区内居民居住分散,大多数田土光照不足等特点,提出了工作思路。这就是退耕还林,引进天麻、黄莲等中草药种植,以及养蜂等项目,并对愿意参与的居民进行培训,提供启动资金等。在发展这些项目时,管理部门始终坚持不盲目追求规模化,而是采取能人村贤带动的方式,以确保不因扩大规模而造成资源过度使用,以及产量过大而引起滞销。现在看来,项目控制得很不错,已经出现了一些大户和专业户。由于质量优良,产品已经供不应求,而且经济收益很好。比如天麻、蜂蜜已经达到200多元一斤,还需要预订。

在社区生活方面,保护区还做了大量工作来提高改善居住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如推广节柴灶,解决用电用水问题,改善厕所,资助社区内学校改造,居民点的房屋改善等。在这些项目推进时,保护区管理部门都非常注意社区参与,比如盘溪村民组的居住地改造项目。保护区管理部门负责把项目提供给村民组,而如何实施,则由村民组成员自己决定。由于改造涉及到每家的具体利益,比如房屋的位置、大小等,讨论持续了两年才统一意见,而方案确定后,只用了半年时间,原来污水横流的现象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干净卫生的新面貌,屋前是停车场,家家都可以搞旅游接待。


旅游怎么平衡环境和经济效益?旅游线路和接待服务严格分区

自然保护地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基地,而且当地社区和政府对其在当地经济的发展中也寄予厚望。第五届世界保护地大会德班宣言中明确指出:保护地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方面担当重要角色,创建和管理保护地并不是加剧贫困,给人类带来更多的磨难。只要管理得当,所有类型的保护地在降低贫困,提高人类福祉等方面都能起到重要作用。

梵净山的发展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理念。现在的梵净山不仅是生物的天堂,也是重要的佛教圣地和风景优美的生态旅游地5A级景区。从明朝开始,梵净山就成为佛教中心和朝圣地。现在,攀登7000级台阶,或者乘缆车,游客可以抵达梵净山的金顶。山顶云雾缭绕,景色绮丽。

保护地发展旅游在给当地社区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存在很大的风险。梵净山在旅游发展的过程中,有三个体会。

一是以生态旅游的观念来指导规划。首先,旅游范围只能在试验区内,面积不能太大。梵净山保护区设计的旅游小区,占保护区面积的比例小于5%。其次,旅游小区白天开放,晚上封闭。旅游小区内只设计浏览线路和交通设施,不设计食宿玩乐等设施。固体垃圾每天清理运出保护区,污水通过管道排出保护区。第三,根据环境容量设置游客上限,日容量不超过1万人。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规划和旅游小区设计通过保护区总规控制,并单独报批,简单说来就是“依法依规走程序”。

二是引进职业经理人和专业团队。由专业人士实施具体的旅游经营活动,明确雇佣的从业人员主要为当地人,保护区管理部门和当地社区依法对旅游活动进行监督管理。

三是把旅游活动中的服务功能都放在保护区外。把食宿玩乐等设施安排在保护区外,既可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又帮助周边社区获得旅游接待收入。目前,保护区旅游区周边的村、村民组的收入大幅度提升,年收入达到50万~100万的家庭不在少数。

对社区共管的重视和不断探索,让梵净山保护区的保护与发展找到了平衡之路。梵净山不仅给野生动物保留下了活动空间,更给社区和原住民的经济发展带来了重大利益。这也使得保护的概念深入周边社区,社区不但主动参与保护,而且监督保护机构对保护区的管理,使得社区和保护区之间的矛盾在减少,共同保护的理念在增加。


生态文明智慧 生态文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