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着眼于生态人类学的审美研究,以哈尼梯田为例,在回顾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生态人类学核心概念“文化适应”的各个侧面,深入解析哈尼梯田生态系统各组成要素的文化生态之美:梯田社会适应之美、梯田人类生态系统结构之美、梯田形态之美、梯田景观之美、梯田劳作之美、梯田灌溉之美、梯田物产之美、梯田节日之美、梯田感恩之美、梯田歌舞之美、梯田史诗歌谣之美。努力开展生态人类学的美学和审美研究,不仅是生态人类学学科建设和理论创新的需要,而且对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均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生态人类学;哈尼梯田;梯田审美;文化适应
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评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哈尼梯田,蕴含着云南红河地区各族人民的生存智慧和生态审美,是向世界展现大美中国的重要窗口。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哈尼梯田中高山流水、次第花开的自然风貌与日常生产、岁时节庆等人文风情相辅相成,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卷。在这样的环境中,各族儿女“望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在保护绿色家园、赓续文化基因的自觉行动中,其家国意识自然流露。
一、问题的提出
探寻哈尼梯田审美的源头,可以追溯古代学者对梯田景观的描述。宋代范成大在《骖鸾录》中这样记述梯田:“出庙三十里,至仰山。缘山腹乔松之蹬,甚危。岭阪之上,皆禾田层层,而上至顶,名梯田。”元代王祯所撰《农书》“农器图谱集之一·田制门”中这样描写梯田:“梯田谓梯山为田也。夫山多地少之处,除磊石及峭壁例同不毛,其余所在土山,下自横麓,上至危巅,一体之间,裁作重磴,即可种艺。如土石相半,则必叠石相次,包土成田。又有山势峻极,不可展足,播殖之际,人则伛偻蚁沿而上,耨土而种,蹑坎而耘。”《嘉庆临安府志》“杂记”中这样写梯田:“依山麓平旷处,开作田园,层层相间,远望如画。至山势峻极,蹑坎而登,有石梯磴,名曰梯田。水源高者,通以略彴
(意为涧槽,笔者注),数里不绝。”对当代哈尼梯田景观的描述,如毛佑全、李期博于1989年所著《哈尼族》一书写道:“在起伏连绵的哀牢群山中,无数座高达数十级乃至数百级的‘田山’巍然屹立,蔚为壮观。鳞次栉比的梯田,顺着山势的蜿蜒,层层叠叠,犹如数不完的道道天梯,从远远的山脚箐底直挂山巅云天。当冬末春初,梯田里灌满水的时候,梯田显得奇巧而壮丽”。上述几段描写哈尼梯田的文字虽然并非专业审美范畴,然而均具有审美的画面感,可视为早期梯田审美表现。
美学意义上的哈尼梯田审美见于20世纪90年代,主要有民族文化审美、地理景观审美和艺术审美三类。民族文化审美研究以王清华等为代表。王清华的梯田审美研究源自民族学的调查,在其所著《梯田文化论——哈尼族生态农业》一书中有关于梯田审美最早的论述。王清华认为,一个民族的审美观是在其自然环境、经济生活中形成并为一定的社会生活所决定的,“梯田是哈尼族审美情趣和艺术创作的载体”,“在哈尼族的心灵深处,梯田不仅是物质财富的源泉,而且是精神财富的摇篮。它是一切美的集中体现、一切美的象征、一切审美情趣的坐标”,他将梯田之美概括为健康美、群体美、自然美以及装饰、诗歌、舞蹈艺术之美。角媛梅从地理景观角度进行梯田审美研究,在《哈尼梯田自然与文化景观生态研究》一书中,她通过对田野数据的采集、计算和分析,提出“梯田景观美学”概念,指出哈尼梯田景观是具有生产性、古老性、独特性、和谐性(可持续性)和极高美学价值等特征的胜景,认为哈尼“梯田景观美学”具有两大特征:一是规模美,二是格局美。从分形角度看,哈尼梯田的分形美表现于单调和复杂、自相似与非自相似性、秩序性与不规则性以及多样性之美。艺术审美多出自媒体和艺术界,表现于影视、绘画、文学、歌舞等创作方面。从已有研究看,学界鲜有从生态人类学核心概念“文化适应”切入展开研究,基于此,本文旨在解析哈尼梯田的文化适应之美,以期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二、哈尼梯田的审美体现和文化内涵
生态人类学是研究文化适应的学科。文化适应和文化本身一样,是一个结构复杂的系统,包括物质生产、社会组织、社会制度、伦理道德、文学艺术、思想信仰等适应侧面。生态人类学审美应是以人类对自然的文化适应为对象的审美研究。根据文化适应多层面的考察,哈尼梯田的文化适应之美可归纳为下述十一点。
(一)梯田社会适应之美
云南红河哀牢山的梯田农业是一个多民族文化适应的复合人类生态系统。这个系统由高山苗族、瑶族的旱作梯田子系统,中山哈尼族的灌溉梯田子系统,中低山彝族、汉族的灌溉梯田系统,低地河谷傣族、壮族的灌溉水田组成。不同民族生存于不同的“生态位”,千百年来相互适应,密切交往,互相学习,互相帮助,资源共享,共荣共生,共同创造了哀牢山各民族社会适应、人类和谐的大美图景。
(二)梯田生态系统结构之美
哈尼梯田人类生态系统是哈尼族适应哀牢山地势和气候的杰作。哈尼族谚语说:“一座山梁养一村人”,“人的命根子是梯田,梯田的命根子是水,水的命根子是森林”。据此形成以梯田为根基的人类生态系统的森林、村寨、梯田、河谷垂直分布结构,哈尼族将此结构生动地表述为“要吃肉上高山(狩猎),要种田在山下,要生娃娃在山腰”。森林、村寨、梯田、河谷系统结构体现了哈尼族在长期适应山高谷深、气候垂直变异的生境的过程中,与自然达成的高度“默契”。该系统既能最大限度地利用气候、土地、森林、水源等自然资源,又能有效维系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态系统的和谐与平衡,充分体现了哈尼梯田生态系统顺应和利用自然、与自然高度融合的结构之美。
(三)梯田形态之美
梯田形态之美是哈尼族梯田开垦技术适应性的表现。梯田分布尤其是梯田形态分类的研究,可以深切感受到人地互动、互促、互塑、共生、共荣之美。一方面,红河哀牢山脉倔强、本能地彰显着自身的冷峻、严酷、富饶与博爱;另一方面,哈尼族为了生存、繁衍、发展,在充分表达对大山、大自然敬畏虔诚的基础上,极尽梯田开垦利用之能事。他们因地制宜,坚韧不拔,在变化无穷、恣肆纵横的山梁、山包、山谷、山坳之中开垦出姿态万千、气势磅礴的梯田群落。其形态之多之奇令人惊叹:小者如簸箕,大者如球场;窄者十余厘米,宽者十余米;平缓者坡度不足十度,陡峭者坡度七十余度;田埂舒展者弯曲如弓,峻急者扭曲如绞索;规模小者一山一岭,规模大者满山遍野;层数少者数十层,层数多者数千层。人类技术适应之美在梯田形态的多样性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四)梯田景观之美
梯田景观是哈尼族生计适应方式和自然回馈及塑造功能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视角呈现。梯田不同于平原田畴,平原田畴一马平川,景象单一,梯田垦殖于山地,地貌崎岖,景象复杂。哀牢山山高坡陡,山地气象复杂,云雾升腾缭绕,瞬息万变,梯田满山遍野,时隐时现,如梦如幻;梯田常年灌溉,天晴时波光粼粼,下雨时则如大海波涛,动人心魄。梯田美景不仅于此,更有鲜活灵动的农耕景象:农夫开渠引水、架牛耕田,妇女播种插秧、采集种菜,儿童白日摸虾、夜捕鳝鱼;收获时节,割谷、运谷、晒谷、打谷、碾米,田野村寨一片金黄,丰收喜庆,欢声笑语,山歌悠扬,情满山乡。约翰·布林克霍夫·杰克逊说:“景观之美源于人类文明……我们看到的乡土景观的形象是普通人的形象:艰苦、渴望、互让、互爱。只有体现这些品质的景观,才是真正的美的景观。”
(五)梯田劳作之美
梯田生产劳作是梯田生态系统能量交换、物质循环的主要形式。一年之中,随着季节、时令的转换,梯田之中有耕田、耙田、筑埂、撒秧、栽秧、施肥、灌溉、排灌、收割、堆粮、脱粒、运粮、晒粮、脱壳、粮食加工等一系列生产劳作工序。与其他农业形态相比,梯田生产劳作更为艰辛。山地梯田坡度缓者十余度,一般二三十度,陡者六七十度;梯田面积多狭窄,面积小的仅两三平方米。坡陡田窄埂高,耕作、种植、施肥、灌溉、运输、管理之艰难远非平原水田可比。外来人观赏梯田,通常看到的只是梯田景观、劳作、节日、歌舞、饮食之美,而少有深入感知哈尼族农耕生活的机会。山地地形复杂,山高谷深,交通艰难,垦田、种植、运输等劳力投入之巨,超乎常人想象。哈尼族等“梯田民”世世代代扎根深山,默默耕耘,坚韧不拔、百折不挠,靠着简陋的锄头和犁耙,创造出世所罕见的农耕文化奇迹,谱写了一曲天地人互动和谐的赞歌。
(六)梯田灌溉之美
哈尼梯田灌溉最能体现哈尼族认知自然、顺势而为的高度智慧。遵从哈尼族的谚语,“人的命根子是梯田,梯田的命根子是水,水的命根子是森林”,哈尼族通常把村寨上方高地规划为村寨神林,神林因其神圣性和相应的管理法规而受到有效保护。高山森林具有收纳雨水、涵养水源的显著功能,犹如绿色天然水库。哈尼梯田灌溉依赖源自高山森林顺势而下的无数溪流,并以刻木分水方法分配管理各户灌溉水量,哈尼族称其为“自流灌溉”。“自流灌溉”兼具施肥功能。哈尼梯田施肥以牛粪、猪粪为主,农户在村寨附近挖掘粪池,将畜粪和绿肥堆积于内,使之充分发酵沤熟。灌溉时节,引溪水入塘,水肥充分混合后沿水沟排放入田,这叫作“流水冲肥灌溉法”。大凡去过哈尼梯田的人都会注意到一个别致的景象,远远望去,梯田如镜,波光粼粼,无数小瀑布挂满梯田田埂,那就是尽显灌溉和湿地之美的高山梯田流水图。
(七)梯田物产之美
产出的多样性是哈尼梯田生态系统的一大显著特征。哈尼族的梯田种植,一方面需根据梯田分布的海拔高度、气候条件、坡度缓急、坡向变化、土壤和植被类型等自然条件,选择、驯化、配置、轮作不同的水稻品种和其他栽培作物;另一方面,要在不同类型的梯田中尽可能耕种、养殖多样性的生物,以增加产出。梯田传统的稻鱼鸭复合养殖系统以种植水稻为主,同时在水田中饲养鱼鸭。鱼鸭游动有利于疏松田泥和抑制杂草生长;鱼鸭粪可肥田;鱼鸭以稻花、虫卵和病菌孢子以及害虫为食,可大大减少水稻病虫害。梯田除了人工种养殖的稻鱼鸭,还有自然生长的螺蛳、泥鳅、黄鳝、虾巴虫、蚂蚱,以及车前草、蕨菜、鱼腥草、水芹、薄荷等数十种水生动植物。梯田物产的多样性既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又能保持作物纯净安全的品质,体现着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知和适应之美。
(八)梯田节日之美
节日起源于岁时节气,岁时节气是人类适应自然天象循环的知识体系。哈尼族的节日与梯田农事环环相扣,每个节日都有特定的文化意蕴。节日有农历十月辞旧迎新的“扎勒特”(汉语称为“十月年”)、农历三月的“开秧门”(也称“黄饭节”)、农历六月栽秧结束祈求丰收的“矻扎扎”节、农历七月的尝新节,以及祭母节、老人节、龙巴门节、竹笋节等20余个,其中以“十月年”和“六月节”最为隆重。祭祀神灵、祖先,祈求人畜安康、五谷丰收是所有节日的重要内容;舒缓劳作艰辛、协调生产秩序、密切族群情感、享受生活文化、传承文化习俗等是节日的主要功能。节日的集会、团圆、互访、盛装、宴会、美食、磨秋、歌舞、恋爱等充满了美的情感、美的享受。
(九)梯田感恩之美
感恩是人类文化适应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体现。哈尼族在年中举行的一系列祭祀礼仪具有浓郁的感恩意味,在节日或日常生活中举行的供奉寨神、水神、土神、树神、家神、祖先、谷物保护神、谷魂、粮仓等祭祀,感恩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例如,绿春县车里村的“昂玛吐”(寨神)祭祀,在长达七天的时间中,要分别祭祀泉井神欧松阿远松烂、地神咪松、寨神昂玛、选寨始祖爱远阿三、建寨始祖普翁爱远阿就、居于山中各地的大鬼神(山神)以及财神普龙阿玛等,祭祀最重要的环节是祭师咪谷的祷告,每一次长篇祷告都是虔诚感恩的倾诉,充满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诗意美感。哈尼族的感恩对象除了各种神灵之外,还有梯田、生产工具、水牛、狗、布谷鸟、燕子、竹子、松树、棕榈树、锥栗树等,不同的对象有不同形式的感恩仪式。哈尼族日常生活中无时不在的感恩意识和行为,充分体现了善良纯真的人性之美。
(十)梯田歌舞之美
歌舞属于精神层面的文化适应。哈尼族民间歌舞丰富多彩,祭祀活动、节日庆典、婚嫁喜庆、重要农事活动都是哈尼族歌舞的展示平台。据统计,哈尼族舞蹈多达49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舞蹈有“打莫撮”“铓鼓舞”“棕扇舞”。哈尼族通过舞蹈表达对神灵、祖先和图腾的崇敬,祈愿村寨平安、五谷丰登。歌舞是祭祀仪式的重要内容,每一次隆重的祭祀都是一次歌舞的庆典。三月祭山、六月祭水、七月祭天地和祭龙、祭谷娘、开秧门等祭祀活动,皆有盛大的歌舞狂欢。传统节日“扎勒特”、新米节、祭母节、老人节、龙巴门节、竹笋节、播种节等节庆以及红白喜事,是哈尼族尽情展示服饰美、酒宴美、歌舞美的大舞台。在哈尼族的社会生活中,歌舞无处不在,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歌舞表达了哈尼族对人生、家园之美的深切感悟和追求。
(十一)梯田史诗歌谣之美
史诗、歌谣亦是精神层面的文化适应。在哈尼族口头传承的大量神话、史诗、故事、歌谣、传说等当中,梯田农业相关内容占有重要地位。其中,有反映宇宙万物产生的篇章,如《天地神的诞生》
《造天造地》《兄妹传人种》等,但更多的是梯田耕作方面的传说,如《哈尼两兄弟开神田》《庄家神扎那阿玛教哈尼人种陆稻》《哈赫吾星教哈尼开田种稻子》《先祖塔婆取五谷传六畜》《老水牛开始犁田的传说》《英雄玛麦找谷种的传说》《扒烂稻根的诺姒姑娘》《尝新先喂狗》《布谷鸟报四季的传说》
《猫、狗、老鼠和五谷的传说》等。史诗《哈尼阿培聪坡坡》是关于哈尼族远古族源、生境、历史、社会、迁徙、族群关系、居住、生活、生产及其变迁的宏大叙事,全诗分七章,共5500行,词语优美,内涵丰富,极富历史文化的浑厚深沉悲壮之美。歌谣《胡培朗培》汉译名《哈尼四季生产调》,是一部叙述哈尼梯田农耕程序、抒发哈尼族对梯田和生活挚爱之情的诗歌,全调包括引子、冬季、春季、夏季、秋季五大单元,具体内容为“生机勃勃的大地”“历法的产生”“寻找水源”“挖沟引水”“开垦梯田”“遍寻谷种”以及一至十二月份的梯田耕作过程等。歌谣曲调婉转动听,语句清新生动,例如《开秧门》的唱词:“山上的布谷鸟叫了,美丽的桃花盛开了,三月的春风把草木吹绿了。花儿开了,小燕子在空中快乐地唱着歌。秧姑娘渐渐地长大了,勤劳的哈尼人开始忙碌着春耕。秧田里的秧苗也该出嫁了,离开生自己养自己的家,把美好的祝愿和来年的希望,幸福地播种在梯田里”。哈尼族充满诗意的农耕生活由此可见一斑。
三、哈尼梯田审美的社会及现实意义
哈尼梯田审美不仅给予人们美的感动和享受,而且具有重大的社会及现实意义。
其一,红河哀牢山梯田社会适应之美,在当前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背景下值得重视。民族团结,和谐共生,在哀牢山梯田社会中并非空洞的概念,其意识和行为已深深融汇于各民族的生活方式之中。哈尼族和傣族社会存在的“牛亲家”习俗即为生动事例。生活在山区的哈尼族与生活在河谷坝子的傣族自古交往密切,所谓“牛亲家”即两个民族好友之间以耕牛为媒,结成亲戚关系。两家人一起凑钱购买耕牛,共同饲养,共同使用。早春时节,山地寒凉,梯田休耕,而坝子河谷早已春意盎然,气候转暖,傣族开始耕田耙田,准备栽种早稻,这段时间耕牛便由低地傣族人家饲养使用。夏秋两季,坝子河谷气候炎热,并且已过了耕作时期,无须使用耕牛,而山区正值耕作季节,需要大量使用耕牛,而且春秋山区凉爽,适宜放牧耕牛,这段时间,耕牛便被赶往山区由哈尼族人家饲养使用。“牛亲家”的合作方式既是生态适应的智慧,更是民族团结的结晶。
其二,哈尼梯田的整体及多层次适应之美,凸显了中华农耕文明适应内涵的丰富性,彰显了中华农耕文明的博大精深。中国是世界农耕文明的重要起源地,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既形成了作为世界两大农耕文明的黄河流域的粟作农业和长江流域的稻作农业,还产生了诸如热带山地的轮歇农业、甘青高原的混牧农业、黄土高原的旱作梯田农业、新疆戈壁的绿洲农业、南方山地丘陵的梯田农业,以及江南平原等地的多样化农业形态。哈尼梯田所表现出的特殊的人类适应性,为中华文明增添了绚丽光彩。
其三,哈尼梯田生态系统结构之美以及节日祭祀和感恩之美,是中华民族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世界观、自然观的具体表现。由森林、聚落、梯田、河流组成的哈尼梯田生态系统,是在深刻认知自然和顺应自然的基础上,巧妙利用自然规律所创造的独特生存模式,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和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典范,堪称中华生态文化的奇葩。
其四,哈尼梯田景观之美、物产多样性之美、劳作之美等,均为优秀农业文化遗产的必备要素,具有极其宝贵的科学价值。2007年11月15日,红河哈尼梯田被国家林业局列入国家湿地公园试点,2013年11月被正式命名为国家湿地公园。2010年6月,哈尼稻作梯田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13年5月,哈尼梯田稻作系统由农业部认定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13年6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7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哈尼梯田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上述遗产名目皆特别重视哈尼梯田的独特景观,认为哈尼梯田是“农村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进化和动态适应下所形成的独特的土地利用系统和农业景观,这些系统与景观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且可以满足当地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哈尼梯田是“人类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发展中,创造并传承至今的独特的农业生产系统,这些系统具有丰富的农业生物多样性、传统知识与技术体系和独特的生态与文化景观等,对我国农业文化传承、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业功能拓展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实践意义”。
其五,哈尼梯田节庆之美、歌舞之美、史诗歌谣之美,业已结出非物质文化的丰硕成果。迄今为止,红河州包括节庆、歌舞、史诗、歌谣等在内的国家级、省级、州级、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已达1044项,其中国家级14项、省级41项、州级174项、县级815项;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293人,其中国家级7人、省级86人、州级248人、县级952人。梯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梯田生态美、景观美、劳作美、精神美、内涵美等的综合体现,业已受到社会高度关注。梯田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弘扬对于提高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具有积极意义。
其六,哈尼梯田审美不仅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还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审美促进哈尼梯田旅游事业的发展即为典型事例。1993年,第一次国际哈尼族文化研讨会在红河州元阳县举行,10多个国家的与会代表在参观哈尼梯田的过程中,为其景观的壮丽及文化的丰富深深震撼,一致认为哈尼梯田是极为宝贵的旅游观光资源,并建议当地把发展梯田旅游业提上议事日程。此后30年间,哈尼梯田旅游从无到有,迅速发展,旅游设施不断完善,各级政府和民间社会资本大量投入,一批星级酒店陆续建成,多种客栈、民宿、农家乐应运而生。迄今为止,已开发出“文化生态之旅”“世界遗产之旅”“梯田物产之旅”“梯田节庆之旅”等特色旅游项目,形成了“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等多种经营模式,荣获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称号,经济效益显著,不少农民从中受益。旅游业的兴起给梯田农业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四、结语
通过对哈尼梯田生态系统十一个要素的文化适应审美及其社会文化意义的研究,我们进一步认识了哈尼梯田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全球和中国重要农业遗产、国家湿地公园以及“大地艺术”“世界奇观”的生态文化、人地和谐、绿色及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之美。通过本案例的研究,有如下几点认识:其一,生态人类学审美研究是一个有待开拓的领域,是生态人类学学科建设和发展的新面向;其二,生态人类学的核心概念“文化适应”是一个有效的研究工具,既有利于研究对象审美价值的发掘和阐释,也有利于生态人类学理论和方法的创新;其三,生态人类学的审美研究涉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重大课题,具有重大社会和现实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在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征程中,转变思维方式是绿色发展的重中之重,红河哈尼梯田的成功实践,深刻阐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哈尼梯田不仅给当地人提供了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也为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供了文化场域。绮丽的田园风光、深厚的农耕文化和丰富的民俗风情充分激发了人们对家乡故土的热爱,也推动了其审美的生态转向。在深刻的文化认同中,各族儿女对自身所处环境产生强烈的归属感、责任感和自豪感,在强烈的家国意识促动下,增强人们的生态审美有助于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为不断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实践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