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聚焦

生态聚焦

首页 >> 生态聚焦 >> 正文

论生态文化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发布日期:2024-03-11    作者:胡佳倩;余镜心     来源:环境教育     点击:

新时代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发挥生态文化的引领作用,才能够以更加清醒的态度和更加坚定的步伐走出一条富含生态意蕴和饱含深厚底气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生态文化,狭义上来讲是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的社会意识形态、人类精神和社会经济制度,如环境哲学、环境伦理学、生态马克思主义等。从广义上来理解,它是人类新的生存方式和价值取向,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20世纪中叶,“八大公害”事件震惊世界,全球性生态危机成为社会瞩目的中心问题。严峻的生态问题暴露了人类文化的困境,世界范围内开始涌起环境保护运动的浪潮,生态文化也随之兴起,这标志着人类新时代——生态文明时代的到来。

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的文化样态,在结构层面上,可分为生态精神文化、生态物质文化、生态行为文化和生态制度文化。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亟须以更加全面的样态展开,基于此,对生态文化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之间的内在关联进行剖析具有重要价值。通过梳理得出:生态精神文化是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永续动力;生态物质文化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加速器;生态行为文化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积淀主体力量;生态制度文化为坚持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提供科学保障。新时代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发挥生态文化的引领作用,才能够以更加清醒的态度和更加坚定的步伐走出一条富含生态意蕴和饱含深厚底气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生态精神文化: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永续动力

从生态文化的本质属性来看,它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我们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也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战略方针问题”。经过长期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果斐然,人民物质生活条件得到显著改善,社会风气和道德风尚日益向好。与此同时,新时代以来,随着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全局性变化,人民不断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对现代化发展提出了更深层次的诉求。其中,人民在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上体现得尤为突出。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在营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精神风尚的过程中实现生态要素的有机融入,需要大力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生态文明思想,“推动形成更加契合于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生态文化与生态价值观’的社会主义文化样态”。泱泱五千年,在漫长的生存实践中,中华民族不断地思考天人关系,形成了独特的生态智慧,孕育了博大精深的生态文化思想,其体现在伦理制度中,延续于历史传统之中。孔子说“仁者爱人”,劝导人们应当对世间万物都怀有仁爱之心;释家讲“山川草木,悉皆成佛”,宣扬众生平等;道家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强调要顺应自然规律。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实践过程中,要对这些传统生态文化哲学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使其具有更加适应时代特点的表现形式,以构建一个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的文化体系,从而为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提供久远的精神动力。

生态物质文化: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加速器

生态物质文化是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系统的物质成果,是生态文化的物质表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本质特征是实现物质上的富足,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在衡量共同富裕的问题时,不仅要明确其主体维度,即“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更要明确其内容维度,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环境的更高层次需求。在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坚持发展生态物质文化,能够彰显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独特优势,并由此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接续推进奠定深厚底气。

物质的充沛与否,取决于该阶段的生产方式是否先进,而一个时代的生产方式正是该时代物质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生态物质文化消除了工业物质文化“反生态型”的消极后果,摒弃了其物化的特征,赋予了现代化全新的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为基础的生态内涵。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多次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已经深刻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对于发展生产力的重要作用,因此必须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努力走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自然力是生产力的自然基础,要建设生态文明。首先,从纯粹的自然力角度看,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就是要把节约资源作为根本之策,推动资源利用方式的全面升级。工业文明一味地追求经济与利润,而生态文明是将增长原则与循环原则相结合,发展循环经济最大化利用资源,发展新能源革新生产方式,为技术进步和生产发展嵌入一个适度的生态指标。其次,从社会劳动的自然力角度看,建设生态文明需要更加注重内涵式地利用自然力,在建设生态文明的具体过程中一定要对人民群众的生态观念进行正确的引导。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态道德观念可以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比如通过垃圾分类、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等逐渐影响他们的生活习惯,达到规范绿色生活、保护环境的目的。

生态行为文化:积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主体力量

生态行为文化,是人类影响生态的行为方式、实践活动的总和,具体包括生态经营、生态贸易、生态产品消费等方面。坚持走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就要依据生态文化,从突出抓好生态文明的几个要素到综合推进生态产业、生态消费、生态乡村等统筹建设。“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在生态文明统筹建设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挖掘和发挥我国人口规模巨大这一独特特征所蕴含的巨大优势,将其转变为更加有效的发展动力,从而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提供广泛的主体力量。

依托生态文化推进生态文明统筹建设,通过综合利用各类公众媒体、积极开展各类活动等载体,着力于生态文化与生态价值观的普及和内化,真正将“良好的生态环境”转化为“人民群众的共有财富”。首先,最大限度地实现生态治理与时俱进,探索一种多元主体协同的生态治理方式,从而拓展公众参与的渠道与方式。同时,要坚持政府主导、统筹规划、协同推进,构建上下贯通、左右联动的组织体系,充分发挥各类主体协同参与生态治理的显著优势。其次,注重完善生态福利体系的整体框架,加快推动各类产业特别是高污染、高耗能产业实现绿色转型,提供更多高质量的生态产品。并通过加大对生态产品的宣传力度,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生态旅游地等方式,吸引、刺激人们对生态产品的消费意愿,从而让更多的人都能切实地感受到“青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由此,通过实践生态行为文化这一过程,公众对环境保护的热情被激发,参与意识不断增强。进而,这些影响最终将真正转化为人民群众“践行生态环境保护、投身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意识”,成为生态文明建设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协调推进的中坚力量。

生态制度文化:提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科学保障

生态制度文化,是生态文化的结构要素之一,体现着不同时代人对生态相关制度、法治的诉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开展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长远性的工作,展现出既尊重客观规律又继承历史经验的生态制度文化。“在治国理政各个领域,实现法律规范全覆盖、依法治理全链条、良法善治全方位,使法治成为国家各方面工作的崇高理念、坚定信仰、常规思维和基本方式,成为引领、规范和保障国家各方面工作的‘轨道’,以此推进和护航中国式现代化”。在新时代建设法治中国和美丽中国的宏阔背景下,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工作全面纳入严密的制度体系、严格的法治轨道,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

“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历经十年之久,“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强力推进,绿色发展成效明显,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发展理念,集古今人类智慧之大成,熔东西方文明于一炉,由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三者融会贯通后形成。它是科学发展的思想精髓,也是生态文化的时代内容与创新,推进绿色发展,体制机制是关键。一是要加强法治建设。坚持将生态环境保护纳入法治化轨道,以法律武器治理污染,建立有利于绿色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法规框架体系,促进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二是强化监督管理。加快推进重点行业企业污染物排放在线监控,开展国家和地方工业污染源自动监测计划实施情况跟踪分析;建立完善推进绿色发展的目标评价考核制度,对违法违规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有关人员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三是健全市场化机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要从源头上建立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价格体系,形成有利于绿色发展的价格政策;要建立健全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鼓励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要探索建立体现市场供需关系的生态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尤其是针对节水节能、污水垃圾处理等重点领域的价格形成机制,加大税费优惠政策,支持促进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推动绿色产业发展。

生态文明智慧 生态文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