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态文化提倡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是适应生态文明的新型文化,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满族传统生态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渔猎生活中,满族及其先民形成了包含敬畏自然、感恩自然、顺应自然、万物平等以及对自然资源取用有度的传统生态文化理念。满族传统生态文化理念的现实启示有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践行生态理念,实现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普及生态美学思想,提升全民生态文化素养。
关键词:生态文化;生态文明;满族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很多少数民族形成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智慧,并体现在本民族的生态文化中,满族就是其中之一。满族及其先民世居东北,后逐渐发展壮大,其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亦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由此,形成的满族传统生态文化理念及其现实启示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研究。
一、生态文化的内涵
一般认为,“生态文化”概念源自罗马俱乐部创始人意大利学者佩切伊。根据他的理解,人类利用科技手段对生物圈的入侵已经严重危害人类将来的生活基础,因此,必须进行文化性质的革命以拯救人类的明天。我国学者余谋昌将这种“文化转向”或“文化性质的革命”所形成的新型文化称为“生态文化”。20世纪80年代,余谋昌开始对这一概念进行研究,此后,我国生态文化研究逐渐兴起。
生态文化按照定义可分为广义与狭义两种。广义的生态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创造的反映人与自然关系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生态文化主要是指人类在正确认识和处理与自然关系过程中所产生的精神成果。
生态文化是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要求人的观念、行为和社会的规则、体系完全符合生态学原理。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是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是符合新时代要求和人类长远利益的文化。
二、满族传统生态文化理念
(一)敬畏自然存在
满族早期信仰的萨满教是一种根植于“万物有灵”思想的多神崇拜教,在历史上广泛流行于中亚、东北亚等地的众多民族中。萨满信仰贯穿满族及其先民发展的数千年历史。萨满文化内涵丰富,涵盖文学、艺术、历史、哲学、天文、地理、医学等众多领域,是满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萨满文化的崇拜对象主要有自然、动植物、英雄祖先。满族及其先民对这些对象的崇拜渗透着敬畏自然的传统生态文化理念。
萨满文化的自然崇拜对象包括风、雨、雷、火、星辰等。风、雨、雷作为常见的自然现象影响着满族先民的生产生活,因此满族先民对此有敬畏之心。在天寒地冻的东北地区,火的温暖和明亮给人以希望和光明,起到了保持体温和烤熟食物的作用,因而被满族及其先民崇拜,满族的年节习俗和民间禁忌中都有崇拜、敬畏火的内容。在外出打猎的时候,星辰可以为猎人指明方向,故而也成了满族及其先民崇拜的对象。
动植物崇拜是萨满文化的主要崇拜观念。在严寒的自然环境和渔猎生产方式之下,能否捕到猎物果腹和御寒是事关延续满族种族的头等大事。常言道,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从古至今,貂皮的经济价值极高。萨满文化认为“万物有灵”,故而貂被貂神所统辖。清代,满族在猎貂时会举行仪式祭拜貂神。这种仪式有洒酒、升香等环节,没有一般萨满仪式中击鼓摇铃等比较喧闹的环节,这是考虑到貂生性胆小、敏感而做出的改变,足见满族及其先民对貂神的敬畏之情。
满族传统民间艺术形式———满族说部中有很多关于鹰崇拜的内容。满族说部是满族及其先民传承悠久的一种长篇说唱形式,“是满族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的重要载体之一”。满族说部以本民族的英雄和神话故事为主要题材,描绘了满族及其先民的历史生活,其中渗透着萨满文化观念。“由于萨满是由神鹰孕化而来的,所以鹰便成了萨满始祖灵的象征物。”萨满神帽上有铜制的神鹰造型,据满族说部《两世罕王传》讲述,这种“女真人多鸟大神帽相传千载,是不少部族的祖先徽号,又长期是女真诸部不少部落联盟的造型标志与力量的象征物,具有非凡的号召与组织效益”。满族说部《萨布素将军传》中也有“小鹰哥”救主的拟人化描写。此外,满族先民女真人闻名于世的海东青文化其实也是鹰崇拜的一种体现。
(二)感恩自然馈赠
满族起源于东北的“白山黑水”之间,这里平原、山地、河流兼具,资源多样,特别是森林物产丰富。满族先民早期生产水平不高,农耕技术水平低下,大部分地区为严寒的中高纬度地区,只能因地制宜选择生活方式。因为东北地区的动植物资源丰富,所以满族及其先民以渔猎、采集为主,而能够对这些活动提供帮助的动物就成为满族尊敬、感激的对象,比如狗和乌鸦。
满族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有不食狗肉的传统,满族民间故事里有《义犬的故事》。相传,努尔哈赤在赢得萨尔浒大战后,其叔龙敦想趁其醉酒予以加害,幸得努尔哈赤养的大黄狗舍身护主,努尔哈赤才得以脱险,故努尔哈赤吩咐部下:“山中有的是山猫野兽,尽可以打来吃用,但是,今后不准再吃狗肉、穿戴狗皮,狗死了要把它埋葬了,因为狗通人性,能救主,是义犬。”这个民间传说是对于满族不食狗肉的一种浪漫主义解答,其现实基础就是狗在满族狩猎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辅助角色。狗在猎人狩猎时可以充当围猎的帮手,待狗将猎物围住后,再由猎人将猎物杀死。在野外遇到危险时,狗也能用自己的方式帮助、保护猎人。鉴于狗在满族渔猎生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满族逐渐形成了对狗的质朴的感恩心理,不食狗肉也就不难理解了。
满族对于乌鸦也是十分尊崇的,比如,在进山狩猎时要将一块肉挂在树上献给乌鸦,还会在祭祀时把猪肉放在明面并撒上粮食,吸引乌鸦来吃,如果乌鸦吃了就是大喜事。满族民间故事里也有关于乌鸦搭救被人追杀的努尔哈赤的传说。满族祭天用的索伦杆也与乌鸦有关。以前,祭“索伦杆”是满族人家的重要仪式。索伦杆竖立在影壁之后,杆下有石座,杆上放置一个锡斗,内装猪内脏等食物供乌鸦等鸟类食用。沈阳故宫博物院里也立有“索伦杆”。早期以渔猎为生的满族先民对于乌鸦的尊崇,还体现在生产、生活方式中。满族人认为,狩猎时如果在山里迷路,那么找到乌鸦成群盘旋的地方就会找到人烟。此外,因为乌鸦经常食用死去动物的肉,所以满族先民在乌鸦聚集的地方就有可能找到动物尸体,从而在饥寒交迫之时保命。久而久之,乌鸦在满族人心目中就有了正面形象,满族人对其产生了感恩之情。
(三)顺应自然规律
满族的发展历程就是不断顺应自然的过程。在漫长的岁月中,满族及其先民生存的自然、社会环境不断变迁,生产、生活方式也随之不断调整。
满族的祖先肃慎人的经济生活是以渔猎为主,原始农业和家畜饲养业为辅。西周时,肃慎人以“楛矢石砮”纳贡。16—20世纪,中国气候经历了较强烈的冷热变化,“在这五百年间,我国最寒冷的期间是在17世纪,特别以公元1650—1700年为最冷”,那时正值明末清初。气候的变化导致明朝灾害频发,国力下降,世居东北地区的女真诸部也遭受了严酷气候的侵袭,生存环境愈发恶劣,于是,其逐步南迁。女真三大部: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均由北向南迁徙,其中,野人女真的迁徙范围有限,因此,其生活方式并未出现较大改变,从事农耕者仍然较少。建州女真和海西女真迁徙距离较远,其生活的自然环境已不是高山密林,并且由于南迁后与汉族居住区域接近,其周边的人文环境也随之变化,汉族的农耕文化和生产技术逐渐被女真所吸收。
在聚落营建方面,满族及其先民也秉持顺应自然的生态文化理念。在住宅选址上,满族及其先民崇尚与周围环境的协调,“依山傍水,借地成院”。在建筑材料上,满族及其先民习惯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周边资源。比如,满族先民早期居住的是窝棚式民居,房架上覆盖的材料因居住地不同而各不相同。野人女真因为居住在高山密林之中,桦树资源丰富,所以多用桦树皮和树枝覆盖,以渔猎为生的部落则是以渔网和木板等物覆盖。居住在长白山一带的建州女真利用打猎取得的兽皮和树枝覆盖。海西女真的主体部分,主要分布在以忽喇温江(今黑龙江省境内的呼兰河)为中心的黑龙江下游。这一带地处山区与平原的交界,因此,海西女真多用茅草、麦秸等覆盖房架。满族及其先民对当地材料进行简单加工便加以使用,体现了顺应自然的理念。
(四)崇尚万物平等
在长期的渔猎和农耕生活中,满族及其先民对于人与万物之间的关系形成了一些看法,这些看法体现了满族“万物平等”的生态观,其民俗文化之中处处渗透着这样的理念。
满族的民间故事中有一类“动物报恩”的故事,其中,就蕴含着“万物平等”的生态伦理思想。《白鹿额娘》描写了这样一个故事:丧妻的老猎人在神仙的指引下见到了一头受伤的白色母鹿,将其带回家治疗,伤好后母鹿继续留在家里生活。“从此,这只白鹿成了老猎手家庭中的一员。打那以后,孩子饿了,白鹿用自己的奶水喂;孩子尿了,白鹿用舌头舔;孩子睡了,白鹿守在身边一动不动。”在老猎人去世后,母鹿为其料理后事,并与其子相依为命。老猎人的儿子对白鹿非常孝顺,但是,他新娶的妻子却不能接受认一只“畜生”作为母亲,对白鹿侮辱、打骂。白鹿为了小两口的幸福离家出走,最终,老猎人的儿子因为妻子对待白鹿的态度恶劣而与妻子分开了。又过了一两年,老猎人的儿子和白鹿以及一位漂亮姑娘一起幸福地生活着,他的前妻在疯掉之后被一群白鹿咬死了。在这个故事中,白鹿被赋予了人性,它懂得知恩图报,在被救之后留在老猎人家里照顾他的儿子。这表示满族人并未将报恩认为是人类独有的美德,故事中的动物也具有牺牲精神。老猎人救下白鹿体现了动物的生命与人的生命一样值得尊重,这体现了满族“万物平等”的生态伦理思想。白鹿的一系列行为与老猎人及儿子对白鹿的友善态度暗含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而老猎人的儿媳妇对白鹿态度恶劣,最终惨死,蕴含了虐待野生动物将会受到惩罚的朴素生态理念。
(五)对自然资源取用有度
人类要从自然环境中取得生存所需的资源,但人类的生产活动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为了延续种族,人类在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时,必须要保证生态系统能够持续提供可用资源,不仅满足当代,也要满足后代子孙,这就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满族及其先民生存的时代,可持续发展理念尚未出现,但此理念却在满族及其先民的生产生活和民俗文化中有所体现。
在萨满神话《石郎》中,猎人石郎小时候,他的父亲就对他说:“紫貂是种珍贵之宝,不能多捕,还要牢记捕公不捕母,留母好繁殖。”长大后,石郎亦劝阻想要捕猎母貂的猎人,要遵守祖先“留母增繁,保护兽源”的原则,甚至愿意以命相搏来守护这条古老的原则。在《鲫鱼贝子》中,老渔人纳布昆“最喜欢湖里的小鲫鱼,别的鱼,他都打,唯独这小鲫鱼,他不打,不吃,也不卖。要是碰到谁拿着小鲫鱼,他就花钱把它买回来,或者用好鱼把它换回来,放回到湖里去”。满族民间传说故事是从满族及其先民长期的渔猎和农耕生活中提炼出来的,蕴含着满族及其先民对自身和周围生态环境关系的基本认知,上述故事明确体现了满族及其先民在利用自然资源时所持有的取用有度的生态理念。
满族先民的传统饮食文化相当朴素,虽为生产力制约下的产物,但其古朴、简约的精神内涵体现了生态文化所提倡的人类对自然资源取用有度的态度。满族先民早期以渔猎为主,物质相对匮乏,生产技术低下,因此宴会菜品和仪式都相当简朴,连女真人的“御宴”都十分简单。明朝以来,女真南迁的规模不断扩大,与汉族交流日渐频繁,因此,其农耕经济的比重逐渐增大,但女真人的宴会制度仍然比较简朴,宴会仪式也较为简单,如建州女真的宴会只是“人持烧酒一鱼胞,席地歌饮”。
三、满族传统生态文化理念对生态文化建设的启示
(一)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是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人类中心主义”观念使得人与自然的关系进一步恶化。纵观满族的发展史,其间贯穿着对大自然的尊重、顺应,对自然馈赠的感恩,以及“万物平等”的生态理念,本质上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这与当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所提倡的核心理念不谋而合。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就是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美丽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认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要求将节约资源、保护自然放在优先位置,形成符合生态伦理的生产生活方式,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氛围。
(二)践行生态理念,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
2015年,环境保护部出台了《关于加快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的实施意见》,提出“倡导绿色生活方式,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社会、群众基础”。2016年1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色发展,就其要义来讲,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2020年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影响着生产方式转型。满族先民在衣食住行方面奉行简朴作风,固然有其物质条件和技术水平的客观局限,但其体现出的主观精神仍然值得消费主义盛行的当代社会借鉴。当今我国自然资源总量虽然丰富,但人均资源相对不足,在生活方式上更应该学习满族先民适度、合理消费资源的做法,形成以绿色消费为核心的绿色生活观。培育绿色生活方式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社会各个部门群策群力、坚持不懈;健全法律法规;加强绿色生态文化的培育,特别要注重在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中对未成年人渗透绿色生活的理念;加大社会宣传力度,营造绿色生活的氛围;规范绿色产品市场,加强对生产环节的监督、管理,使其切实达到绿色健康标准。
(三)普及生态美学思想,提升全民生态文化素养
生态美学思想以热爱自然、善待自然为美,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为审美取向。神话是人类最早的文学艺术形式。以敬畏自然、感恩自然、人与自然平等相处为主题的萨满神话故事,在流传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满族的传统生态文化理念。
普及生态美学思想,尤其是在学校中开展生态美育,对提升全民族生态文化素养、营造全社会生态文化氛围、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学校中普及生态美学思想,可以通过编制生态美育教材、开设生态美育课程等方式进行。在社会中普及生态美学思想,可以通过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学艺术形式进行,如创作关于生态美学的高质量文艺作品,挖掘经典艺术作品中的生态美学意识等。
四、结语
在全球化背景下,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显得愈发重要。满族传统生态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族发展进程中,满族及其先民适应不同的自然、社会环境,不断寻求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形成了颇具智慧的传统生态文化理念。在建设美丽中国的当下,我们要充分挖掘、整理、研究满族传统生态文化,并以辩证的眼光对其总结和提炼,这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