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前沿

学术前沿

首页 >> 学术前沿 >> 正文

面向传统生态知识:当代民族语言调查的价值取向

发布日期:2023-09-10    作者:肖自辉     来源: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点击:

[摘要]传统生态知识是各民族和族群长期同自然环境互动过程中形成和积累的有关生态环境的认知和经验,它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医药价值和经济价值。中国少数民族有丰富的传统生态知识,通过口头言语传播和传承。围绕传统生态知识进行民族语言调查既可获得鲜活语料,又能挖掘和建构语言蕴含的族群的实践经验智慧。传统生态知识的语言承载和表达有生态词、俗语、口传语篇等。民族语言田野调查应摆脱惯常的词句条目对译式询问工作模式,改变重语言形式、轻内容知识的通病,通过实地参加族群生产生活,深度接触族群能人、技艺人和非遗传承人,开展广泛的学习访问、话题交流、实际体验,围绕民族传统生态知识来调查记录语言。这是提升民族语言调查理论层次和应用水平的需要,也应成为新时代民族语言调查研究者新的学术价值取向。

[关键词]生态语言学;语言生态;传统知识;传统生态知识;民族语言调查

中国几十年来少数民族语言调查记录为民族语言学科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随着社会语言生活的发展变化,当代少数民族语言调查记录的目标,已经不只是采集语言形式样本,重要的是挖掘、汇集和整理丰富的语言表达及其内容和知识。忽略内容知识的语言调查记录是僵化的、缺乏生命力的,难以促进当代语言调查记录的理论和实践创新。面向传统生态知识的少数民族语言调查,是一种以知识为中心的语言调查模式,是当代民族语言田野调查思想观和方法论的转向。

一、传统生态知识概念、特性和价值

“传统知识”这个术语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提出,它指人们通过经验积累以及与自然环境互动而获得的知识、技能、实践,包括语言、命名、分类系统、资源利用、精神、仪式和世界观等的文化综合体。传统知识包含以下几类知识:农业知识,科学知识,技术知识,生态学知识,包括药物和医治方法的医疗知识,与生物多样性有关的知识,以音乐、舞蹈、歌曲、手工艺品、外观设计、故事和艺术品等形式体现的民间文学艺术表达,名称、地理标志、徽标等语言要素和未固定的文化遗产,等等。传统知识由特定地域原住民和土著创造和保持,也称为土著知识或本土知识。

传统生态知识也称传统环境知识,是基于经验观察及其与环境互动而积累的跟生态环境相关的知识系统,包括动植物知识,地理环境知识,气象和气候知识,至关生存的传统技术,如狩猎、捕鱼、采集、农业和畜牧业技术,等等。传统生态知识体现了自然环境生态关系,特定自然环境中形成的人伦社会关系,以及特定族群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国际上对传统知识的定义侧重生物、环境和生态,将传统知识定义为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持续利用直接或间接产生作用的知识、创造和实践。传统知识的主体是传统生态知识。

同其他任何知识体系一样,传统生态知识也是在特定文化群体、时间、环境和社会背景下形成的。它有几个特点:(1)人文性。传统生态知识往往由经验丰富、能力强的人总结并传授。(2)系统性。传统生态知识的内容相互关联、自足和完整。(3)先验性。传统生态知识往往从经验和实践中获得和形成。(4)地域性。传统生态知识内容反映特定民族生存环境、自然资源和传统文化。(5)口传性。大多数传统生态知识无书面资料,以口头语言为载体而传承传播。

传统这个词“有时被解释为与现代或科学现象相反,或者表示为简单、原始,不合时代或非理性”,但事实上,传统生态知识与科学之间并不存在对立。国际科学理事会(ICSU)关于“传统知识与科学的关系”报告指出,科学和传统知识之间存在广泛而富有成效的互动与合作,传统知识在现代科学发展中发挥作用,未来也是如此。传统生态知识有三方面突出价值:

(1)生态价值。传统生态知识对保护生态环境有参考价值。例如,不少民族将某些动植物甚至微生物、昆虫、作物病虫视为神灵的宗教习俗,认为生物和人一样是生命的组成部分。他们常常在田地中种植某些特殊植物以驱虫防病,减少或消除作物虫害。传统生态知识对于修复被破坏的环境也能提供方法路径。例如,大量动植物和环境相生相克知识,知道被破坏的水土和植被环境适合哪些动植物,就可以种植和引入动植物,恢复当地生态。传统生态知识能帮助确定哪些生态群落局限在某个区域,哪些生态群落处于危急状态,为评估特定地区生物多样性和自然群落保护状态提供参考。例如,加拿大北方地区政府就规定,在当地开矿、办厂务必经过环境评估,而在环境评估中必须将当地传统生态知识纳入环境评估和资源管理的内容。

(2)医药价值。许多动植物具有药用价值。土著和本土族群与特定环境长期相处,对本土动植物的接触、了解和利用比动植物学家更广泛和真切,他们发现、认识、阐明和创新了丰富的动植物知识,其中包含动植物药用性能知识,他们有更多机会体验、尝试和利用药用资源。许多民族的土郎中和巫医都掌握了某种专门的传统生态知识,如当地动植物知识和药物知识,用当地自然原料配制药物。除了药物本身,传统生态知识还有助于弄清药物的作用机理。生物药学家为寻找有重要价值的药用成分,都得向民间求助,请他们帮助鉴定有助于药物产品开发的植物和其他自然资源。例如,美国旧金山萨满制药公司,成功发掘了有重要价值的药物,就是充分利用了原住民生态知识在热带地区搜集药用植物。

(3)经济价值。传统生态知识在现代商业中有重要价值。例如,传统生态知识中关于动植物的认识,对新药物、食物、化妆品、杀虫剂的研发提供有价值信息,进而可以制造成产品而形成产业。传统依山、傍水、沿岩的就地势地貌建筑知识,启发了现代住宅建设并促进旅游开发;土著作物选种、栽培、防范病虫害知识,对现代农业有重要启示。独特手工技艺知识可转化为工艺品,有的可以作为徽章、标志及产品商标使用,经济价值潜力巨大。传统生态知识的持有人和精通者,在社会中会有更多的机遇,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总之,传统生态知识是维持土著和本土族群生存的资源,是人类认识自然的钥匙,也是现代社会发展和知识创新的源泉。传统生态知识的流失将是人类知识文明的重大损失。正因此,联合国《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都明确将传统知识列入保护内容。

二、少数民族传统生态知识及其语言表达

(一)少数民族传统生态知识的内容构成

少数民族传统生态知识内容丰富,是族群生存发展的智慧和能力基础,它们包含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如狩猎、捕鱼、采集,农业和畜牧业,食物准备、保存和分配,水的地理、收集和储存,抵御疾病和伤害,解释气象和气候,制作服装和工具,建造和维护住房,陆地和海洋定位导航,管理社会与自然的生态关系,适应环境/社会变化,等等。传统生态知识不仅是关于环境和社会运作的知识,还是人们生产生活的行为指导。传统生态知识具体可分为两大类(见表1):(1)概念性知识。关于与生态相关的事物性质、形态、作用以及事物关系的知识,即关于“是什么”的知识,具体包括动植物知识、景观地形知识、土壤知识、气候知识等等。(2)实践技能知识。运用已有的认知体现和经验,通过反复实践而形成的生存技能知识,即关于“怎么做”的知识,具体包括农林牧渔知识、矿业知识、食物制作处理知识、传统医药知识、民间工艺知识、建筑知识等等。

两类传统生态知识来源广泛,有的是各民族在当地环境长期生存而积累的经验教训,有的是个体对具体事件和环境的实证观察所得,有的是从他人经验通过叙述、教学、对话等方式建构和创造。有的知识精确、具体和系统;有的则可能不确定,有待进一步体验和总结。

表1少数民族传统生态知识构成

传统生态知识在民族地区并不均衡。族群成员如果缺乏某种环境或现象的经验,那么这方面的传统生态知识就可能缺乏或不丰富。例如,山地族群就缺乏渔业的传统生态知识,可能只有一些推测猜想或听闻知识。传统生态知识不是永恒不变的,所有社会都随时间推移而经历环境或文化变迁,融合新的认识和经验。

(二)传统生态知识的语言表达形式

大多数少数民族传统生态知识是群体和个人历史经验累积的结果,植根于生产、生活、交际、信仰、价值观、仪式、制度、文化、思维、环境之中,而且多数无文字记载,依靠口头传承和传播,以词汇、俗语、口头文学话语反映和留存在语言形式和意义系统之中。

1.传统生态知识词汇。任何民族的多数传统生态知识都会通过认知思维而形成概念,用本民族语言创造的词汇和词义将知识点定型下来。传统生态知识词汇主要有两类,一是名物类词汇,是对自然环境的标定、记号,记载着族群的独特生态信息,如人名、地名、族名、气象名、动植物名、生产工具名、食物名、建筑名、风俗名等等。二是谓词类词汇,主要针对自然环境,即针对名物的意念、意向和动作,人的观念的行为,如:跟农林畜牧业活动,水生动物养殖、捕捞,矿产的开采、处理加工,食物的制作、加工,药物的采集和炮制,建筑施工,工艺活动等相关的动作行为词,以及反映自然环境内生态关系、人伦关系的词,等等。

传统生态知识词汇反映客观事物的分类、属性、功用,因此不同民族往往有不同的专业词汇系统,如达斡尔族曾经有繁荣的渔业生产活动,有许多丰富、细腻的渔业词汇,如鲫鱼、鳇鱼、细鳞鱼、狗鱼、串丁鱼等鱼类名称,鱼粉、烤鱼、鱼松、生鱼片等鱼加工品名称,大网、小鱼网、袋子网、老母猪网、拖网、直杆等渔具名称。

傈僳语称败酱草为“轮荒地草”,因为该草在火烧过后长势更好。这类词汇常常体现不同民族对生态环境的直接认知。

2.传统生态知识俗语。俗语包括谚语、成语、俗话、歇后语、顺口溜等等。传统生态知识在语言中还表现为传授生产劳动知识以及与生产劳动有关的气候天象变化和草木鸟兽等自然界知识的俗语和现成用语。俗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形象生动、喻义明了,不少属于承载着各民族对生态环境的认知体验。例如,土家族在农业生产中观察动植物现象创造了有关物候学知识的谚语,“阳雀叫在清明前,热气腾腾好种田。布谷,布谷,日夜种谷。穷人莫听富人哄,桐子开花就出种。石榴开花小麦黄,收了小麦种高粱……”苗、傣、壮等民族也有“娘壮儿肥,秧壮谷多”等作物生长知识的农谚;维吾尔族“油坊(土法榨油机)靠马力,磨坊凭好水”等关于榨油和磨坊工艺的谚语,侗族“老树保村,老人管寨”等森林观谚语,等等。

3.传统生态知识口传文学语篇。传统生态知识语篇有两类,一是蕴含传统生态知识的故事、歌谣、传说等口传文学;二是传统生态知识的口头叙述。(1)蕴含传统生态知识的故事、歌谣、传说等口传文学。许多族群的传统生态知识无法通过书面载体实现传播,因而刺激了口头传统艺术的发展。例如,苗族从古到今都把学歌记俗放在生活首位,利用歌谣记录和传承各种传统生态知识。其他不少民族地区也有诸如二十四节气歌等气候知识的歌谣。(2)传统生态知识的口头叙述。口头叙述是指当地族群,尤其是经验丰富的本族能人以及有专门技能的师傅,通过叙述工艺、工序、操作、经验记忆来传承和传播传统生态知识。例如,本地作物或庄稼种植过程,某种技艺或工艺的操作流程(如制陶、织锦、扎染、造纸、制席、补锅),本地器械制作程序(如竹器、马车、弓箭、土枪、箍桶、神器),本地或本族某种疾病的土法医治(包括药物制作),本地特色食品制作和烹饪,本地猎物的捕获,房屋建筑,等等。口述是通过语言对传统生态知识的直观展示和讲解,是民族地区传统生态知识在语言中的重要表现形式。

三、围绕传统生态知识开展民族语言调查记录

目前,少数民族语言田野调查的惯常方法是,先编制语音、词汇和语法调查表,再按设计好的词句条目按图索骥地进行“对齐式”口头询问来收集语料。这种方式仅适合音位、词汇和语法等语言基本结构特点的摸底,而不适合一种语言的系统记录,因为它存在以下严重缺陷。首先,调查表词条覆盖面有限,甚至基本概念也不能做到周全,许多少数民族特有的环境生态、风俗禁忌、宗教思想、伦理道德等方面的概念无法预设。其次,条目问答式获得的语料难以体现活态性,许多重要实态现象可能遗漏,因为调查是在非自然语境下进行,发音人不能自然发挥言语能力,反而会因调查人员提示偏差而出现潜在讹误。调查词句表以汉语列条目是基于设计者设想,汉语概念和表达在民族语言中当有相应概念或表达,这本身就存在先天缺陷。调查过程中如果缺乏娴熟的引导技巧和知识敏感,得到的语料往往会残缺甚至大谬。条目对译式调查无法获得词句蕴含的族群本土知识和文化意义。例如,问了一些亲属称谓词并不等于记录了该语言族群的家族谱系和血缘伦理知识。记录了一些房屋、家具和建筑词,不代表记录了该语言族群的生态环境和风水起居知识。

因此,国外有学者采取更灵活的调查方法。早期美国描写语言学派不强调单独调查词表,而从语篇抽取词语做成词表。欧洲一些语言调查者则主要口头交谈和图画询问,少用词句条目表。面向传统生态知识的民族语言调查,也是不受制于机械词表和句表,而是将语言、知识、交际融合在一起,体现语料的知识性、实态性、本土性和实用性。它的特点是:(1)基于传统生态知识进行调查,获取广泛和真实的活态语料。传统生态知识需要多人汇集和辨析,言语样本更丰富和全面。(2)传统生态知识是民族智慧结晶,本身有广泛价值,语料不仅有语言学价值,对生态学、人类学、民族学、历史学都有利用价值。(3)通过传统生态知识的留存可以

了解语言活力。语言衰变往往体现为语言中传统知识词汇和表达的流失。加拿大非政府组织"语界"研究人员建立了传统生态知识计量和评估模型,并在若干社区跟踪监测代际传统生态知识传承,发现了语言-生物-文化相关性。传统生态知识流失可能伴随生态环境的衰变、文化的衰落,导致语言活力减弱。

如何开展少数民族传统生态知识调查实践?基本原则是:参与族群生活,广泛交流访谈,面向知识经验,不拘语料形式。

民族语言田野调查者应有恒心驻扎民族社区,广泛参加族群生活,接触社区群众,而不是以完成课题和撰写论著为导向,走马观花收集快餐式语言资料。调查者要以饱满的热情、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社区语言生活。要充分认识到,调查传统生态知识的过程是劳动体验过程,是学习新知识经验的过程。调查的目标是传统生态知识,工作进程以学习和获得本土知识为导向,调查者应培养对社群知识经验的敏感,而不是头脑里想着只获取某些语音、构词、形式和语法样本--这是现在多数语言调研者的思维方式和工作习惯,应努力消除这种惯势影响,实现从单纯语言形式的敏感到民族传统生态知识敏感的转向。

传统生态知识调查操作,可采用下面的方法:

1.随机询问法。初到民族社区时不熟悉当地情况,应住下来体验和观察生活,对社区的事物或事件,只要不触犯当地习俗禁忌,都可询问和记录。这种不带问题意识,不事先设定固定对象的随机交谈,可快速了解族群社情。

2.集体聊天法。召集一些群众就当地生态环境等话题聊天,场所和时间不限。话题可由调查人预先准备,聊天时提示引导,例如,调查人希望了解当地养蜂知识,可请几个养蜂户一起围绕这个话题聊天。期间调查人员可以提问,将养蜂、蜂蜜、蜜蜂等方方面面知识都问到。集体聊天话题也可以由群众根据个人兴趣和知识经验选题。调查人不是提问者,而是中介人、辅助者、协调人、观察人,以及轻松氛围的营造者。集体聊天法应把握以下原则:一是聊天人员有广泛代表性;二是人数以3~5人为宜;三是聊天是自由随意的,有权威讲述,也有争议和怀疑,传统生态知识是通过聊天谈话根据各人见识、记忆、经验来完整地建构的。

3.个体跟踪法。重点关注民族社区本土知识能人,如长老、巫师、土郎中、生产能手、手艺人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如有可能,拜师学艺,跟他们询问和学习。在跟随过程中,详细记录本土知识能人叙述和展示的内容。在经得许可的情况下,尽可能录制和拍摄,必要时还可以采集实物样本或标本。

4.音像引导法。搜集相关图片、音频、视频或直接在社区录音拍摄搜集材料。例如,拍摄动物、植物、食物、建筑、地理景观、工艺品等;采录鸟叫、狼嚎、虫鸣等当地动物声音;采录手工艺制作、食品制作和处理、工具制造、种植作物、建筑施工过程,等等。通过这些材料引导人们讲解、口述本土传统生态知识。例如,用蛇的图片引导本土知识能人说出名称、形态、交配、孵化、冬眠等生活习性。这种方法还可以用来了解传统生态知识的传承情况。例如挑选近几十张本土动植物图片,选老中青三代人对图片识别、解说,从而了解和评估当地族群对传统动植物知识的传承情况。

5.地图引导法。利用当地地图(卫星图或地形图),引导当地人口述本土自然地理环境现象。例如,可指着地图某个区域询问“这块区域有多少山峰,高度大概多少?”“这个山叫什么名字?为什么叫这个名字?”等来获取当地目前的地形地貌知识,或通过询问“这条河很早以前就有吗?”等来了解当地的地形地貌变化情况;也可以通过询问“这块地区有无矿产,有什么矿产?”等来获取当地的矿业知识;还可以通过询问“这块区域哪些动物较多?”“这些动物迁移的方向和路径情况如何?”等来获取动植物的地理分布知识和动物迁徙知识。

除上述方法以外,实际调查操作中调查者应根据民族社区人员、环境和语言生活实际状况,寻求和创新更多有效的方法。

少数民族传统生态知识面临流失和失传的严重危机。一方面,许多少数民族语言处于濒危状态;另一方面,传统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导致传统生态现象濒危或消亡,现代科技应用也取代了许多传统技艺。虽然有的少数民族语言研究者做了一些传统生态知识的调查研究,但还远远不够,传统生态知识的调查研究依然显得紧迫。应将传统生态知识的调查记录作为我国少数民族语言田野调查记录的工作常态和必备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保存各民族丰富的传统生态知识,建立各民族传统生态知识库,探索开展民族传统生态知识的开发、利用和创新,使之惠及各民族群众和当代社会。

生态文明智慧 生态文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