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论生态文明建设之道 共绘美丽云南生态画卷
2018年7月21日至24日,由云南大学服务云南行动计划“生态文明建设的云南模式研究”项目组主办、云南大学西南环境史研究所承办的“转型与创新:云南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模式研究”暨第二届云南大学生态文明研究生暑期论坛在云南大学东陆校区科学馆隆重召开。
图1 第二届云南大学生态文明研究生暑期论坛与会专家学者合影
云南大学原副校长林超民教授、云南大学人类学博物馆原馆长尹绍亭教授、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研究与交流部主任胡勘平研究员、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文明研究中心副主任张修玉研究员、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郇庆治教授、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包存宽教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农业历史博物馆馆长樊志民教授、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侯甬坚教授、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应用生态研究所所长李建龙教授等国内从事生态文明建设研究的知名专家应邀与会。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欧阳志勤研究员、云南省环境保护厅云南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主任王云斋研究员、昆明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刘滔研究员应邀出席会议。
来自复旦大学、西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云南大学、西南林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中南民族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山西师范大学、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温州大学、重庆工商大学、甘肃政法学院、西藏民族大学、昆明学院、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办公室、中共湖北省委党校等国内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30余名青年学者撰文参会。
此外,论坛还得到新闻界的高度关注与大力支持,新华社云南分社、新华网、云南网、云南日报、环球在线等多家新闻媒体单位莅临论坛现场。
本次论坛得到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大力支持,云南大学党政部门亦予以高度重视,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杨永平研究员、云南大学原副校长林超民教授、云南大学国际学院院长李伟教授、云南大学党委办公室正处级专岗郑蔚、云南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徐媛媛应邀出席会议并发表论坛开幕致辞。论坛开幕式由云南大学西南环境史研究所所长周琼教授主持。
在7月21日上午举行的论坛开幕式上,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杨永平研究员指出,云南是中国生物多样性的天然宝库和资源基地,同时云南亦是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敏感的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任务较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尚存在诸多薄弱环节,生态系统保护工作兼具紧迫性与艰巨性。他认为,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漫长的系统工程,需要几代人共同付出努力,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和生态修复力度,凝心聚力构筑西南生态安全屏障,以广阔的视野和系统的思维引领七彩云南绿色发展,能够实现生态系统各要素的协调统一,以助力云南生态文明排头兵建设迈上新台阶。他表示,中科院昆明植物所已连续3年在全国率先发布生态保护名录,《云南省生物物种名录(2016版)》、《云南省生物物种红色名录(2017版)》,《云南省生态系统名录(2018版)》全面摸清了云南省生物物种的家底,为今后开展生态系统保护、利用、研究和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对保护云南省生物多样性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图2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杨永平研究员发表开幕式致辞
云南大学原副校长林超民教授在论坛开幕式致辞中指出,云南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模式研究是一个不断传承与创新的过程,来自全国各高校和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汇聚云南大学,为五湖四海的学员带来一场高水平的学术盛宴,为云南的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注入了新鲜血液。他认为,云南大学西南环境史研究所举办的系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区域模式研究论坛,不仅是联合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研究同仁积极响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方针政策的需要,也是积极主动融入和服务云南生态环境保护的现实需求。他说,周琼教授率领的“生态文明建设的云南模式研究”项目组团队立足区域实情,运用新视野、新方法、新路径,拓宽思维,促进交流,提升水平,进而深化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和实践案例研究,不断总结区域资源特色,寻找适合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的区域模式,这不仅是对生态文明理论和内涵的宣传教育,也是对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活动体现的生态文化、民族文化等转型与创新的深层次探讨。
图3 云南大学原副校长林超民教授发表开幕式致辞
云南大学国际学院院长李伟教授在开幕式上指出,云南以其边疆性、民族性、生物多样性为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础,云南少数民族众多,各民族在长期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生态文化知识,较好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挖掘云南独特的自然资源、人文特色以及民族生态文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融合,是探索具有云南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模式,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路径。他认为,“生态文明”一词由学术词汇转为大众词汇,各区域都有自身建设中的优势与特色,这就是云南大学生态文明研究生暑期论坛举办的意义,期待与会专家和青年学者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的云南模式研究进行思想碰撞、加强学术交流,共同探寻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美丽云南之路。
图4 云南大学国际学院院长李伟教授发表开幕式致辞
云南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徐媛媛说,云南大学虽地处祖国西南边疆,但从成立之日起,就以“发扬东亚文化,研究西欧学术,造就专门人才,传播正义真理”,创建一流大学为追求,以建设成为立足祖国西南边疆,面向南亚东南亚的综合性、国际性、研究型世界一流大学为己任。她认为,第二届云南大学生态文明研究生暑期论坛的举办,既是云南大学生态文明建设与研究的重要节点,也是推动云南省生态文明排头兵建设的具体表现,更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云南模式的又一积极探索。各位专家和青年学者的到来,将极大地拓展云南生态文明研究的视域及研究方法,推进美丽中国实践研究的深入开展,深化各区域、各民族环境文化的交流及发展,促进西南及全国、全球生态环境和谐、健康、永续的发展。
在论坛主题报告中,林超民教授以《皇权与生态:中国古代生态管理探析》为题,从中国古代生态管理研究的视角,提出了“中国古代用神的方式,把皇权与神权结合起来保护生态,谁维护好自然生态,谁就是王,谁就是帝,就受人尊重”这一观点。他举例说,上古时期,水患对人类生态环境的威胁最大,大禹治水成功,百姓就拥戴他。赛典赤入滇治水,今天的松华坝依旧是昆明的重要水源地,云南人民永远都记住他。他认为,“五岳四渎”就是最好的生态,全中国仅云南有自己的“五岳四渎”——“五岳”以大理为中心,东为乌蒙山,西为高黎贡山,南为无量山,北为玉龙山,中部是点苍山,“四渎”即澜沧江、金沙江、怒江和黑惠江(汇入澜沧江)。南诏国及大理国时期的“五岳四渎”以皇权和神权相统一的形式得到保护,云南良好的生态环境因此得到较好的维系。他还凝练总结了当前维护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一是将维护生态环境转变为各级官员的职责与考核指标;二是将维护生态环境转变为广大民众的自觉行动,以实际行动维护青山绿水,建设一个较好的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
图5 林超民教授做论坛主题报告
樊志民教授长期从事农史研究,他做了题为《西南民族与农业文化遗产研究》的主题报告。他指出,民族与传统农业的科技发明和创造,作为“活态”的农业文化遗产,至今仍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发挥着重要的经济与生态效益。中国传统农业尊天重道、因地制宜、农牧结合、精耕细作、用养结合的优良传统,既是独具特色的理论技术体系,也是弥足珍贵的科技文化遗产,更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思想文化观念与精神价值取向。他认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部分,西南地区多样的民族构成、多样的民族农牧业类型,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学术富矿区,少数民族聚居的山区、高原、森林地带,蕴藏着许多珍贵的种质资源,优越的交通过道,为文化传播、技术交流、引种驯化提供了便利,少数民族农业保留了许多原生的形态、独特的技术。他强调,西南民族地区农业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与研究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这应是西南学界同仁为之努力的基本方向。
图6 樊志民教授做论坛主题报告
李建龙教授以《我国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及其实践》为题,从生态学视角出发,提出了构建生态文明的路径选择:一是要实现观念转变,从机械自然观向生态整体自然观的转变,从人类中心主义向生态人类中心主义的转变;二是要构建生态文明应实行以生态功能恢复为主的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三是要建立生态伦理,提高公民生态意识与公众的环境参与。他认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历时性与共时性、综合性和全面性、普遍性与特殊性、长期性和阶段性,构建生态文明,其建设路径必须实现转型与创新,通过大力发展高水平乡土生态旅游业、美丽乡村和城镇建设、绿色生态经济、绿色健康生态农业与生态工业、建设绿色学校,将生态文明建设与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
图7 李建龙教授做论坛主题报告
胡勘平研究员致力于中国环境战略研究,他做了题为《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加快推进云南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报告,并建议从三个方面高位推动云南生态文明建设,一是应打造生态产业体系,要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科学谋划云南省产业布局,积极发展高效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壮大节能环保、清洁能源、清洁生产产业,深入实施清洁能源替代工程,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统一;二是坚持科技创新引领,绿色发展不仅仅需要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更需要绿色科技作为动力支撑,绿色科技创新在污染治理、优化能源、生态修复中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也唯有绿色科技才能为西部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不竭动力;三是着力深化体制改革,建立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空间规划体系、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体系,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
图8 胡勘平研究员做论坛主题报告
张修玉研究员长期以来主持并参与多项与云南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规划方案设计和评审。他在题为《生态治国 文明理政——科学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报告中,就中国生态文明理论战略、生态文明法制驱动和生态文明建设实践进行了详细的解读,清晰地呈现了中国生态文明的实践历程,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及其核心价值作出了多层次的阐发。他建言:云南应当在全省主体功能区指导下,进一步优化生态空间开发,进一步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根据不同地域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敏感性、资源环境承载力,根据不同功能定位和管制要求,制定完善各类功能区的人口、产业、土地、财政、投资、环境等政策,实行差异化发展绩效考核评价办法,促进各功能区按照功能定位错位发展。
图9 张修玉研究员做论坛主题报告
郇庆治教授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阐发的三重视野》为题,从环境哲学的角度出发,对“生态文明”及其理论话语体系的构建提出了独到的思考。他认为,“生态文明”概念和范畴是整个生态文明及其理论和话语体系的逻辑起点和“原点”,科学地阐明究竟什么是生态文明,是我们必须首先要解决和始终要面对的一个“元哲学”意义上的理论问题。他指出,仅生态文化而言,作为一种经济和社会,可将其放置于整体性和传统的关系中,而作为经济和社会呈现方式,可以将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路径结合起来加以考量。他举例说,生态茶园是一种自然圣境的塑造,也是生态经济的具体体现,生态茶园建设迎合生态茶叶新的业态发展的需要,这是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之中挖掘的精华所在。云南生态恢复相对容易,但云南生态文明及其建设如何在实践中得以完美展现,则需要新的知识、新的示范以及新的体验。
图10 郇庆治教授做论坛主题报告
周琼教授在主题报告中以《生态文明建设中官员意志与学者思维的协调路径——以西双版纳曼仑生态乡镇建设的考察为例》为题,她通过对西双版纳曼仑生态乡镇建设调研发现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提出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地方实践中,应当建立起生态文明视野下官员意志及学者思维的沟通、协调平台与机制,充分发挥官民共建的群体思维优势开通官员进入学术团队、学者进入政府部门开展合作的通道,官员去官僚化,学者去学术化,彼此换位思考,在统筹兼顾政府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同时,更要致力于完善并执行生态环境的治理、恢复及管理、监督、预警、评估及考核等目标的实现。
图11 周琼教授做论坛主题报告
尹绍亭教授长期在少数民族村寨开展田野调查工作,他在《“自然圣境”与生态文明建设——云南民族文化生态村的事例》主题报告中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既需要超前理念、科学技术、法制法规等的综合探索和开拓,也需要发掘继承各民族在历史长河中产生传承的适应性的生态观念、经验、智慧和行为。他的报告以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普者黑仙人洞这一自然圣境的恢复创造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基诺山基诺族乡亚诺寨从古茶园到茶园圣境的转变为例,以彝族和基诺族的“圣境”仪式为对象,详尽解析和阐释了彝族和基诺族“仪式表演”所表达和传递的认知自然、热爱自然、敬畏自然、保护自然、利用自然、淳化民风、和谐共生的生态意蕴和功能。他认为,建设云南生态文明排头兵,要明确充分发挥云南地域特色,发掘文化资源,传承民族文化,增强生态文化意识。通过恢复和重建云南少数民族村寨的自然圣境和宗教祭祀仪式,启发村民的文化自觉,树立民族自信心,重新认识民族文化的价值,继承和发扬优良文化传统。
图12 尹绍亭教授做论坛主题报告
侯甬坚教授以《生态文明建设:还历史一个期许已久的环境》为题,系统梳理、回顾和描述了历史时期以来人们对美好生态环境的追求和向往。在精彩的讲授中,他对生态文明建设之由来进行追本溯源,并就“生态环境”产生的时代背景作出了全面的诠释。他认为,公众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强有力执行者,公众生存环境和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息息相关,推进云南生态文明建设,应该深入基层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实地调研,充分了解公众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挖掘公众应对生态危机的解决方式,整合民众力量,建立公众广泛参与其中的生态文明建设共建共享机制和模式。
图13 侯甬坚教授做论坛主题报告
包存宽教授在题为《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空间规划体系》的报告中,对党的十八大到2018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体系和方针政策进行了系统性和整体性的解读,并在生态文明建设这一系统全面的理论体系和逻辑完整的框架下,就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以及如何建设生态文明作了全面的解析。他认为,新时期人民群众生态需求的基本特征表现为层次性、多样性和差异性,对生态文明建设空间规划的哲学任务、适应任务和转译任务进行了独到的分析,并就空间类规划的现实及问题提出了新的思考。他指出,空间规划是国家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并建议在实践探索时宜同步开展制度建设和理论研究;明确不同层级相关政府部门的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立足长远规划,切实保障空间规划与其他规划之间协调统一;对空间规划的环境合理性和可持续性进行综合全面的评估,最大程度地规避生态和环境风险。
图14 包存宽教授做论坛主题报告
耿金博士以《水利、农田与景观:明清云南农业空间差异的生态考察》为题,对历史时期以来云南农田布局与水利、云南传统乡村农田景观与空间差异、水田消失与景观、乡土文化变迁的互动关系进行了精彩的讲授和解读。就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农村振兴,他认为水稻田的减少导致农业生态系统功能的退化,乃至民间民俗生活习惯发生改变,亦造成稻田农业本身具有的乡情也在逐渐消失。他指出,在高原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中,高原水田农耕应该思考水田本身的生态价值与文化凝聚力。回顾历史,反思文化嬗变背后的农村环境,对于当下建设美丽云南,走具有云南特色的生态文明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图15 耿金博士做论坛主题报告
本次论坛聚焦云南生态文明建设的区域模式研究,分设“云南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云南生态旅游与生态文明建设”“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与生态文明建设”“云南生态城市与生态文明建设”“云南美丽乡村建设与生态文明”“云南高原湖泊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云南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云南野生动植物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9个议题。在论坛主题报告和分会场报告中,与会专家对参会学员就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方法和实践路径的探索作出精心指导,通过开展多学科、多视角的研讨和互动交流,共同追溯云南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条件,系统分析和比较云南生态文明排头兵建设的历史动因和区位优势,充分总结生态文明建设的云南经验和模式,共同探讨云南生态文明建设乃至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视野、新方法和新路径,共商新时代云南生态文明排头兵建设之道。
图16 第二届云南大学生态文明研究生暑期论坛现场
7月23日下午,论坛顺利闭幕。各分会场报告主持人分别汇报了小组学员论文讨论和交流的情况,尹绍亭教授代表论坛主办方作论坛总结发言,他指出,以周琼教授为主的项目团队在云南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和研究,目前已经初步形成独特的研究体系,并在生态文明理论方法、实践途径以及经验模式层面作出了系统性的总结和思考,为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美丽云南建设新格局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他认为,此次应邀与会的著名专家凭借各自广博的知识积累,全身心参与云南生态文明建设的课题大讨论中,既贡献了自己的知识、智慧和经验,亦在生态文明建设这一跨学科的整体研究领域形成共识、产生共鸣,为云南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发展理念,作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答卷献智建策、开具良方。
闭幕式上,周琼教授作为云南大学服务云南行动计划“生态文明建设的云南模式研究”项目组负责人发表致辞。她表示,自2015年项目立项到现在,全体项目组成员潜心关注云南乃至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方略及地方实践,除协调开展西南环境史研究所的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学术活动以外,全体成员将精力投入到云南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与现状调研及研究上,初衷是希望通过团队成员渐进式的努力探索,为云南生态文明排头兵的建设提供我们的思考。周琼教授认为,本届论坛共探讨论文40余篇,既有专家学者的新思考,也有青年学者的新视野,论坛的顺利举办从整体上推进和提升了中国生态文明理论和实际研究的水平和高度,更为云南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与学术参考。她坦言,同首届云南大学生态文明研究生暑期论坛相比,本届论坛所讨论的主题更加鲜明、问题更加专业,学员提交的论文质量更高,与会专家学者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思考更为精深,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云南模式研究及理路探讨提供了新的启发和思考。同时,周琼教授还就论坛研讨中达成的共识和成果集成性转化作出了精心的统筹安排。
图17 周琼教授发表闭幕式致辞
7月24日,与专家和青年学者集体赴昆明三峰再生能源发电公司和呈贡斗南湿地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专项调研。昆明三峰再生能源发电公司是昆明长水国际机场配套建设的重点项目,也是国家“滇池治理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之一。在昆明三峰再生能源发电公司环保教育基地,科普员工向各位专家和青年学者参观了详细讲解关于利用垃圾发电的技术和原理,并引导大家现场观摩公司利用垃圾发电总控制室和垃圾吊装室。参观结束,调研组就昆明市垃圾增长现状、结构变化、处置设施、专项收集、深度分类、无害化处理、科学利用等进行了充分的探讨,并就当前云南城乡垃圾分类和处理提出了有针对性、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图18 第二届云南大学生态文明研究生暑期论坛与会专家学者参观昆明三丰再生能源发电公司
斗南湿地公园兼有自然湿地和城市公园的功能,是治理滇池污染和改善湖滨生态环境的生态湿地系统。在呈贡斗南湿地调研的过程中,各位专家和青年学者亲临现场切身感受湿地的自然性和生态性,深入了解和探讨斗南湿地雨洪管理、生态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湿地沟通滇池水网(系)的生态环境的互动关系。大家认为,斗南湿地公园的建设应当践行“活态人文,绿色低碳”的理念,科学合理布局,因地制宜施策,充分利用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优化湿地生物物种组成和空间配置,建设以自然生态为主、结构完整、水清景美的湖滨生态湿地,并将其打造为绿色低碳、节能环保、科普教育的综合性生态体验馆和环保教育基地。
图19 第二届云南大学生态文明研究生暑期论坛与会专家学者在斗南湿地考察合影
第二届云南大学生态文明研究生暑期论坛是继2016年首届云南大学生态文明研究生暑期论坛举办以来作出的关于云南环境问题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思考,亦是云南大学服务云南行动计划“生态文明建设的云南模式研究”项目组深入分析和总结云南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和实践经验,积极探索云南生态文明排头兵建设的原则、路径和模式,对于推动云南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积极主动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生动实践。本届论坛形式丰富多样、各位知名专家的授课精彩纷呈,激发了广大青年学者关注现实的情怀,拓宽了青年学者生态文明研究的学术思维和视野,并将生态文明的发展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研究学术领域交流的同时,亦推动了有志于从事生态文明研究的青年学者及时关注生态文明研究前沿问题,并为云南生态文明建设的区域模式选择和可行性路径提供新思考和新见解。
此次论坛关注前沿、探讨热点、激荡智慧,与会专家和青年学者一致认为,把七彩云南建设成为祖国美丽的西南花园,要充分凝聚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合力,努力提高全省各族人民对生态文明的认识,倡导低碳、绿色、文明生产生活方式,使崇尚自然、善待生命、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成为社会风尚和道德规范,营造人人自觉投身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良好社会氛围。与会专家建言,云南大学服务云南行动计划“生态文明建设的云南模式研究”项目组应当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生态兴则文明兴”的深邃历史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基本民生观、“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整体系统观、“实行最严格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的严密法治观、“共同建设美丽中国”的全民行动观、“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共赢全球观,坚持生态美、环境美、城市美、乡村美、山水美,推进多维度的云南生态文明研究,加强研究的系统性,重构和创新理论范式和分析框架,开展实践调查和案例分析,努力提高云南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水准,促进集成创新性科研成果转化和落地生根,齐心协力把云南建设成为中国最美丽省份,凝心聚力谱写好中国梦的七彩云南生态篇章。
撰稿:聂选华
审阅:周 琼 耿 金
校对:杜香玉 唐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