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相辅相成,纳西族在对生物资源长期利用和管理过程中形成的传统文化体现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智慧。采用文献调查的方式,对纳西族的自然圣境文化、传统生产和生活方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纳西族传统文化中对自然的崇拜和保护、对动植物资源的科学利用和保育以及特有的水文化对丽江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起到了积极作用。因此,重视、传承和发扬蕴含着生物多样性保护经验的传统文化,可裨益我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关键词:纳西族;传统文化;生物多样性;自然资源
我国作为多民族聚居的文明古国,少数民族分布区广,人口基数大,聚居地自然环境复杂。各族人民在长久的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传统文化和知识,充分体现出少数民族地区特定的地理和环境特征以及当地人民对于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物资源的认识。例如,壮族对聚居地内“神山”及“神树”的禁止砍伐传统,保护了当地的珍贵树种;如傣族村约中有禁止砍伐和移动村寨内“龙山”上植物位置的规定,避免了村寨区原始森林被开垦、被种植,为热带地区关键物种保育起到了重要作用;又如藏族有敬重和禁止捕杀部分飞鸟、水中动物和奇蹄动物的习俗,民族文化和习俗有效保护了高原地区特有珍稀动植物的繁衍生息,保护了高原地区的生物多样性。
纳西族是云南地区25个少数民族之一,多聚居在云南西北部的丽江地区,西藏自治区芒康县、四川省攀枝花市等地有少量分布。丽江位于云南西北部,滇川藏三省交界处,区域面积2万余km2。区域地貌多元,雪山、河谷和坝子等地形并存,有丰富的冰川、森林、草甸资源,拥有典型的“立体气候”特征。复杂的地形和气候条件使丽江地区生物资源丰富多样,玉龙雪山自然保护区是横断山脉中高山动植物生长最集中的区域,被誉为“天然高山动植物园”和“现代冰川博物馆”。丽江地区作为我国西南重要的旅游区之一,其优美的自然环境和珍奇的高原生物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和学者。当地自然景观和生态系统能被维护和保育良好,离不开纳西族人热爱、尊重、顺应自然规律,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梳理我国少数民族体现生物多样性内涵的传统文化,侧重对纳西族的传统文化中具有生物多样性保护作用部分进行分析,揭示纳西族传统文化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能够起到的作用。
一、少数民族具有生物多样性保护作用的传统文化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在多个方面体现出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的特点。多个民族受环境影响形成了各自特定的生产生活方式,通过应对从环境中获取资源解决衣食住行等问题,或为了提升生活质量、提高生产效率而对环境进行改造,在适应与改造环境的过程中发展出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和知识经过书籍、图画、歌舞、传说、故事等媒介代代相传,持续影响着该民族人民群众的思维和生活生产方式。民族文化中关于少数民族的自然圣境文化、传统生产和生活方式较能体现该民族的自然价值观,及可持续利用生物资源经验,对保护其聚居地内生物多样性大有裨益。
(一)少数民族自然圣境文化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作用
保护生物多样性离不开各民族群众日常生活中爱护和尊重自然的意识,多数民族传统文化中都要求族人对自然圣境要崇拜和感恩的记录,在此民族文化指导下,当地各民族人民都能自发对自然圣境和区域内生物进行保护。“自然圣境”是原住民和本土居民公认的具有精神和信仰文化意义的民间自然保护地的通称,例如神山、圣湖、圣林等。自然圣境文化普遍存在于各民族传统文化之中,对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如滇西北藏区,藏族的自然圣境文化源于藏族的“苯教”,其教义在于信仰一切自然物,相信天地、山林、泉水都具有灵魂。当地藏族人民因对圣境的崇拜以及对相关文化的传承,有效保护了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其中,巴珠村的“夏瓦祥姆”神山、柯功村的“拉很”神山、追达村的“朵就”神山区因此受保护的植物种类分别有34科47种、64科147种、14科22种。自然圣境文化受到本民族的普遍认同和传承,有效保护了当地生物种群的多样性。
(二)少数民族传统生产方式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作用
各民族的生产方式源于该民族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开发改造以及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位于云南红河州哀牢山地区的哈尼族形成的独特元阳梯田文化,受哀牢山地区复杂多变的地形和气候影响,哈尼族人民因地制宜,通过缓坡大田陡坡小田的开垦方式开辟了最高级数达到5000多级的万亩梯田,并首创了中国的梯田农耕文化。梯田文化崇尚人与自然和谐共处,通过独特的稻作生产方式和用水管理模式使得当地的特有红米品种具有比普通品种丰富3倍的基因多样性优良性质。哈尼族人民历代相传的生产方式保护了当地稻作品种的多样性,并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种质资源和农耕经验。
(三)少数民族传统生活方式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作用
少数民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因此,各民族较重视对生活环境的保护,通过提升生活环境质量,减少生活污染排放等方式保护了当地生境。如景洪地区的傣族长期注重对村寨和房屋周边森林生态系统的构建,傣族村民有在村寨、佛寺周边种植5种树和6种花木,以大青树、菩提树及丛生龙竹等构成村寨保育林,并严禁砍伐的习俗。当地傣族人信奉南传佛教,南传佛教佛寺庭院内栽培的植物多达58种,其中,贝叶棕、高榕树等礼仪植物21种,椰子、牛心果等果树17种,鸡蛋花、温珠兰等绿化植物20种。受南传佛教文化影响,傣族人在建设自家庭院时将佛寺和保育林中的植物引种进自家庭院,在美化环境的同时,也构建了自然的植物种质基因库,保存了许多的珍惜植物品种,丰富了当地植物物种多样性。
二、纳西族传统文化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作用
(一)自然圣境文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纳西族的自然圣境文化主要表现为对神山和神树的崇拜及保护,也是高原地区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习俗。高原地区民族人在适应自然的过程中,对在山区出现的诸如高原反应、雪盲症等产生了神秘和敬畏的心理,将人对自然的生理反应称为“山神的预示”,因此生活在山区的少数民族将对山的崇拜纳入传统民族文化。纳西族主要聚居的云南丽江地区,是平均海拔2000m以上的坝区、山区和高寒山区,当地人的日常生活与生产实践环境多是高山峻岭、皑皑雪山,纳西族传统文化中也同样崇拜山,并赋予山以神圣性。云南丽江纳西族传统文化中的神山多达十几座,被《东巴经》明确记载的有十二座神山,即白沙玉龙山、森笔文笔山、恩柯马鞍山、恩冷冷岗山、桑冷贵峰山、赠珍修曲山、白地美赐山、东坝庚赐此山、俄亚旭子山、油米拉乌山、永宁老鹰山和盐源牦牛山,最著名的是位于玉龙地区的玉龙雪山。
玉龙雪山是中国范围最南的一座雪山,也是欧亚大陆距离赤道最近的海洋性冰川区,最高海拔5596m,总面积约26000km2,天然林面积约7700km2,有完整的高山垂直带自然景观和丰富的高山生物类型,是我国高原生物的重要栖息地,区域内有大量珍惜濒危的动植物资源。玉龙雪山区是几大植物区系交汇地,保留了许多古老、原始的植物类群,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特有性和珍稀性,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
纳西族人对神山、神树有着深厚的感情和虔诚的信仰,传统文化中认为,玉龙雪山是纳西族保护神“三多神”的具象,纳西族祖先在“三多神”的保护和帮助之下日益强盛,并将每年农历二月初八定位纳西族的“三多节”,纳西族人会开展活动纪念“三多神”。山区中的林木作为自然圣境的一部分也受到信仰和保护,纳西族经典《东巴经》中的《大祭风·开坛经》记载:“在九座大山上,不能攀折、损坏古老的树木;在大山箐里,不能随意砍伐树木和竹子;在森林里,不能毁坏和砍伐大大小小的树木。”因此树木在纳西族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意义,在祭祀和节庆活动中,松树、柏树、冷杉、黄栎等树种作为神树会受到祭拜,还会将黄栎和柏树立于祭坛,作为天地神明的代表。
自然圣境文化的传承引导纳西族人重视对山林的保护,纳西族人坚守对神山神树的信仰,保护了境内的自然环境和特有物种多样性。当地森林资源和种类丰富,玉龙雪山区内森林覆盖率达55%,被列入《中国珍惜濒危保护植物名录》和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保护植物有西藏红豆杉(Taxus wallichiana)、澜沧黄杉(Pseudotsuga forrestii)、云南山茶(Camellia reticulata)等30余种,玉龙雪山是我国植物模式标本较集中的产地之一,纳西族的自然圣境文化传承对保护当地生物多样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传统生产方式
纳西族的狩猎、畜牧和农耕等生产经长期实践形成了独特的方式。在长期适应自然环境的过程中,纳西族人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中,认为人与自然是手足兄弟的关系,人类只有与自然和谐共处才能得益于自然。纳西族人多数喜爱动物,认为动物具有灵性,是纳西族人力量的源泉和人类的良师益友,因此,纳西族忌讳滥捕滥猎野生动物,认为任意杀害野生动物的行为无异于伤了人与自然的感情,必然招致自然的报复。纳西神话《高来秋沃受》中记录的一个故事:父亲窝高来嗜好打猎,带领儿子高来秋将九座大山、六条深谷中的麂、獐、狐狸等野生动物赶尽杀绝,使得森林杀气冲天,伤害了大自然的精灵“术”,窝高来因此被抓走,高来秋认识到了父子二人行为的错误,决心向“术”谢罪,一路上帮助受困的动物脱离危险,做了许多好事,最终获得了“术”的谅解,解救了父亲。通过纳西族的传说和神话潜移默化地教育了人们应自觉尊重和爱护自然界中的生物,在这种人与自然情同手足的文化指引下,纳西族日常均注重对野生动物的保护,禁止捕杀蛇、虎、蛙等动物,在动物繁殖期禁止狩猎,且严格禁止捕杀怀孕的母兽或幼兽,被严格遵循的禁猎周期使纳西族聚居地周围野生生物种群丰富,保育情况良好。
纳西族传统畜牧方式中也隐含有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如在养殖禽畜过程中重视对品种的改良和杂交选育,在村寨内有有繁殖员对牲畜的繁殖选育进行管理。而长期的物种杂交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杂交是物种分化、进化历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增加遗传多样性和物种的适应性,并能够促进物种的形成,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通过长期的杂交和选育,纳西族人培育出了优良的禽畜品种,对当地的动物种群多样性保护具有促进作用。
纳西族积累了丰富的医药经验,用自然界中的草木入药,在药用植物的引种和收集过程中,丰富了当地的药用植物多样性。纳西族人习惯在庭院种植的药用植物多为栽培种或稀有野生种,而庭院药用植物类似于移地保护的引种方式能够保育和恢复弱势的野生植物种群,防止其灭绝。在收集药用植物时,纳西族人避免寸草不留的穷尽式采摘,而是“季节性采药”“采大留小”和“轮歇采集”在每年端午前后统一采取草药,采集时选择较大的植株或根茎,将发育不完全的植株或种子重新种植好,作为来年的采集种源,在采取后两、三年内不再次于同一片山区内采药,以实现对药用植物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传统生产方式有效保护了纳西族聚居地周边的动植物种群多样性。
(三)传统生活方式
纳西族人的传统生活方式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知识,丽江地处高原,降雨相对较少,而水是纳西社会历史和人民精神的象征。因此,与水有关的文化较能体现出纳西族人民顺应自然,追求人与环境和谐的思想。如纳西族的水文化中的“三眼井”,是一种独特的用水方式,即在泉水源头依地势高低落差建设三个串联的水池,让泉水由高至低依次流入。最高的池为源头活水,水质清澈,用于饮用、烹饪;次高的水池用于洗菜洗碗;最低池中的水则用于清洗衣物。三眼井中的水被物尽其用、各司其职,最大限度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利用完毕的水被排放进专门沟道,避免了对河流湖泊水源的污染。丽江古城内现存有6口著名的三眼井,周边为当地人民在劳作间隙提供了小憩场所,古城居民的用水习惯也反映了纳西族人的环保意识和生活智慧,丽江地区保持良好的水质得益于纳西族对水文化的坚守和传承。
纳西族水文化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效果显著,表现为丽江地区水系内生物资源繁多、水质洁净,区域内的拉市海是我国重要的高原湿地,在6500hm2范围内,有动物326种,包括25种鱼类、31种两栖动物、35种哺乳动物和235种鸟类,候鸟数量最多时超过12万只。拉市海不作为众多高原生物的栖息地,和长江中下游水循环调节系统的关键部分,是我国的重要水源地和生态保护区,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纳西传统文化中注重对水的保护,并通过民间故事、习俗规约等教育族人尊重、爱惜水资源,保护了丽江地区的水质和周边生物的生境。
三、结语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加强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将相关制度和重大工程建设的地位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并多次提及生物多样性对国家、对民族存续和发展的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生物多样性使地球充满生机,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助于维护地球家园,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的思想传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优秀传统文化,揭示了生物多样性和社会发展具有的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关系。能够存续至今并发展壮大的文明和民族离不开对其聚居地生境内生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纳西族的传统文化和知识为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值得参考的经验和知识。一方面,丽江地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为纳西族传统文化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纳西族人在对当地生物资源的利用和管理过程中也形成了有益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传统文化和知识。另一方面,纳西族独特的传统文化也能够促使人们对当地特有生物资源进行保育和合理利用,对当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积极作用。
重视对各民族、各地区的传统文化和地方性知识的系统性保护和传承,通过保护文化多样性,防止传统文化的灭失的手段来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一是需要提升对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许多民族有关生产生活的传统文化中蕴含对生物资源的科学利用和保育经验,客观上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二是在实践中可将各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进行提炼和抽象,从中探寻出能够普遍适用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方式以及理念,并在小范围自然区域内进行验证,将切实有效的保护方式进行推广。三是可以对一些口口相传或面临失传风险的传统文化和知识进行整理编目,并将其充分融入当地的教育和文化产业,使公众充分认识传统文化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传统知识、传统技术革新与习惯做法等传统文化的保护和提升被视为维持少数民族地区原住民日常生活和保护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关键所在,为国家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可贵的知识和值得学习的经验,能够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政策的科学性,确保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能够因地制宜、落到实处。2021年,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届会议在昆明召开,会议第一阶段通过的《昆明宣言》再一次重申了现阶段人类共同面临的生物多样性丧失风险,并强调了传统知识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