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化

民族智慧

首页 >> 生态文化 >> 民族智慧 >> 正文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建设价值探析

发布日期:2024-03-11    作者:李燕萍     来源: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点击:

摘要:凝聚了生活、生产实践经验的生态智慧,是云南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在美丽云南建设中的价值维度和观念支撑。云南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顺应自然规律、向自然适度索取与对自然环境的保护等方面应高度契合。实现美丽云南建设,要先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复兴云南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发挥传统生态文化在美丽云南建设中的作用。

关键词: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美丽云南;生态文明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国家发展的总体布局,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伟大战略构想。2012年12月在中共云南省委九届四次全体会议上提出要建设天蓝、地绿、山青、水净的“美丽云南”,明确了云南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取向。云南独特的气候和地理条件造就了复杂的生态环境,长期生活于此的各族人民在长期对环境的适应、改造及生产生活实践中,既经历了破坏生态环境产生的灾难性后果,也积累了富有智慧的保护、利用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传统生态文化价值观。这些在与自然相处过程中形成了特有的民族生态观,既是云南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重要来源,也是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分析云南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中的生态元素及价值维度,对生态治理、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价值,并可为云南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民族智慧。

一、云南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的价值维度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省份,各民族在生产、生活中逐渐形成了各自特有的民族文化,这些多元的民族文化是各民族的精神资源宝库。其中,民族生态文化作为各民族在与自然共生、共存积累而成的生态智慧,其内涵十分丰富,其价值维度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崇拜自然

云南各民族都有一些与现代环保理念有关的习俗、禁忌及习惯,尽管出发点、目的不尽相同,但都体现了少数民族生存方式中的生态文化智慧,从客观上起到了保护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作用。云南少数民族生活的自然环境千差万别,社会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因而呈现出姿态万千的自然崇拜。

天崇拜。云南少数民族认为上天威力无穷,是万物的主宰,是自然界的最高神灵,对天有极大敬畏,为祈求天下万物丰盛、人畜平安,各民族皆有祭天神的习俗。如武定、禄劝地区的彝族,逢年过节都要搭建大棚祭天;白族村寨每年九月都在专门的祭天坛祭天。此外,景颇族、纳西族、普米族、哈呢族、独龙族等都有本民族的祭天习俗。

地崇拜。土地是生养万物的母体,是人类食物的根本来源。云南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存实践中产生了对土地的崇拜,祈求大地赐予人类丰美食物。如景颇族耕种前必须举行仪式;巍山的彝族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要祭祀地母神“米斯”;布朗族全家人要祈求土地神;昆明的彝族每逢春播或秋收季节,都要到土主庙烧香供献;武定、禄劝、楚雄、姚安一带的彝族每逢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要祭天公地母等。

山崇拜。生活高原山区的云南少数民族认为山是神灵居住的地方,是通往上天的阶梯,是撑天的支柱,崇拜山神,保佑族人人丁兴旺、风调雨顺,庄稼丰产。如各地彝族认为,先民迁徙经过的以及居住区的主要山岗都是神山;藏族和普米族对山神的祭祀都非常隆重和虔诚,以免降临灾难;生活在滇西北的藏族每年农历正月都会上山植树,很多山被奉为“神山”;摩梭人把山分为男山女山,认为所生活区域的人畜兴衰、农业丰歉以及妇女们的身体健康、姻缘和生育能力等都受格姆女山的主宰和司管;生活在滇西哀牢山的哈尼族每年必须祭拜的“神山”,俗称“祭寨母”,并在山坡开垦出壮观的哈尼梯田。少数民族不仅有山崇拜,山上的植物也是崇拜的对象,认为“神山”、“神林”“神树”都是村寨的保护神。藏、傣、纳西(摩梭人)、布朗、佤、彝、景颇、壮、傈僳、苗、普米等民族有崇拜神林、神树的风俗。生活在西双版纳的傣族,每个勐、每个寨都有自己的“神林”,称为“竜林”,充当着傣家传统的自然保护区,是用之不竭的绿色水库,储存着热带植物多样性,调节着地方性的小气候,是繁殖农林病虫害之天敌的基地,是预防风沙寒流的自然屏障,保障了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布朗族的“神林”称为“龙山”,由于世代保护,其物种数量是相邻的季风常绿阔叶林的两倍多,与傣族的“竜林”一样动植物资源丰富,是难以替代的“物种基因库”。

云南少数民族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化习俗,体现了万物有灵的观念,传承千年的民族生态文化,反映了对人与人、人与社会及人与环境的认识和处理方式。其与自然界和谐共生理念有独特的自身价值,也提供了一种认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新参照系,并从客观上保护了生态物种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二)依附自然

云南的少数民族自古以来就形成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朴素生态观,不仅畏惧自然、崇拜自然,同时也利用自然、依附自然。云南纳西族东巴文化规定人类必须保护和爱惜自然界的万物,林木只能适当砍伐,禽兽只能适量捕猎,署神才会赐予人类生存和繁衍的福地,保佑人类人寿年丰、平安吉祥。经历了生产生活中经验、教训,纳西族得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向自然索取适度的朴素生态观。在藏族人民生活的地区,人们在“神山”上画出封山线,封山线以下的土地只能进行轻微放牧和采集林下产品。云南少数民族源于与自然界和谐共生理念和索取适度的生态观,即便在一些特殊的历史时期,也最大限度的保留了森林茂密,河流湖泊中游鱼如织的风貌,才使得云南是我国迄今生物最为多样、丰富的地区之一。

(三)敬畏自然

云南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将自己的生态观念、生态文化以及自然规律等融入到日常的生活中,形成了特有的敬畏自然的生存方式。

云南少数民族创造出“谷底江河-坡地梯田-山腰村寨-山顶森林”的“梯田”生存模式,巧妙地解决了居住在山区生产、生活用水不便的客观问题,并形成独特,循环良好的生态系统。梯田模式形成的常年性固定水域,支撑了水生动植物的生长和繁殖,提高了当地的生物多样性承载能力,人类也获得了丰厚的经济回报。梯田中的高山水田发挥了高山“人工湿地”功能,实现了水资源内循环,为生物多样性提供良好的形成环境。云南丽江古城有效利用了周边雪山、河谷提供水源,古城房屋依河边而建、街道依傍河道走,纳西族特有的建筑至今保留着古代利用河水清洗街道的装置,显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云南少数民族收集鸟粪把鸟粪填入石缝中,利用鸟粪中植物种子生根发芽治理石漠化,提高了区域的植被覆盖率,有效解决了水土流失问题。云南少数民族总结出的把多种牲畜合群放养、多种农作物混合种植生产模式,高效的利用了农作物的残留物,并使种类繁多的野生植物资源得到均衡利用,确保了当地生物物种的多样并存。云南少数民族在生产生活中表现出的生存智慧,体现了尊重自然规律及巧妙利用自然资源的智慧。不同的生态环境造就了不同的生态观念和生态文化,云南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对保护云南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云南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建设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是中华传统生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则根植于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生态文化。

(一)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所在。敬畏自然是遵循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前提。云南少数民族在崇拜自然、敬畏自然中总结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历史上人类破坏自然最终反伤人类自身的事件、案例充分说明了“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新时代,人们对良好的生态环境、生态产品要求日益提高,生态建设成为我国发展的民生问题。习近平多次强调: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并提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习近平指出:绿色发展,就其要义来讲,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推进绿色发展”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的“要全面推动绿色发展”,都是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二)顺应自然规律

云南少数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形成了把握自然规律、按规律办事、利用规律来为人类服务的生态文化,显示了各民族人民的生存智慧。2013年5月24日,习近平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提出“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并提出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生态系统的修复要遵循其整体性、系统性和内在规律性,把山、水、林、田、湖、草看作一个整体系统修复其生态循环能力,完善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合理规划、提高森林覆盖率、推进综合治理、保护湿地、防治地质灾害、扩大试点轮值休耕制度区域,建立合理的、可持续的生态补偿机制。

(三)自然资源的适度索取

云南少数民族向自然适度索取的朴素生态观,使得云南地区能够保持森林资源茂密、水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的状况。生态文明建设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色发展观,强调要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发展生活方式就是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发展生活方式。适度索取的朴素生态观与绿色发展观都是以实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为目标的。

(四)对自然环境的保护

云南少数民族的传统生态文化对人们的行为起到了约束作用,客观上保护了自然环境,为人类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良好的生态环境属于公共产品。习近平主持审定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以八项制度为重点,加快了建立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习近平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的讲话中强调,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是本行政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第一责任人,对本行政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负总责,要做到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要环节亲自协调、重要案件亲自督办,压实各级责任,层层抓落实。提出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负有责任的领导干部,不论是否己调离、提拔或者退休,都必须严肃追责、终身追责,从制度上保障了生态文明建设,确保生态环境得以恢复。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发挥了观念的作用,融合到少数民族的宗教中,把少数民族对自然的崇拜、敬畏转变成为坚定信仰,由此约束人们的行为,保护了生态环境。云南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在云南生态文明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为美丽云南建设奠定观念基础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美丽云南建设需要复兴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早在2005年8月就提出了“两山论”,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理念、思想、战略。2018年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全面、深刻、系统、科学的阐释了生态文明思想,并形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纲领。

美丽云南是云南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目标,应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来推动美丽云南建设。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恶化是美丽云南建设的短板,要改变这一状况先要提高各民族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我国少数民族有宗教信仰自由,宗教信仰是少数民族的精神支柱。云南各少数民族曾用信仰保护了云南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而在美丽云南建设中则应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复兴云南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确保实现云南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实现美丽云南建设。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中生态环境保护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成功之处,应继续传承、发展,并成为对各族人民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范本。加大宣传、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力度,让各民族人民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实现绿水青山的美丽云南建设目标。

生态文明智慧 生态文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