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好多了,能够见到蓝天白云的日子越来越多了。”这几乎是2017年全国尤其是北方人民的最切实的感受。
环保部门的监测数据显示,今年1月到11月,全国338个地级以上城市PM10浓度比2013年同期下降了20.4%,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PM2.5浓度比2013年同期分别下降了38.2%、31.7%、25.6%,下降幅度均大幅高于考核标准。业内尤其关注的“京60”(北京PM2.5年均浓度控制在每立方米60微克左右)考核标准,监测数据显示,今年1到11月,北京PM2.5平均浓度接近60微克/立方米。尽管今年1到2月北京PM2.5浓度同比增长较多,高达66.7%,但从3月份开始扭转,得到明显改善,3到11月同比下降了27.1%,尤其10月进入秋冬季采暖期以来这一数据同比下降了40%以上。
的确,近两年政府治理雾霾的力度前所未有。其中,改变采暖结构,推行以电代煤、以气代煤可谓功不可没。
然而,进入冬季以来,北方地区出现了天然气短缺状况,一些地方出现了居民采暖用天然气断气的现象。一时间,舆论哗然,甚至有观点认为民用“煤改气”是导致天然气需求暴增的原因。事实果真如此吗?
据调查统计,到目前为止大气污染传输通道“2+26”城市实际有319万户完成了“煤改气”,加上集中供暖锅炉改气,预计采暖季新增天然气需求量为50亿立方米左右,平摊到120天供暖季,即日均需求增量4200万立方米。而12月全国日均用气量为8亿立方米,较去年同期增长20%左右,也就是日均需求增加1.3亿立方米。这意味着新增的1.3亿立方米天然气用量,“煤改气”仅占30%左右。
清华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原热能工程系主任姚强表示,今年天然气供不应求的紧张局面是需求侧超预期规模的增长和供应侧始料未及的减少造成的。
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也撰文表示,天然气供应能力增长相对滞后,是造成天然气短缺的直接原因;天然气定价机制失调,市场化改革滞后,则是导致供应短缺的深层原因。
推行“煤改气”的主要立足点是减少环境污染。“煤改气”是指将散烧煤改气,并不是所有的煤都要改用天然气。民用散烧煤无法有效治理,替代是最佳途径。宜气则气,宜电则电,无法替代的也要采用清洁煤。
“煤改气”从表面上看是为了改善空气质量而采取的能源转化,实际上更应当看成是一个民生工程,让农民摆脱烧煤、烧柴火是历史性的进步。因此,“煤改气”“煤改电”的大方向是对的。目前天然气的短缺则是我们当前必须克服的难题。
对于“煤改气”遇到的困难,环保部近期也专门发出文件,要求在“煤改气”“煤改电”设施没有完工的地方,原有的燃煤取暖设施也不能拆除,同时对于可能出现的天然气供应问题做好预案。保障群众供暖,把对的事情办好。
需要认识到,天然气供应短缺问题并非不可解决。林伯强指出,鉴于天然气对于能源结构调整和清洁发展的重要意义,政府应利用综合政策手段来解决供应短缺问题。其一,政府需进一步推进价格的市场化改革,设计合适的市场激励机制,来提高供给侧的积极性;其二,需从雾霾治理角度出发,加大对于“煤改气”的补贴力度。在必要的时候,压非保民(压低非民用气,保障民用气)也是基本的措施之一。
只要大家要齐心协力,向前走、向前看,困难是暂时的,越过这些困难,越过这些门槛,前途会更加光明,天空会更蓝,老百姓期盼的也就是这个。
(来源:中国生态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