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其写入党章以来,乡村振兴成为“三农”工作的关键词。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都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全面部署。
乡村振兴战略为何是“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
下一步又该如何实施好这一重大战略?
围绕上述问题,1月24日,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周三大讲堂”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系列轮训讲座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农经司司长吴晓同志围绕工作实际作了详细解释。
为什么?
“党的十九大将‘三农’工作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在我国农村发展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影响深远。”吴晓表示,之所以要在这个时期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从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出发的,有鲜明的目标导向,同时是党的使命决定的,也是为全球解决乡村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已经从增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紧迫感和使命感的角度,作了深刻阐述,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有基础、有条件、有旺盛的市场需求的。
对此,吴晓在大讲堂上用详实的数据阐述了自己的理解和看法。“乡村振兴开启了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征程。经过长期努力,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靠天吃饭’正在成为历史,我国20亿亩农田中有9.88亿亩旱涝保收,科技贡献率达到56.7%,良种覆盖率达到97%,农业技术快速发展;靠手工劳作正在成为历史,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63%,农民世代‘面朝黄土背朝天’已成为历史;一家一户自给自足的经营模式正在发生历史性转变,适度规模经营进一步发展。农业农村发展的历史性成就,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起到了良好的支撑作用,同时也具备了向更高阶段迈进、开启新征程的基础和条件。”
尽管农业农村发展迅速,但是吴晓坦言,“目前最大的发展不平衡就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发展不充分就是农村发展不充分。迈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农业农村发展如何跟上整个国家的现代化步伐,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挑战,而这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所在。”
2017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和消费支出仍分别高达农村居民的2.71倍和2.23倍,可以说,城乡发展十分不平衡。另一方面,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世世代代耕作的土地,转变为从事二、三产业的工人,这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巨大而快速的社会流动,传统的农村社会结构受到巨大冲击。乡村缺人气、缺活力、缺生机,村庄空心化、农民老龄化,农村传统价值观失落,乡村基层民主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突出。”吴晓说,中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针对乡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状,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促进乡村全面进步。
是什么?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要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走共同富裕之路、走质量兴农之路、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走乡村善治之路、走中国特色减贫之路。
“这七个方面,构成了中国特色乡村振兴道路的具体内涵,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把握好的关键环节。”吴晓透露,为进一步细化实化乡村振兴战略,国家发展改革委农经司正在牵头起草《乡村振兴战略规划》。
如何理解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的这七条道路?吴晓表示,首先要充分理解“重塑城乡关系”。“这是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一个全新提法。重塑城乡关系,就是要改变乡村人才、土地、资金等要素向城市单向流动的格局,让农村留住人才、留住资源,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吴晓指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也是需要重点关注和推进的内容。2017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部门协同推进机制,印发《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工作方案》,出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专项债券发行指引》,着力解决用地难、融资难等困难,加强对试点示范县相关部门、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训,进一步推动各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构建农村创业就业的良好政策环境。特别是2017年12月底,国土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用地保障工作的通知》,着实解决了用地难的问题。
“这几年,我们在这方面下了很大功夫,牵头出台意见、搞试点、召开全国现场会等。从成效看,农村产业融合呈现蓬勃发展态势,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2016年,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经营收入5700亿元,年接待游客21亿人次。2017年上半年,全国农村实现网络零售额5376.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8.1%。我们感到,继乡镇企业、农民工进城之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已成为农村创新创业的重要领域,可能成为农业农村又一次历史性变革。”吴晓谈起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工作时,用数据表示了自己对未来发展的信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内涵丰富。吴晓表示,这其中还应当包括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业农村绿色发展、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创新乡村治理体系、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等重要内容。
总结来说,“城乡融合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共同富裕是根本原则,坚持质量兴农才能提高农业竞争力,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财富,优秀乡村文化能够提振农村精气神,实现乡村善治能使农村社会和谐有序,中国特色减贫是改革开放近40年走出的成功道路,必须坚定走好。”吴晓说。
怎么走?
“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已经明确,要把这个蓝图绘好,需要发挥我们的制度优势,创新体制机制,科学谋划,调动全社会的力量,齐心协力共同推进。”吴晓强调。
吴晓分别从“人”“地”“钱”三个方面重点分析了如何强化乡村振兴的要素支撑。
“人,就是要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吴晓说,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注重优化乡村人口结构,提高乡村人力资本质量,培养一支宏大的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其次,还要鼓励城镇各类人才到农村创业创新,进一步营造良好环境,继续支持农村就业创新,解决好用地、信贷、保险、社保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地,就是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激活农村资产资源活力。”吴晓以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举例,“要加快制定相关配套措施,把‘三权分置’和承包期再延长三十年的政策落到实处,让农民吃下长效‘定心丸’。”
“钱,就是要建立健全有利于各类资金向农业农村流动的体制机制。”吴晓说,乡村振兴是党和国家的大战略,要加大真金白银的投入。应从财政、金融、社会资本等多个渠道筹集乡村振兴所需资金,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
“同时,乡村振兴战略还需要强化规划引领。”吴晓表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将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中央一号文件为主要依据,细化实化工作重点和政策举措,部署重大工程、重大计划、重大行动,和中央一号文件一起构成国家层面“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框架体系。
“规划将树立城乡融合、区域一体、‘多规合一’理念,统筹考虑城乡产业发展、人口布局、公共服务、土地利用、生态保护,增强规划的前瞻性、系统性、指导性和操作性。充分考虑各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分类推进,以多样化为美,防止乡村景观城市化、西洋化。”吴晓表示,这是农经司牵头起草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基本考虑。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既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需要我们坚定信心,苦干实干,久久为功。“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化,从耕读传家到邻里守望、诚信重礼,都是中华文化的鲜明标签。我们每一个人都与乡村有着割不断的联系,乡愁是最容易引起共鸣的情感记忆。希望大家都关心农业、关注农民、关爱乡村,我们有责任、也有信心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贡献。”吴晓在讲座结束之时,号召大家共同关注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