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化

生态文化

首页 >> 生态文化 >> 正文

自然圣境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发布日期:2023-09-04    作者:裴盛基     来源: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点击:

摘要:本文介绍了对于自然圣境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内外研究的情况,并分析了自然圣境的民族生态学意义,提出自然圣境文化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应用。虽然在不同民族之中,自然圣境有特殊的名称,但是总体而言,自然圣境是建立在传统文化信仰基础上的民间自然保护地体系。本文建立了自然圣境调查研究方法,主要是针对社会经济、生物多样性、传统知识和生态服务功能等4个方面进行调查。本文提出自然圣境保护示范工作应是社区主导型保护地,依据三个原则从调查中选点开展保护示范:1)有相关传统文化基础;2)有较高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3)当地政府支持建立保护示范工作。

关键词:自然圣境;生物多样性;传统文化;少数民族;云南

1自然圣境的概念

人类对自然的崇拜是一种古老的文化现象,在我国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山海经》、《后汉书》、《诗经》等典籍中均有记载,是人类对大自然感恩的表达和对大自然无穷威力崇敬的表现。

“自然圣境”(SNS,sacred natural sites)泛指由原住民族和当地人公认的赋有精神和信仰文化意义的自然地域。因此,自然圣境是建立在传统文化信仰基础上的民间自然保护地体系,在不同民族中有不同的自然圣境名称,如神山、圣山、圣湖、圣林、龙山、动植物崇拜、道教圣山、佛教圣山等。自然圣境以传统文化为依托,以保护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及其生态服务功能为目的,建立在当地公众承认和尊重的赋有精神和文化信仰意义的特定自然地域,现代自然保护领域命名为:文化景观保护地(IUCN-UNESCO,2008)。

历史上自然圣境以不同形式长期存在于世界各地土著和当地民族社会之中,对生物多样性保护作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近半个世纪以来,自然圣境在经济发展、生态变化和环境变迁中不断受到政治冲击,文化侵蚀和土地蚕食,已经濒于灭绝,所剩无几,亟待加强保护。以西双版纳州为例:自然圣境(傣名:竜山),1960年前有1,000处竜山林,森林总面积150万亩,占全州土地面积的5%,2013年调查仅存250处,有林面积仅为1.5-2.2万亩,其中95%竜山林改变为橡胶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样的改变并非特例,而是我国民族地区的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现象。

2自然圣境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自然圣境的研究起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包括中国、印度、英国、美国等国家都开展了相关的调查与研究。在1982~1992年间,裴盛基、刘宏茂等开展了有关西双版纳傣族竜山研究,S。K。Jain对于印度神林(Sacred Forest)开展了研究。

1992年,自然圣境研究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标志事件是在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召开会议,首次讨论和统一命名了自然圣境(SNS)。

2003年,UNESCO/MAB/IUCN/KIB等在昆明联合召开“自然圣境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国际会议,对SNS进行了SWOT综合分析,首次对SNS进行了科学定义,分类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等分析总结。

2005年,UNESCO/UNU/IUCN在东京召开SNS与文化景观学术研讨会,确认“文化景观”的概念和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

2007年,在南非德班世界保护大会上,IUCN正式成立CSVPA——自然保护区精神与文化价值工作组(中国学者裴盛基教授当选为工作组成员),确定SNS在世界保护区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2008年,IUCN-UNESCO正式出版发布《自然圣境——保护地管理指南》,确定自然圣境的4项管理原则和45项管理指南。同年,裴盛基教授在西双版纳实地调查后,向联合国原住民常设论坛(UN Permanent Forum on Indigenous Issues)第五次专题会议(圣境与环境:原住民对世界遗产的展望)提出书面建议:保护西双版纳最大自然圣境“竜南”竜山,该书面建设亦提交给联合国安南秘书长。

2013年,云南省人民政府发布《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2-2030)》,将“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设定为8项战略任务之一:并将“自然圣境调查、编目与管理示范”设定为27项优先行动,从政策层面将自然圣境纳入政府主流化行动。

2014年: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专项资金资助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民族植物学团队100万元开展“云南自然圣境文化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应用研究与示范”项目:同年4月,IUCN-CSVPA Newsletter‘Culture for Nature’第1期刊登简讯:“中国自然圣境”,介绍该项目实施情况,表明国际自然保护界高度关注中国自然圣境保护动态。

3自然圣境的民族生态学意义

由于自然圣境是建立在当地的传统文化信仰基础之上的,所以自然圣境文化是源于民族传统生态学知识,体现了当地人对大自然的认知,并对自然圣境文化处境内的人类行为形成规范和约束。

自然圣境是自然保护与社会发展相互协调的需求,是文化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而与自然圣境关系密切的传统生态学知识是人与生物多样性及其生态系统长期相互作用所积累的知识与实践,传统生态学知识是民族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自然圣境是不同文化中广泛存在的文化景观现象,具有起源、历史、形态、规模和管理方式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包括遗传水平、物种水平、群落水平、生态系统和景观系统不同层次,其影响的时间和空间分布格局表现程度和发生过程差异显著,值得深入研究,应作为民族生态学研究的一个主要课题深入开展。

在研究自然圣境历史贡献的基础上,应当加强对自然圣境应用于现代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进行研究,特别是自然圣境的现代管理方法,途径和如何建立民间自然保护体系的研究,并开展示范与推广。

在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上,自然圣境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代表性和现实意义。

4自然圣境文化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应用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民族植物学团队从2014年至今,进行了以下方面的调查研究和保护示范工作:

(1)自然圣境调查方法设计:项目初期编制了“自然圣境调查提纲”,在七个调查点上按统一方法调查四项内容:社会经济、生物多样性、传统知识和生态服务功能。

(2)对自然圣境调查点进行调查和总结:2014年3~8月按以上内容,完成了以下云南省以下七个自然圣境点调查工作,所选七个调查点分布代表氐羌、百濮、百越、苗瑶和汉民族等五个不同民族族群传统自然圣境文化:

1)汉地佛教圣地点——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鸡足山镇寺前村

2)滇东南壮族龙山调查点——文山州广南县者兔乡九龙山

3)滇西南佤族色林调查点——临沧市耿马县勐简乡大寨村

4)红河哈尼族龙山调查点——红河州元阳县新街镇大鱼塘村

5)西双版纳傣族竜山调查点——景洪市勐罕镇曼远村竜勐

6)滇南瑶族龙山调查点——红河州元阳县新街镇瑶人老寨

7)滇西北藏区神山——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县塔城镇巴珠村

通过自然圣境的调查获得一些重要发现:

第一,“文化物种”普遍存在:九龙山壮族龙山圣境景观系统中有“神田”,专门种植“神田稻”(至少300年以上);哈尼族、傣族、佤族龙山中都有特定文化意义的树种,被严格保护和祭拜。

第二,自然圣境中生物多样性保护状况良好:每一调查点发现至少1种以上国家Ⅰ类或者Ⅱ类保护植物物种,最多的调查点共有12种;在森林植被类型受到严重破坏的地区,自然圣境保护了重要的植被类型,如西双版纳的热带干性季节性雨林,滇东南地区的亚热带湿润季风常绿阔叶林;滇西北高原的亚高山针叶林等保存较完好的森林植被类型。

第三,文化信仰与物种保护呈现协同进化关系:如元阳哈尼梯田水源林;傣族竜山中的关键物种野芒果、箭毒木;鸡足山佛教圣地中特定的佛教植物如西康玉兰、银杏、云南山茶等。表明自然圣境是当地社区和村民精神文化寄托与表达的重要场所,是不可缺憾的传统习俗。自然圣境也是村民进行动植物保护教育的生动课堂,许多有关动植物和森林的知识是从自然圣境获得。

第四,自然圣境的生态服务功能随面积增大而显著,森林面积较大的圣境终年长流水不断,动物栖息增多。自然圣境在生态恢复与森林重建中发挥着重要的“基因库”作用,有效保护了乡土树种和众多的药用植物,如西双版纳竜山中的野芒果、龙果、箭毒木、大叶白颜树等被用于竜山恢复;药用植物萝芙木、花叶九节木、箭根薯、缩砂密、龙血树、美登木等。

第五,自然圣境管理模式基本沿袭传统社区管理,村民自治管护,有专职人员负责,每年定期举行祭祀活动等,管理投入很少,成效显著。同时,自然圣境文化传承普遍受到现代经济发展冲击,特别是在经济发展快的地方,如佛教圣地的旅游业,傣族竜山改种橡胶,受影响较大。

根据项目设计,自然圣境保护示范工作应是社区主导型保护地,依据三个原则从调查中选点开展保护示范:1)有相关传统文化基础;2)有较高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3)当地政府支持建立保护示范工作。按上述条件,项目组与地方有关部门代表共同讨论后,确定五个示范点:西双版纳曼远傣族竜山;广南九龙山壮族龙山;元阳哈尼族梯田龙山;耿马大寨佤族色林龙山;迪庆藏区巴珠神山。

研究团队确定了示范点工作主要内容:

(1)确定保护自然圣境的范围,进行标准立牌,及相关标识,为村委会授牌“自然圣境示范点”,明确自然圣境保护的合法地位。

(2)成立5~7人组成的自然圣境保护村民小组(包括村民组长、传统管护专职人员、护林员和村民代表)。

(3)由村民保护小组组织村民制订或完善“村规民约”,公开宣传展示,加强保护自然圣境工作。

(4)项目组在示范点上开展自然圣境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宣讲、宣传工作(2次),发放“自然圣境保护宣传画册”。

5讨论

自然圣境文化虽然古老,但是作为科学研究意义上讲自然圣境的概念是比较新颖的,需要在民族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指导下,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工作。

自然圣境的调查研究,势必对于民族生态学的发展和创新提出新的挑战。对于传统生态知识的研究,也需要在景观格局的尺度上开展社会-文化-生态系统的交叉学科研究。

在未来一个时期,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民族植物学团队将完成云南自然圣境调查总结报告;在不同民族地区建立起五个自然圣境保护示范点,提交自然圣境社区保护示范工作总结;建立自然圣境调查数据库;向云南省人民政府提交“关于建设社区生物与文化保护区的建议”等“咨询报告”;编写《自然圣境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专著一本。

生态文明智慧 生态文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