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传统山歌的生态智慧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摘要]壮族传统山歌蕴含朴素的生态智慧,渗透在农事生产、日常活动、节庆游乐等诸多方面,深刻影响壮族人民的生态观念及具体实践,时至今日仍对壮族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推进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美丽和谐家园的过程中,加强对壮族传统山歌生态意蕴的研究,大力挖掘其蕴含的智慧理念,对于维持地区生态平衡、促进物种存续、构建共生共荣的生命共同体,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壮族;传统山歌;生态智慧;当代价值;生态文明思想
壮族传统山歌是壮族人民用壮语演唱的一种民族歌谣,饱含着壮族人民独特的观念认知、思想情感及理想追求,是对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人与自然互动现象进行解释的具象化表现,蕴含朴素的生态智慧。壮族山歌渗透在农事生产、日常生活及节庆游乐等诸多方面,深刻影响着人们的观念认知,使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开展生态保护实践,从而有效维护民族地区生态健康。“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本质要求,坚持以生态文明思想武装头脑,用绿色发展理念指引实践,加快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营造美丽家园,是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建设美丽中国,根本在于群众参与,必须提升人民生态意识,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回归民族传统文化,挖掘其所蕴含的生态智慧与环保理念,以此形塑群众意识,使其积极主动参与生态建设,不失为绝佳选择。基于此,文章尝试选取壮族传统山歌为研究对象,通过挖掘其朴素的生态智慧及当代价值,激发壮族群众的环保热情,以期为壮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一定助益。
一、壮族传统山歌中的生态观念
“文化不是存在于人的头脑中的观念性产物,也不是超自然的存在”,而是其
创造主体在适应与改造自然生态环境过程中萌发、生成的非物质财富。它汇聚着民族的观念认知、情感意志及价值选择,是民族社会历史文化风貌的集中展示。在漫长的族群发展历程中,壮族先民在适应岭南生态环境的过程中,根据族群生存发展需求,创造出灿烂辉煌的民族传统文化。其中“壮族传统山歌文化是壮民族的精魄和灵魂”,也是壮族传统文化的载体和集大成者,对壮族社会生活具有重要影响。从文化生态学视域来看,壮族传统山歌既凝结着壮民族千年传承的生产生活经验,蕴含着朴素而深刻的生态智慧。
(一)天人和谐的生态宇宙观
能歌善舞的壮族人民,其传统山歌最早源于氏族部落对自然神灵的崇拜和敬畏,流露着壮族先民朴素的生态宇宙观。在壮族社会历史的早期,低下的生产力限制壮族先民对自然生态的感知和理解,他们认为“凡物都有鬼,都有灵性,左右着人的生活、生产活动”,与人类相伴相生、不可分割,在人与万物之上,还有以超自然神秘力量形式存在的自然神灵,其统御万物,主宰世界,并涉足人类生产活动各个环节,影响收成丰歉,受此种认知影响,逐渐形成春祈秋报、祀鬼求神的壮族祭祀山歌。此类山歌也称许愿、还愿歌,即在一年初始或一事开头时许愿及年末或事毕还愿时所演唱的歌曲。
《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卷一四四八《太平府风俗考》载“三月男女歌唱,互相答和以兆丰年”,即一年耕种前对鬼神许下斋醮。《庆远府风俗考》卷一四一五所载“每岁收获毕,则跳鬼酬赛”,即秋后集会“作歌赛愿”。许愿、还愿山歌主要包括《祭山神调》《祭祖辞》《颂祖公》《新年拜神歌》《唱丰年》等,每年农历三月初七至初九在田阳敢壮山歌圩演唱的唐皇调《颂祖公》“壮族远古就流传,布洛陀始祖胜神仙,祖公遗址在哪里?就在安东敢壮山。壮族始祖布洛陀,改天造地造山川。开拓洪荒建家园……山歌如潮颂祖先”就是代表。此首山歌看似歌颂祖先神灵的祭祀歌,实则是希冀祖灵护佑族群的祈愿歌,流露着壮族先民敬畏自然、感恩自然、积极悦纳自然的心态。正因这种谦卑虔诚的心态,才使得万物被赋予神性,天地山川、动物植物成为庇佑村寨、满足人类愿望的工具,其自为价值、生态价值得以凸显,最终形成一种特殊的生态文化价值观。
(二)敬畏自然的生命伦理观
壮族人尊敬自然、爱护自然、积极悦纳自然,由此形成对自然生命敬畏感恩的生态伦理观。稻作生产是壮族人农业生计的核心内容,壮族人将族群、自然与稻作农业相融合,并以虔诚敬畏的心态对待一切与稻作农业紧密相连的物质生产实践,由此形成感恩生命、尊敬自然的朴素生命伦理观念。在壮族社会生活中,雨水是稻作农业的生命源泉,牲畜是稻作农业的重要辅助,二者缺一不可,故而,壮族人对“召唤”雨水的“蚂”(即青蛙)与犁地耕田的耕牛极为敬畏。在壮族神话传说中,“蚂”是雷神之女,能够呼风唤雨,俗谚“青蛙叫大雨到”即对其神力的生动描述。为满足春耕雨水需求,每年从正月初一起,壮族人都会举行盛大的“蚂节”,这期间时时吟唱《蚂歌》,希望借此取悦“蚂”,从而求其呼唤雨水助成禾苗生长。此种行为隐含着壮族人视万物生灵为珍宝、敬畏感恩自然生态的炽烈情感。每年四月初八“牛王节”上吟唱的各类歌颂、感恩耕牛的山歌,则反映出壮族人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过程中,与其结成甘苦与共关系的耕牛的赞扬。譬如,“牛呀牛,到了春天你发愁。又要犁田下谷种,又要犁坡种山芋”与“世人听我讲原因,畜中最苦是耕牛。自在山中吃百草,种了五谷主人收”,两首山歌生动地刻画出耕牛不辞辛劳,为稻作农业辛勤耕犁的可贵精神,侧面反映了壮族人对耕牛的感恩之情。正是出于对自然生态的敬畏、感恩之情,才使得壮族人在开发利用自然、维持族群生存时,自觉秉承适度、节制的原则,由此间接促成壮族地区生态良性运行及物种多样性的存续。
(三)顺应自然的生态实践观
视自然万物为珍宝,尊敬感恩自然的深厚情感渗透在壮族人的日常实践中,形塑其思维意识,约束其行为活动,促使其自觉顺应自然生态来调适“天人关系”。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视角出发,壮族人时刻关注自然承受能力,谨慎开展农事生产,由此形成独具民族特色的生态稻作生产方式。此种方式融入传统山歌中,就成为其独特的稻作农耕文化。譬如,《农事季节歌》中唱道“正月进立春,耙田闹纷纷。雨水一过去,忙把谷种浸。二月进惊蛰,地田两头牵。春分耕畲禾,完畲再种田。……六月进小暑,农活更忙碌。赶收又赶种,不能过大暑……”从正月唱到十二月,将各月农事活动生动详细表述出来,简明押韵,极富画面感,明确提醒人们要顺应自然,不误农时。而“春来老树自明白,不到立夏不发芽”“树死藤生缠到死,树生藤死死也缠”等山歌则表达了壮族先民对自然现象的朴素感知和理解,反映了他们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并从侧面告诫后人必须顺应自然规律。壮族先民在岭南自然生态环境中创作的传统山歌,以潜移默化的形式熏陶着壮族人民的心灵,在从事物质生产活动时,自觉秉持尊重规律、顺应自然的理念,在稻作农业生产中达成人“—稻—田”三者的有机统一,最终推动自然生态健康运行。
(四)简约实用的生态消费观
岭南地区自古就有“瘴江南去入云烟,望尽黄茅是海边。山腹雨晴添象迹,潭心日暖长蛟涎。射工巧伺游人影,飓风偏惊旅客船”的描述。恶劣的自然环境影响壮族先民的生产生活,人们被动适应自然而主动选择节俭,严禁奢侈浪费的消费观念、消费实践,渗透在其独特的山歌文化中,形成内涵丰富、意蕴深远的日常生产生活实践歌。例如《㓦㓦肖》“清清的河水中间流,肥沃的大田两边摆。……那地方哟实在好,棉花如树高如竹,雪白花团大如伞,伸手能抓一碗花,一次能摘几挑棉”,生动地反映出古代壮族人的生态宜居观。《撑船歌》“撑船之人实开心,船头船尾走纷纷,食饭好似龙取水,拉缆犹如放风筝”与《牧歌》“看牛游耍山过山,食完稔子食油甘,行看雀仔把歌唱,睡听流水把琴弹”则呈现出古代壮族人适应自然、利用自然的美好生活图卷。朗朗上口、生动舒缓的歌谣,描摹出壮族人简约实用的生态观,对壮族人适度开发利用自然的民族文化心理产生重要形塑作用,间接维持本土生态环境。
二、壮族传统山歌生态智慧的当代价值
面对现代日益严峻的生态形势,尤其是快速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所造成的一定程度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现状,更需要从观念意识层面激活与唤醒人民群众的生态意识和环保观念,以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努力为构建美丽家园添砖加瓦。壮族山歌文化作为壮族独特的民间传统文化,不仅是壮族文化的载体和集大成者,而且是壮族社会生活的结晶。其所蕴含的生态智慧与环保理念,借助旋律优美、词调明快的山歌呈现出来,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熏陶,进而在生产实践中自觉维护生态健康。就此维度而言,作为稻作文明传承者的壮族人,其传统山歌中所蕴含的生态环保智慧正是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所需挖掘、借鉴的宝贵精神财富之一。
(一)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的价值
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节制开发利用自然,将人类物质生产活动控制在生态系统的可承受范围内,确保自然界能持久提供人类存续所需的生产生活资料。在岭南复杂的自然地理环境中,壮族传统山歌展现出壮族人民同自然生态和谐发展的良好状态,是壮族人民在恶劣自然环境中认识自然、顺应自然、利用自然以实现社群繁衍生息的生态智慧与环保理念的艺术化表达,彰显出壮民族与自然和谐相生的民族文化心理。壮族传统山歌中的生态智慧渗透在稻作生产、日常生活及节庆游乐诸多方面,无论是春种秋收的祈愿歌、还愿歌、祭祀感恩“蚂”和耕牛的祈福歌,抑或是指导农事的节令歌等,都深深镌刻着壮民族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印迹。壮族山歌的生态智慧已渗入壮族人的血脉和灵魂深处,影响和规范着人们的思维意识和行为实践,使人们对自然生态保护的“道德行为不能出于爱好,只能出于责任”。
(二)维持生态平衡的价值
壮族传统山歌中的生态智慧与环保理念是对壮族传统生态文化的凝练和浓缩,是被历史和实践证明确能形塑、影响群众生态环保意识的宝贵财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古代壮族先民在日常生产生活实践中,深刻认识到人与自然对立的危害,并由此提炼总结出大量呼吁、指导社群积极谋求同自然和谐相处的经验智慧。通过歌谣的艺术化表现形式,这些生态智慧得以在潜移默化中滋养壮族人的观念意识,规范其行为,努力达成人与自然的动态平衡。其实质是对壮族先民尊重万物、感恩自然意识的传承和弘扬,是基于“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喀斯特地貌特征形成的“依山而居、靠水而食”的自然依赖性具象表达的产物。在壮族社会历史中,传统山歌以其大众化、时代化、民族化的艺术特性,深度融入人们日常实践,为人们开展农事生产、节庆游乐等具体活动提供借鉴和指引,有助于壮族地区自然风貌的长期稳定。
(三)防范自然破坏的价值
“自然界并非是外在于人的存在。人与自然之间是一种对象性关系,而不是简单的‘改造与被改造、征服与被征服’的二元对立关系,也不是单一的‘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或‘自然是人的一部分’的外在包含关系,二者是一种互为对象、互生互融的有机统一关系。”壮族传统山歌通过歌曲对唱、独唱及合唱等诸多表现形式,向人们传达天人和谐的生态理念,“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指明评判天人关系的善恶标准,引导人们自觉恪守生态行为准则”。这些歌谣以非强制意识规范人们的思维和实践,促使人们践行山歌所宣扬的生态环保理念。正因如此,壮族人在日常生活中才能将自我行为控制在适度范围内,自觉避免对自然的过度开发。在踏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的今天,借鉴壮族传统山歌的智慧意蕴,对努力探寻生态环保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平衡点、防范自然破坏具有重要意义。
(四)促进生物多样性存续的价值
“生物多样性是保持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健康的基础”,是人类实现族群代际传承不可或缺的关键资料。在漫长的生活实践中,壮族人通过同自然生态的良性互动,创作出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山歌民谣,其所蕴含的生态智慧与环保理念,对于物种多样性的保护和存续具有积极指导意义。壮族传统山歌是基于岭南风物形成的一种以生态伦理意识为内核、日常生活实践为内容、小曲小调为载体的特色生态文化,其间处处渗透着壮族人视天地万物为珍宝,热爱自然、感恩自然、顺应自然的深厚情感。人与万物都依赖于自然,壮族人民对自然万物的热爱与感恩,是壮族地区物种多样性存续的重要前提。千百年来,经过世代传承、发展、创新的山歌民谣,为壮族人构建起独特的生态精神家园,壮族将尊重万物、悦纳自然的理念融入生产生活诸多方面,并由此形成展现民族文化心理特质的生态伦理观,为保护八桂大地上的珍禽异兽和奇花异草发挥重要作用,进而对岭南丘陵山区生物多样性产生积极推动意义。
(五)构建共生共荣生命共同体的价值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出于维持社群存续的需求,以稻作农业为主要物质生产方式的壮族人,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特别注重调适人与自然的关系,形成许多有利于动植物生存繁衍和资源保护的特色风俗和生活习惯,也产生诸多独具民族特色的敬祭仪式,这些无一例外都有传统山歌的身影。即传统山歌通过精神引导、灵魂熏陶的方式,将自先辈那里继承而来的生态经验智慧传递给后人,人们在山歌创作与演唱中明悟人与自然互为一体、唇齿相依的认知,从而形塑观念、规范行为,积极主动地参与生态环境治理,努力同自然和解,与自然为友,最终构建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建设美丽家园。
结语
生态环境问题,是当代社会颇为关注的话题,也是人类实现族群永续发展无法回避的关键问题。随着人类对生态破坏后果感知的逐步加深,人们开始意识到自然生态的重要性,并采取经济引导、法律约束及行政强制等一系列措施,希冀生态得到恢复,环境发生改变。从人类文明演进的历程看,人与自然关系的转换,更多是出于人们观念意识的转变。因此,解决生态危机,更为关键的是引导人民群众树立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态伦理意识,自觉转变生活方式,积极参与生态治理,最终完成“自在”环保行为向“自为”生态实践的转向。就此而言,在千百年物质生产实践中积淀形成的壮族传统山歌,是壮族人在自然环境中生产生活经验成果的艺术化表达,其所蕴含的生态智慧与环保理念,是被历史与实践证明确能引导社群观念意识进步、促进生态环境改良的优秀精神文化。对壮族传统山歌生态智慧的挖掘与运用,对于推进壮族地区的生态治理、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当然,值得注意的是,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已经使得当代生态环境更加复杂。在挖掘和运用壮族传统山歌中的生态智慧与环保理念时,就要有所取舍,即要浓缩和提炼壮族传统山歌生态智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感恩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为友的核心内涵,将其与现代生态治理相结合,为其注入新的内容,使其实现与时俱进。在此基础上,再利用山歌这一大众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实现对传统山歌生态意蕴的拓展和超越,使群众在歌曲演唱中接受熏陶和感染,进而自觉参与生态治理,成为美丽家园建设的中坚力量。